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的转换真的好有规律,小雪节气,真的就小雪飘飞了,接踵而至的还有让人措手不及的断崖式大降温。冷空气铆足了劲儿,有万分诚意冻到你猫在被窝里,但是再恶劣的天气也没有阻挡我们驴行的脚步。这次跟随途客户外出行的人出奇的多,一直以小散自居的我,好多年没见过这么壮观的队伍了。
一行40多人?(数了一天也没数明白)沿着一条村民上山耕种农田的弯弯曲曲羊肠小道进山,浩浩荡荡,热闹喧天,伴着轻飘漫撒的小雪花,真的好拉风。大寨山位于章丘垛庄镇,因为山上有大型古山寨而得名。又因有一段通向峰顶的狭窄直立石岩峭壁,陡插青云,被驴友称为“刀山”。虽然海拔只有546.6米,但却是一座既险峻又易守难攻的山。远远望去,大寨山的山顶,是一条长廊般的峭壁,峰巅高低几乎相差无异;两峰向上突起,南北对峙,峥嵘傲世;峰峦相连,壁立如削,颇具特色。沿途基本见不到垃圾及废弃物,真可谓是原生态啦,只是荒草上都是雾凇和雨水,走在前面的驴友多次湿身湿鞋。小路陡峭难行,加上湿滑人多,常常堵住,险要处大家上拽下托、你帮我扶,终于登上大寨山之巅。只见山上怪石嶙峋,巨岩嵯峨。尤其那段长约50米、顶宽不足2米的峭壁悬崖,两侧皆深谷,人行其上,心惊胆颤,倍加小心;恐高的我不敢俯视,心慌腿抖眼晕。大寨山制高点险峻处有好几处石墙的残垣断壁,这应该就是古山寨的遗址了。这地址选的真有智慧,扼其咽喉、居高临下,是躲避战乱所建?想必在那动荡的年代,一定有不少传奇故事。引得大家长时间驻足大寨山,纷纷各种拍照留影,群主则用上了小灰机,回来看航拍的效果挺震撼,名副其实的刀山。在这超低温的天气里,停留久了浑身冷,赶紧穿上冲锋衣,戴好帽子,喝点热水,原地蹦跶蹦跶,保持体温。等候大家拍够了,一路沿山脊前往锦屏山。
锦屏山名声远扬,在章丘文祖镇,其主峰海拔563.5米。据网上资料说:因遍山翠柏,山林蓊翠,古木苍郁,植被繁茂,风景奇秀,远观宛然横铺“一”字,像屏风,而得雅号锦屏山。又因山头平而方,俗名平顶山。走在锦屏山的山脊上,木有看到传说中“峰峦滴翠,山林幽邃”的壮观盛景,倒是真的群峰如烟,重峦叠嶂。光秃秃的的山脊,袅袅婷婷的寒枝枯草,晶莹剔透的雾凇冰挂,五颜六色的我们,延伸成锦屏山上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也分不清是谁衬托了谁,又是谁点缀了谁。上上下下翻过了好几个山头,终于拔高到锦屏山景区内。
中午围坐在小火炉旁,用香郁浓醇的羊汤涮个加了豆腐、青菜的全羊火锅,搭配五香牛肉、盐焗鸡、奥尔良鸡块,辣椒炒鸡蛋,萝卜条炒肉丝,来上二两小酒,吃得暖暖哒,饱饱哒,美美哒。
饭后穿过铁将军把门的碧霞祠、锦屏独秀的大钟、一大片原始森林区,在分岔处,久久等候顺景区自行先走的大队人马原路返回,集合清点人数后,排成一条长龙,沿左侧山脊一路马不停蹄,踏着夕阳的余晖,天黑前全部顺利平安下山。沿途经过一个用石头砌成的古石门遗址,也不知道有何用途。眼尖的群主还看到了一块古化石,就是忒大了,好几个人也搬不动。
错过了刷爆朋友圈的泰山雾凇,一点都不遗憾,以前冬天在泰山多次看到过。只要在路上,以一颗敬畏的心,感恩的心融入大自然,总会发现上苍恩赐的美丽风景。等这个冬天再深一些,看到雾凇的几率会更多一些,一定会再次看到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