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徽民居派图片博客中国摄影师联盟 |
分类: 皖风徽韵 |
T1.
T2.虹关村坐落婺源第二高峰——高湖山南端,村庄背枕青山,面临清溪,整个村落嵌于锦峰绣岭、清溪碧河的自然风光之中,达到了房屋群落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的神美意境。
T3.虹关村于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由詹姓建村。建村者迁居落户时“仰虹瑞紫气聚于阙里”,所以取名“虹关”,又名“虹瑞关”、“虹瑞山庄”。明清时代,虹关是徽墨
的主要产地之一,清代《名墨谈丛》载“婺源墨大约在百家以上,仅虹关詹氏一姓就有80多家,在数量上远远超过歙县、休宁造墨家,在徽墨中是一大派别”。村里的大街小巷多以墨业为名,所以虹关又有“徽墨名村”的美誉。
T4.通津桥,石筑单孔拱桥,长16米,宽4米,象一道彩虹横跨两岸。桥两侧及桥头台阶上均有石护栏,结构十分完美。“通津桥”始建于南宋中叶,后历朝历代曾加以修缮。现在的模样,据《虹关詹氏宗谱》记载,是由村人詹元吉捐资,复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1874)。桥两面的龙门石上各有一方篆刻,朝村外的是“通津”,朝向村子的是“挹秀”。“津”,古义为“渡口”,意思是说经过这座桥可通往远方;“挹”,古义是“舀、捧”,站在桥上已经进入秀美的图画之中。古人在这里观景时曾写下“四面烟云绝顶下,一湾溪水斜阳中”的诗句。
T6..虹关聚天地之灵气是徽州古村落的典范。虹关先祖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择地建村,根据风水理论,四兽模式“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依山傍水,虹关是取正南偏东5°-6°,坐北朝南。
T7.村头溪畔,兀然屹立着一棵古樟,树龄有1000余年,树高26.1米,直径3.4米,冠幅达三亩,气势非凡。有云“下根磅礴达九渊,上枝摇荡凌云烟”,被誉为“江南第一樟”。
T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