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保定是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赵、中山就在境内建都,有三千多年历史。北魏太和元年(477年)分设新城县置清苑县,因清苑河得名,系保定设县之始。五代后唐同光元年(923年)置奉化军治清苑县,天成三年(928年)升为泰州。保定市始建于元代,位于华北平原中部,与北京、天津构成黄金三角。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保定直隶总督署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初为保定府署,永乐年间为大宁都司衙署。保定之名,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大都即北京。保定自古为京畿重地,元朝设郡明朝建府清朝为直隶总督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至清朝灭亡(1911)直隶总督驻此,此后一直为河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中心。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前身为清朝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的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1912年至1923年期间,保定军校办过九期,毕业生有6000余人,当中不少人后来成为黄埔军校教官。在国民党及共产党内都有保定学生。若然从北洋军学堂算起,保定训练了接近一万名军官,当中超过一千六百人获得将军的头衔。

2.
保定直隶总督署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初为保定府署,永乐年间为大宁都司衙署。保定之名,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大都即北京。保定自古为京畿重地,元朝设郡明朝建府清朝为直隶总督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至清朝灭亡(1911)直隶总督驻此,此后一直为河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中心。

3.
直隶总督统辖的区域,远远大于今河北省的行政区划,尤其到了晚清,管辖区域达7州104个县,行政区划伸展到内蒙古、山东、奉天、山西境内的一部分,南北长2600余里,东西宽1200余里。随着外交、通商、海防事务的增多,清廷又增设了北洋通商大臣和南洋通商大臣,并规定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晚清兴办近代海军时,朝廷又命当时的直隶总督李鸿章负责筹建,可见直隶总督在晚清时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
清雍正八年(1730),直隶总督唐执玉移直隶总督署至明朝大宁都司故址。十二年(1734)在莲池边设莲池书院,为直隶最高学府,院长有黄彭年、张裕钊、吴汝纶等,后期并开设英、日文专科班,有日本人来此留学。书院造就了一大批文人学士。

5.
1908年,直隶省提学使卢靖筹款在保定莲池内东部建立“直隶图书馆”,1909年11月正式开馆。馆额“直隶图书馆”五字为卢靖亲笔书写。。当时属长江以北地区最早建立的近代公共图书馆。开馆之初,以邑绅严范孙先生捐赠图书2542部,直隶总督下拨1万余卷,提学使司请款专购的12万卷为基础,加这巡抚等捐赠图书数万卷,共藏书20万卷(册),是当时大江南北三大名馆。

6.直隶总督署东边的天主堂

7.
糖葫芦也敢称王,不过看着排队的购买的人群,也许名不虚传……

8. 看上去很美……

9.
安格庄水库(或安各庄水库)位于易县境内易水上游,是中易水流域开发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頋发电、养鱼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安格庄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76平方公里,占易水流域面积的42.5%,在海河流域规划中,把安格庄水库列为拒马河紫荆关水电站反调节库,水库上游是华北地区有名的暴雨中心区,全年降雨量多集中在6至9月间,受黄海气旋、台风作用和太行山地形影响,历史上在夏末秋初常形成大暴雨造成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汹涌而下且峰髙量大。

10.
这二位怎么瞧都像偷渡的……

11.水上人家的小人儿……

12. 日落前的安格庄水库

13.
当适马遭遇水花……

14. 秋水共长天一色……

15.
徐水,有个叫“铁人村”的地方,晚上在那里,足足欣赏了一通东北的新文化...

16.
这位表演不到俩钟头,像这样仰脖得有二十来瓶,也不知道怎么喝下去的……

17. 学杨乃武他姐——滚钉板,这得有多大的冤屈啊……

18.
瞧这模样,姜老大是听美啦……

19.
两位大师——越走越远和摄爷

20. 听得入神,瞧着乐呵……

21.
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刘胜墓全长约52米,最宽处约38米,最高处约7米,由墓道、车马房、库房、前堂和后室组成,窦绾墓和刘胜墓的形制大体相同。

22.
传说中的长信宫灯……

23.
两墓的墓室庞大,随葬品豪华奢侈,共出土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丝织品等遗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著名器物。

24.

2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