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鱼咬石头的认识和体会

(2010-02-01 13:33:34)
标签:

二甲基

诱鱼剂

钓友

石头

物理性状

休闲

二甲基-B-丙酸噻啶”诱鱼剂(俗称鱼咬石头)

一.每包含5小袋,每袋含诱鱼剂8g左右,黄绿色,有怪味(淡水之王就有这种味道)。由多种诱鱼成分组成。为保证“二甲基”的准确投入量,包装时采取了“分开投入”形式,而未与其它成分混合。使用时,要求将袋内粉末一次性溶解。以达到混合均匀和协同作用的目的。切不要用一点,倒出一点(在空气中潮解)。 二.建议可先用大瓶的矿泉水进行溶解(浓缩液)。到钓场后,用多少,倒出多少,再按比例第二次稀释。例如,倒出1/3左右的浓缩液(即33毫升),需加10倍左右的钓点水作第二次稀释。一般情况下,一公斤溶液可和一公斤钓饵。 三.载体越原始越好。所谓原始,是指当地习惯使用的粮食饵料(如麦麸,豆饼粉,玉米面等等)。“二甲基”是一完整的诱鱼体系,不需再加其它商品饵。因其它商品饵可能含有中药成分或酚类(烧手,起皮)物质而导致“撞车” 四.几位参加国家级比赛并获得好成绩的钓友反馈:为了满足鱼饵的物理性状,载体使用:“二甲基”+颗粒饲料+丸九。我们分析:(1)颗粒为鱼塘每日投放的饲料,鱼儿已对其形成条件反射;(2)我们的设计思想与丸九属同一体系。即诱鱼活性成分取材于淡,海水环境中。 五.用过多年“二甲基”的许多钓友反馈:“二甲基”是一柄“双刃剑”,又像一匹烈马。用得好,可以使你获得巨大成功,用不好也可给你撩倒。关键是掌握好浓度的比例(见说明书)。那种“越浓、越多(指品种多,大杂烩)、越招鱼”的陈旧理念是科学用饵的大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