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文指导课说课稿(原创)

(2008-11-09 00:14:19)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杂记

     回想自己听过的作文课,以及一些名师的作文教学课,确实精彩!我能照他们那样上吗?开始我也想依葫芦画瓢,但是他们的作文课大多是限定了材料的游戏作文和实践作文,这对于作文训练专题来讲,确实是非常有效的!而我们现行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是主题作文,这增加了作文指导的难度和灵活度,那么,如何在每一个单元作文教学中通过指导与讲评切实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作文素养,这是目前我们在座的各位语文老师最为关切的问题。我今天所执教的便是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一件关于诚信的事》作文指导课。下面我想针对这节课谈谈几点不太成熟的想法:

一、要设计好每一次单元作文教学的目标与训练重点。因为各个年段学生的心理发展与认知水平的不同,小学作文教学的总体目标也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但是我们发现课本甚至是教参上对于作文教学的建议与要求都是笼统的,特别是并没有提出明确的作文训练重点。这样让我们对学生的作文指导变得胡子头发一把抓,吃力不一定有效果。所以在平常的作文指导中我们不仅要考虑整个年段学生的作文应该达成的目标与水平,还应该仔细分析每一个单元课文的内容特点和写作特色,以此来确定本单元作文教学的目标与训练重点。对于这节课,我定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1、拓展学生习作思路,激发习作欲望,树立习作信心。2、引导学生树立选择材料的意识,帮助学生选择材料。3、读写结合,引导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组织材料的方法。4、学习给文章加题目。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那么整个指导过程才会有的放矢,学生的训练才会扎实有效!

二、,作文指导课要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入手。

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这样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才能引发学生写作欲望,然后才能自由表达。本节课,我引导学生读“诚信”后讲与诚信有关的故事,用学生熟悉的故事入手,本身就能激发学生表达的热情,同时也通过故事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诚信的真正含义,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但是只有`让学生将诚信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使诚信变成学生自己的切身感受,他们才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挣脱思维的束缚,放飞自己的个性!所以我顺势设计了一个“测试诚信度”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是学生感兴趣的,在学生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的过程中,实际是让他们对生活材料进行了回忆与选择,无形中打开了学生情感的闸门,为学生说真话,感真情奠定了基础。同时这样做也是寓活动中教给学生围绕题目选择材料的方法!

三、,从学生学习的规律出发,指导学生把在阅读课上学到的好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来,加强读写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结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由此不难看出,小学生作文基本功主要应该在阅读课上“学” 得,然后在作文课上“习”得。其实,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阅读课上对教材的指导学习过程,恰恰和作文教学中写作的过程相对应。阅读课上的释题正和作文时的审题,拟题相对应;阅读中的段落划分,归纳段意正和作文的材料安排、布局谋篇相对应;阅读中的词句赏析,正和写作时的炼词锤句相对应;阅读课中的概括归纳,正与作文时的具体描述相对应。掌握了这样一些规律,就能使阅读课为学生的习作打基础,使学生的习作有法可依,有理可循!今天这节指导课,我在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安排材料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回忆曾经在阅读课上学到的布局谋篇的方法及表现人物的手法,学生有了课文为例子,自然能更深地领会作文的表现技巧。我们提倡学生自由地表达,但如果完全抛开写作方法的指导,学生根本无法自由表达。必须引导学生“自如”地运用一些表达方法,才能走向“自由”表达。习作的情感激发和思维拓展固然重要,但是感性只有和理性融为一体,才更能彰显人性的光辉!一首写作歌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感性操作的同时渗透了简单的理性归纳,这有利于学生养成深入思考和探究规律的良好习惯。

 

四、作文指导课要突显言语训练这根主线。

全国小学语文理事会理事长吴立岗教授一直强调:作文教学最大的功能是语言功能,作文教学的核心是是否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贾老师也认为:学语文不仅要学会阅读,更要学会表达。语文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而传统的作文指导课只注重老师的引导、讲解,忽略了学生口头表达的需要,让学生被动地为作文而作文。而实际上,学生语言的交际功能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才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作文教学的根本。所以在作文指导课上,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说,自由地表达,完成作文由说到写的过程。本节课,在诚信测试的基础上,我用创设朋友聊天的氛围引导学生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然后让同桌之间尽情交流、相互促进,这一过程就是学生语言口头表达的训练过程,满足了学生言语交际的需求。在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际能力,也让他们明白了怎么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怎么恰当地运用语言,为下一步的书面表达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五、作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其实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实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既需要课内的指导与讲授,更需要课外的积累与感悟。只有将两者紧紧抓住,才能让学生的作文为其终生发展服务。

满汉全席、盛宴大餐,固然能够大饱口福,但是稀饭、面包等才更贴近我们的生活。作文教学要有云际遨游的漫妙,也需要紧贴地面行走的踏实,方能做到牢根固本、枝繁叶茂。也许我的这节作文课连稀饭都不是,但也希望老师们用批评的眼光来发现一点点作文教学的营养,也不枉耽误大家宝贵的时间了。

谢谢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