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让学生探索学习14×1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科书提出了三个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与方法。第一个问题借助点子图探究14×12的直观运算,并用横式记录计算的过程和结果;第二个理解用点子图的乘法运算与列表的乘法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第三个问题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和内化了的方法,进一步熟悉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让学生运用点子图和列表的方法来探索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并理解算理。教学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1. 渗透转化思想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整十数乘整十数及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教学方法,找出共性的地方,都是将复杂的转化成简单的来做,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来解决问题。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在点子图上圏一圈将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乘两位数乘整十数或两位数乘一位数来进行计算。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分法找共性,都是将两位数分成一位数或整十数来进行计算,最后合起来。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将新知转化成旧知的过程。学生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2.
注重方法的多样化
在借助点子图探索14×12=?时,我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孩子。由于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探究学习中,学生已有了借助点子图来思考的经验,因此在这一环节,孩子的分法很多样。在展示汇报时,并不仅满足于较简单的方法,而是充分展示孩子的思维过程,把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展示,让孩子通过对比,发现各种分法之间的优劣,从而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找到比较简单的方法为自己所用。可以自信的说,通过反馈,孩子们大都不只懂得一种分法,大部分孩子不仅能正确的圈一圈并用算式记录圈的过程,而且能读懂别人的方法。
3.
沟通方法间的联系
教学中,不仅让孩子借助点子图,还让孩子借助表格来探索计算方法。注意做到沟通方法间的联系,将点子图与表格进行比较,从点子图中找到表格中数据的原型,在表格中找到点子图的计算结果。这样不仅使孩子能得到正确的结果,掌握计算的方法,还能让孩子在探索的过程充分理解算理。
本课教学,虽然有一些可取的地方,但也还有一些不足,如重视了学习方法的交流,却忽略了深层次的专项练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说得多,做得少。因此一些方法就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得以内化与提升。还有就是孩子的倾听习惯方面还要进一步培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