泰山桃花源景区内有条叫龙山的山脉,整个山势挺拔险峻,千岩万壑,奇峰突兀,犬牙交错,怪石林立;既有群峰竞秀,也有孤峰独峨,气势壮观。虽然没有世人膜拜,但最近两年成了驴行热点,越来越多的驴友蜂拥前往,乐此不疲。
驰名驴圈的刘司令独辟蹊径去了十多次了,传说他开辟的“昭君路”不仅成功变身高速驴道,而且已被盘得包浆了。龙山我虽说去过四次了,但走的都是成熟的常规路线,司令的昭君路至今不敢冒然前往。司令多次邀约,心里很想去,但我很明白:那条路非我这等笨弱老驴想去就能去的,没有点爬崖技巧不行,恐高和肢体不协调更不行,哥啊,不是你说买根钢丝绳拴上我就没问题,我要的是我自己行才是真的行。走得慢拖点后腿还行,但不能成为大家的累赘,我懂,拖拽人很耗体力的,但是心里对龙山一直念念未忘。终于机会来了,听说飞扬姐这周六再次去龙山,而且姐背了40米的扁带绳。审时度势,天时地利驴强,机会难得,犹豫再三,去吗?去吧,去!
早早进山,一切都静悄悄的。夏天的太阳,清晨初升便金光四射,45º眺望太阳,连树叶都晃眼。桑葚、山杏缀满枝头,顺手摘几个,口感好极了。夏天总是充满着绿色,树木花草都到了繁盛的时节,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还带着一点清新的味道……看着太治愈了。夏天的绿是沁人心脾的,微风拂过,带给心底一片宁静。就算我有点视觉饱和了,可看到这醒目又清爽的绿,还是会不由自主地举起手机。沟里的台阶路开始很明显,随着往里走,路迹时隐时现,沟里有两段长长光板大陡坡,不过我因为走过两次,心理素质还好,稳控。气定神闲滴跟着飞扬姐绕过崖壁顺沟向上顺利到达垭口。
因为这里奇石累叠如同雄鸡在昂首啼喔,官方命名叫作金鸡岭,我还是习惯称孔子讲学处,从景区盘道上看更像。孔老夫子,头戴巾冠,眉骨高耸,大耳垂肩,胡须飘逸,曲身端坐案几,温和谦逊,古朴雄伟,连身上的衣袖皱褶都一清二楚。下面端坐听讲的弟子们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孔子的这座造像,屹立于青山之上,苍穹之下,这份浩然与正气,与周围的环境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我脑子出圈之际,小伙伴们已爬上了金鸡岭,我自告奋勇先行一步,爬到空阔高处,寻找最佳拍摄角度和位置,或远景或中景,或近景或特写;频频按动快门,透过镜头把小伙伴们的动态身影定格成永恒。这是我眼眸里能看到的最炫酷的景色,是孔子讲学处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继续背起行囊行走在怪崖耸峙的龙山山脊上,山色清丽婉约,峰峦连绵相拥,颇有九寨沟的神韵。路边盛开的百合,暗香浮动,引得蜂飞蝶舞,心在一瞬间被这淡淡的花香沁润,一时失神。确认过眼神,是那种让人心旌摇曳的绝美。折一枝百合花,别在青丝已染霜的发髻上,满满的都是跳跃的火焰红。无关风月,只闻花香。
整个龙山有四处必经的小断崖,仰望崖壁峭如刀削,俯看脚下立锥之地。崖高我很多,直上直下,上面的人够不着,我不懂爬崖技巧,又找不到稳妥的扣点,加上肢体不灵活,胳膊没劲,对我每次都是个很大的难点。同行的兄弟姐妹们都见不得我笨拙“可爱”的样子,纷纷伸出援手,由老友春风大哥先把登山包拽上去。下面哆啦A梦和沉枫两位大哥,连举带扶,成秋大哥借用东海大哥上周遗留的木棍杖在上面拖拽,当然自己也得努力,就这样又一次三托一安全顺利过了险关。
这就是我要的我觉得行。我这吨位的必须这样,大家才都足够安全,不能让帮助我的人有安全隐患。安全第一,平安归来(不仅我,希望所有同行者)始终是我的户外座右铭。驴途中小伙伴们不离不弃的呵护帮扶,会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深处。我内心有一片自留地,那里生长着美好。
到了龙山最高点就看到了对吻石(有说像海豚,有说像青蛙,仁者见仁的事,叫着顺口就好,没必要非得较真哈),这对“情侣”千万年来始终坚贞如一,历经沧海桑田,依旧在谱写他们亘古不变的恋歌。对吻石下去向左大约20米就是驴友口中的粑粑石,也有说叫印章石(我更倾向于此叫法),还有的说叫龙角石。上次龙山回去16路公交上和一70多岁的老者聊天,他看了照片说这就是龙头,还说他曾经去找过,能找到的人很少。还是那句话,没有官方命名标注的,你可以展开你的想象力,自己开心就好。
一路闻着淡淡的花草香,聆听着树叶沙沙响,不觉间终于又会好久不见的姜美人,她依然挽着高高发髻,恬静伫立在那里,翘首窈窕,迎新送旧,只是历经岁月剥蚀,似乎更显纤弱了。和美人零距离相拥,远近角度和,美人合影后上到山脊三岔口通风处,饕鬄大餐,无需故事无需酒,个个吃得肚满腹圆。挂上吊床,享受片刻的惬意,任由时光在吊床里荡漾,闭上眼睛嗅着青草的芬芳,任林间凉风拂过每寸肌肤。“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吃吃、喝喝、吊吊后沿山脊左切到风雪饮酒处,走脐子沟下山。小路是正经驴路,不规则的石台阶隐约可见:藤蔓杂草不正经啊,繁茂撩人,把道挡得严严实实。但胸有丘壑,心有山水,凭感觉和经验,沿大体方位折荆棘钻草丛,好在没岔路。左切右绕,沿着一块块小石阶走过悠长的脐子沟,冬春季节两个小时的下山路,这次走了四个小时,仅此而已。天空又飘来那五个字:这都不叫事儿。
路边的艾草让人一眼倾心:大高个很年轻、很水润,很丰腴,就它了。分分秒秒间,一把又一把的艾就装在了我的背包里,弥漫着浓郁的艾香,这可是来自泰山的真艾。
一路闲适散漫,一路顺山顺水,脚步异常轻盈,日暮西山,终点又回到起点,完美结束一天驴行。真心感谢飞扬姐设计组织的经典路线,感谢同行驴友一路帮扶照顾。这次龙山行又一次完美诠释了“无兄弟不户外”的真谛。又混了个“三托一”回来。(我自豪了吗,我骄傲了吗?哈哈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