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午大暴雨,预报周六又是大雨,但我不想猫在家里等雨。正好看了泰安名驴快乐就好去掌平洼的帖子,这个地方我想了好几年了。两手准备:早晨到山下不下雨就索道沟登顶,下雨就去掌平洼看螺旋古井。这次预报是真准,凌晨3点就被哗哗雨声惊醒,一直到5点半出门雨依然没有停的迹象。审时度势,去看螺旋井!
掌平洼村在新泰市龙廷镇,因村子四面环山,多岩石无溪流,中间的洼地稍平缓,形似手掌,故而得名,由于村里有一处网红螺旋井而远近闻名。跟着导航,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路程,顺利到达。村委附近找一空地停好车,看了旅游导航图,沿着村里的一条南北向主路溜达,且行且赏。村里大多都是为了打造最美新乡村而构建的新建筑,民宿农家乐、石头房子、石墙、凉亭、磨盘、小桥、都整齐划一,洁净如新,还有网红广场,电玩游乐园等等,连卫生间都建得很现代风,几乎看不到古村落的痕迹。走马观花直奔重点螺旋井。
看到它的第一眼,我竟然有些兴奋,听闻远方有你,冒雨驾车几百里,螺旋井,我来了。从不同角度端详这口造型独特的井:井口呈圆形,直径约26米,井台高出地面,环井壁四周有加了栏杆扶手的走廊过道,过道入口赫然写着“蟠龙古井”四个红色大字(这几个字应该是后来官方命名,当地百姓还是习惯叫螺旋古井)。踏上过道,台阶入口处有一磨盘石刻:老井精神。后面有一大理石碑刻:古井简介。沿井的边缘建造了一条昂首欲飞的巨龙,龙口下方是一口大缸,龙身呈螺旋状,顺井壁台阶盘旋而下,深入地宫,其中一段台阶穿岩而过,砌在井壁里。穿出井壁洞口,台阶继续盘旋向下,至离井底10米的深处平台台阶止,可以近距离观井取水。底部一井碧水映着天光,非常壮观。仰望井口,只能看见一个椭圆形的天空,莫非这就是谚语说的坐井观天?
简介里说该古井直径18米,井深28米,108级台阶,古井从1967年开始,村民50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经过长达10年的努力,于1977年终于完成。如今这口藏在深山中的老井俨然成了“网红井”,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赏,不仅成为村里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处独特景观,也成为村民的“老井精神”的象征。螺旋井,是那个时代的人民集体的力量创造的奇迹。遗憾的是因为连续降雨,古井水位急剧飙升,台阶有2/3被淹没在水里,也没能穿越石壁台阶,期待枯水期再去。离开螺旋井,又在村里转了转,有摄影基地、民俗街、民宿农家乐,还有石碾、泥炉锅灶。更有一些村民在兜售村里特产,鲜花椒30一斤,价格不菲,靠山吃山嘛,可以不买但理解。
看看时间尚早,就驾车去了大汶河湿地公园,走的北岸,入口因为修路禁止通行,无法去南岸,加上天气灰沉沉的,光线不好,就在隔岸伫足,凭栏观望,拍了几张照片,证明这里来过。驱车环雪野水库转了一周,随赶往三角湾村去吃炖鸡。菜足饭饱,沿水库转转。
三角湾村在章丘市官庄镇,一个百余户人家的小村庄,是有名的三赵线起点。村子倚山傍水风景秀丽,绿水青山,空气清新,有一座秀美的水库叫三角湾水库,一座像珍珠一样会发光的小山叫做宝珠山。山上有一座寺庙叫宝珠寺,常年散发着薄薄香火气和神秘光芒,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因为疫情锁门未开放,没能进去拜会。村里有一座大桥,桥栏一侧桥基上刻的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另一侧是“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村里街巷打扫干净整洁,村里文化建设整齐有序,房屋依地势而建,石墙砌的非常平整,没有用灰浆勾缝,彰显着石匠的独特技能。山上的风电机组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时光不停地在煮壶里流淌着,翻滚着层层波浪,沉淀的是一个个的故事,浮起的是一段段的记忆。曾经的往事就像被熏染过的画卷铺展开来,一幅幅地从眼前走过去。回忆曾经走过的路程;曾经看过的风景;一起走过的小伙伴;回忆曾经唱过的那首歌曲;曾经历过的坎坷......想着想着,仿佛时光穿梭到了那年、那月,那天,心中不免生出几份感慨,徒留一声轻轻叹息。
那些渐渐走远的曾经里,终究也都悄悄散落在了流年。丝丝秋风起,微微润我心,许一段静逸的时光,把心脉的墨香种植在浅秋的时节里,让心诗意般绚烂,在清澈的天空下,绽放出最好的释然和静美。这也是人生曼妙无限的一道风景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