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两周登顶,只为了饱览泰山元君庙的海棠,而岱顶的海棠还得半个月左右到盛花期,这周就休闲遛腿调整一下吧,不过亦做好了“休想闲着”的心理准备。今天的线路主打山沟,对于体力一般的徒步爱好者来说难度不大,全程路况良好,户外风险系数较低。加上美女群主宁静体力好能力强,口碑好人缘广,想随行的人趋之若鹜。自驾的,坐火车的,济宁赶来的,十五人哎,这队伍可谓浩浩荡荡了,而且都是提前到达。
群主一行健步如飞,我跟了不到五十米就气喘如老牛,心跳如擂鼓了。为了不影响大部队行进速度,让群主先行,我独自一人抄近道紧追,连天外村步行道篱笆墙上的蔷薇花,也仅仅是瞥了几眼、匆匆打个卡。悄悄绕行,终于抢先到达浪荡沟入口,卸包稍息,等候群主到来。驴行路上慢节奏的我,不用扬鞭自奋蹄,我自有我的妙招,抄近道呗,实在追不上的我也不会追。
沟里的老槐树挂满了一串串小铃铛似的槐花,清风徐来,花香沁入心脾,味蕾被勾走了。在此偶遇两位肩抬樱桃满载而归的人,询问得知八里沟的樱桃熟了,正好同行的天童靴说没吃过呢,那就赠送个采摘节目。三步并两步,走得前来,只见万绿丛中点点红,一棵棵樱桃树上,浓密的叶子遮挡着一个个黄中带红的樱桃,迎风向我们招手示意,仿佛在欢迎每一个前来的人品尝。这里的樱桃树有酸的和甜的两个树种,我们自会首选甜口的,随手摘几个熟透的放在嘴里,甜得有点齁嗓子。不一会听见越来越近的说话声,原来是宁静率大队人马也闻着樱桃味绕到这里来了。一群吃货,哈哈。随摘随吃,一阵手忙嘴快后,带着甜甜的满足,重返浪荡沟,或许是樱桃起作用了,不到半小时,就到了龙傲山梁上。
这里是一片松软的绿草地,看着小伙伴们有的席地而坐,有的仰面倒地,突发奇想:席地而坐围一圈,手拉手一齐前后左右挥手摆拍。实话实说,拍了两遍,效果还真的不错哎。好歹咱也曾经是文娱委员呢。
初夏的泰山,已经褪去春日的喧嚣,视野里变得纯然清净。一切尚浅:阳光还不甚刺眼,微风也温软缱绻;路边的野花,在淡淡开着;盈盈的绿意,在渐渐生长着;偶尔会有一阵微凉掠过肌肤。风浅浅、花浅浅、绿浅浅。闻着花香,听着鸟鸣,不急不燥,依着一抹芬芳缓缓前行,在浅夏的风中嫣然浅笑,鼻翼处溢满丁香的浓郁,任思绪天马行空……我理想中的驴行模式本就该是这样子。
到达飞来石屋,群主原计划走雁群沟出索道站,这么多人的队伍,从人家眼皮底下出去,风险系数有点大,再就是13公里的景区公路让人打怵。和群主再三斟酌,决定从雁群沟工队翻山梁到白练石屋沟(因石屋的鸟巢中有白练鸟而得名),走大南沟出去。这段路没有明显路迹,把握着大方向就近沿缓坡直拔到山脊上。这条山脊有的驴友叫铃铛山梁,还有人说十字峰也叫铃铛山。回来后多方求证,均不知来源和出处。于是网上翻阅资料,却发现铃铛山并不是这里。
《泰山道里记》载“(大倒沟)南为青岚岭,西为丁香峪,多红白丁香花。青岚岭南有猴愁峪,西有白练石屋。东有一石耸立,曰回雁峰。转而南为水铃山,水声触石似铃也。”泰山专家周郢教授和泰山学者参加的《泰山藏宝之谜》里写道:巴山林场一位70多岁的张姓老林工,从58年就在这片山里植树护树,领我们上巴山沟第三处木梯之后,就转入了一个叫铃铛山的密林之中,攀上两段陡峭的山崖,隐约可见一片片倒塌的房舍掩映期间,老张说,这里就是人们所说的“姑子楼”,因为有一片房舍依靠凌空探出的三层山崖修建,状似三层楼宇,所以称为“皇姑楼”。根据这两段资料,猜测水铃山和铃铛山应该就是皇姑楼所在的那座山。也只有巴山沟里的水势大,撞击石头能发出铃铛般的响声。莫非泰山西麓有三个铃铛山?或许我孤陋寡闻了,欢迎高人批评指教。
从山脊向右下沟,沟内植被葱茂,谷深林密,人迹罕至,绿野仙踪,神秘曼妙,所到之处皆自然。各种野花竞相在这里开放,黄色的毛茛花(也叫野芹菜)很夺人眼眸。小花开满沟底,娇小柔美,楚楚可爱,引得小伙伴们赞叹声此起彼伏。来来回回走在铺满花香的小径上,反反复复俯身细嗅花香。我天生缺乏镜头感,一摆拍就表情僵硬,所以照片重点是花,人可以忽略,“莫道不销魂,人比黄花肥”。这一段的原始森林爱了爱了,因不曾被污染,不曾被开发,走起来是异常的纯净舒服,自然也是很治愈。
到达白练石屋沟时一点五十分了,往右去猴愁峪,往左顺路拔高上去就是雪中饮酒处,再右拐到达大南沟顶。此段出了个小差错,责任在我。看大家饥肠辘辘,说可以从沟里走捷径直拔到南顶,因为我十年前冬天去猴愁峪看冰瀑,走过大南沟顶顺沟直下白练石屋沟。路况和八里沟类似,除了多些青苔。大家欣然同意走近道,但时隔太久,沿沟向前顺路迹走着走着就向右偏离了。等打开轨迹发现已并入到梯子山梁东沟了,往下出去就是黄石崖工队西边。想想那段磨人的公路,还是往上沿路回梯子山梁吧。
今年雨水多,梯子山梁东沟里连翘棵子长得格外繁茂,拉拉秧已掩过膝盖,虐不虐,夏天走过的都知道。边走边扒拉,走到沟尽头,往上找不到路了。看轨迹,往左拔上这小段陡坡就是下梯子山梁东沟的那段山脊,山脊上有明显路通往南顶。有了前车之鉴,来个稳妥保险的吧,兵分两路,宁静率大队人马向左侧拔,我和罗伯特、西楼三人向右沿一个较缓的山坡往梯子山梁拔。倒没有悬崖峭壁,全是灌木丛,有人走过的痕迹时隐时现。控制好心态,自我调节,自我激励,一路勇敢,一路向前。我始终坚信: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和左边的不时喊话呼应,前面不时传来小伙伴们的鼓励,历尽艰辛,终于返回到梯子山梁主路上。用泰安名驴乡下人大哥的话说“有的路只能自己走,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此刻有点崩溃,真想顺梯子山梁下山,仅仅是想想,脑子正常哈。喘口气,沿梯子山梁往回翻了两个小山坡,和大部队汇合已是下午3点了。浑身湿透,满是树灰痕,一点食欲都没了。闷热的不是天气,是我那无法淡定的心。赶紧坐下喝杯水平静一下。吃了罗伯特童靴带的一个大虾,立马治愈了一切,瞬间心情又美美哒了。
下山的路很轻松了,和美女冬雨遛遛达达,一个小时出大南沟,因为手机导航没电,没再拍照。沿公路出景区,和小伙伴们一起坐上49路结束一天的驴程。行程19.11公里,45515步,休闲,就是休想闲着,你品,你细品,哈哈。
趁着天气刚好,微风不燥,挤点时间,走进泰山,去探访那浅浅的初夏色彩吧,那里有着大自然最本真的原始模样。有清泉可汲水,有草木可亲近,有山花可簪头,有欢声笑语回荡在耳畔。可驰骋可徜徉,在且歌且行中,步履所到皆菲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