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管理营销 |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案例分析:一次失败的面谈
正文:
问题:1、分析经理的失误在哪里?
点评
1、改变“草草开始,准备不足”为充分准备,正式会谈。
绩效面谈之前双方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在约定好的时间点进行会谈,会谈持续时间和会谈的内容都需要明确知道。不能像刘经理这样,让员工小张对绩效面谈完全没有准备,并且也无法保证面谈时间。要约好相对长的时间,相对封闭的空间,做一个正式的谈话。
2、改变“猜疑主观”为“和谐互信,氛围良好”。
绩效面谈需要双方卸下防备,就工作中的表现进行较深入的沟通与分析,如果在沟通之前,就已经使得沟通氛围过于严肃或者拘谨,很难通过会谈使“不知所措”的员工讲出自己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
3、改变“忽视员工,选入为主”为“员工为主,双向互动”。
绩效面谈本身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上下级之间畅快沟通,尤其是面谈对象应该是作为主要沟通人,对自身绩效情况的总结和评述,提出自己工作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如何解决及安排等。
要有充分的依据和理由作为基础。领导判断员工绩效好坏是否有可信的依据和理由?还是像案例中讲到的经理只是通过“我对你的了解”来对员工进行打分和评价。如果没有相关资料的数据积累,一方面很难让员工心服口服,另一方面更无法解决绩效面谈的真正目的——找出绩效不佳的缘由。
此外,打3分不一定是草率而为,有可能是主管真的认为他做得不好或者形势应当有人做替罪羊。但即使要给他打3分,也要有意引导他,让他自己讲主管认为他不太擅长的领域做得不好,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尽管这招比较阴。
5、绩效薪酬,不要混谈。
不能将绩效面谈的评估结果跟工资混为一谈。要让员工知道绩效面谈的主要目的是讨论如何更好地改善绩效,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下一步的安排,希望获得的支持等。而不是像刘经理一样,随便跟他人的表现和工资直接做比。这样很容易让员工把定位摆错,产生由于害怕工资减少而故意隐瞒问题的现象。
面谈要以达成共识的改进计划结束。应该让员工感受到通过面谈自己梳理清了自己的问题所在,获得了有用的指导与建议,并且对自己下一步应该如何开展工作有了认识。这样才能使绩效面谈真正起到提高绩效的作用,让员工真正觉得对自己有帮助,愿意参与进来,而不是匆匆离去,草草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