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段式沟通

(2015-05-20 23:26:57)
分类: 管理营销

 

三段式沟通

 

一、知觉(五官):

我看到、听到、尝到、嗅到、触摸……

1、通过五官,在短短几秒钟之内就能接收成千上万的讯息(大部分在潜意识中运作)。

2、这些讯息只是神经系统受到刺激的结果,不具有任何意义,是未经处理的感官资料:形状、颜色、质地、气味、声音。

3、感官产生的知觉本身没有任何特殊意义,要经过大脑的解释才会赋予意义。

二、解释(赋予意义):

我的信念、假设、解读、想象、幻想、判断、猜测、思考……

1、解释无关对错,而是一个人了解讯息的方式。

2、我们需要常常核对彼此的看法,如果双方的解释一样,不表示这个解释是正确的,只是表示意见相同;

3、如果双方的解释不同,也不表示这个解释是错误的,只是表示意见不同;

4、这时可以对彼此的看法、观点产生好奇,而有进一步的学习。

5、非关对错的好奇态度,使人能敞开心胸来了解彼此,继续学习;如果坚持分辨谁对谁错,就会妨碍双方的了解,阻止了学习。

6、解释是与思考有关的心理运作,一般人常犯的错误就是混淆了解释和感受,比如“我觉得你如何如何”,其实不是描述感觉,而是在说“我认为你如何如何”。

7、很多人害怕表达自己的解释,因为评断或判断别人一直被看作是负面的行为。

8、其实,判断(解释)并不代表排斥,只是你把资料合理化的一个方式,是把杂乱的资料加以区分而产生意义而已,为的是要更深刻地认识对方。

9、你的感官如何解释这些资料,促使你接近还是远离对方。

三、感受:

正向——喜欢、爱、敞开、温暖、吸引、舒服、靠近

负向——讨厌、恨、封闭、冷漠、排斥、不安、远离

1、由于你所做的解释,你才发展出感觉来。

2、感受是身体的经验,和血流与能量的变动有关。

3、正向感受的身体经验是血管扩张,伴随温暖和舒适的感觉,而想接近对方;“我喜欢你”、“我被你吸引”、“我想接近你”、“我跟你在一起很舒服”、“我觉得跟你在一起很温暖”、“我爱你”。

4、负向感受的身体经验是血管收缩,有紧张、不舒服、不安的感觉,想要避开对方。“跟你在一起不太舒服”、“我不喜欢你”、“我觉得跟你很有距离”、“我被你排斥”、“我怕你”、“我恨你”、“我想离你远远的”。

5、负向感受不表示对方是坏人或谁有错,而是反映自己内在的评价过程,经验到想要离开的欲望。

6、所以正向和负向的感受并不能真实反映对方的价值,而是和自己的选择与评价有关。

7、感受完全是根据自己的脉络情境(背景)和解释而来的。

核对(checking out):

1、与人核对是指分享自己的经验,并询问对方的观点,看看对方是不是同意你的解释,而不是假定别人有何想法。

2、启动核对过程的人要表达自己的知觉、解释和感受,然后请对方说出自己相应的知觉、解释和感受。

3、核对需要好奇心,并体认伴侣对同一件事很可能有不同的观点。

4、发展亲密关系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就是核对彼此的印象。

5、在僵化的物化态度中,很容易一直用自己的偏见和经验看对方,没有和对方核对就认为自己知道对方的经验。

6、如果没有询问别人的观点,常常得不到较多有用的信息。

7、没有核对了自己的假设时,就会一直留在浪漫期和权力争夺期的限制中。

8、确实核对自己的假设时,就是邀请对方进行对话,可以带来亲密的分享和更多的整合。

注意:

1、简化成三段式沟通

“我看/听到。。。我的解读是。。。我的感受是。。。。

与你核对一下:你同意我的解读吗?”

2、三段式沟通主张用“我信息”表达,是“我。。。”而不是“你。。。”

3、好奇心!与对方去核对。有些人很容易将自己的判断认为就是事实,批评指责对方,或要对方承认/接受,或说服对方改变。这容易引起对方的抗拒。

4、感受的不敏感,尤其是男士或超理性的女士,很难触到自己的感受,更难以表达。

感受是指“我内在的体验,皮肤以内的。。。刚练习时,可以找一些形容词来对号入座,或是看看“喜、怒、悲、惧、忧、思、惊”比较贴近哪一个。

5、感受可以包括这三类:

(1)身体的经验:放松 紧张

(2)内心的经验:喜、怒、悲、惧、忧、思、惊

(3)与对方的心理距离:靠近 吸引 疏远 排斥 有距离

6、人无意识中会证明自己是对的,会相信自己的判断;所以沟通模式的意义在于:有意识的分享我看到/听到的,我的认为的,我自己正在发生的,没有对或错,平等的基础上,表达自己,呈现自己的内在,也邀请对方表达他/她的现实。

练习过程容易出现的情况:

1、没有用“我信息”,例如:

    你信息: “你刚才说……” (×)

    我信息: “我听到你刚才说……”(√)

2、“解读”与“感受”混淆,将大脑中的“解读”当成身体上的“感受”。

“我觉得你如何如何” (×)

“我认为你如何如何”。 (√)

3、感受是指你自己内在的体验,它与自己的解读有关,是自己生起的,不是别人给你的;也不能说你感受到的别人的感受。

“你给我的感受是……”,“你让我觉得……”(×)

“我的感受是……”,“我觉得……”   (√)

“我感觉你很不舒服……”(×)

“我感觉很不舒服……”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