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是“万物静观皆自得”;
下联是“四时佳兴与人同”。
这副对联是北宋诗人程颢【hao第四声】所作《秋日偶成》中的两句诗,意思是:静观万物,都可以自得其乐,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欣赏的兴致都是相同的。
原诗如下
秋日偶成
宋 程颢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注释]
(1)淫:放纵,不加约束。2)静观:仔细观察。(3)豪雄:英雄。
[译文]
有空闲的时候,做什么事情都很从容。连睡觉都如此,一觉醒来,红日已经东升照窗了。如果能够耐心地静观万物,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得到乐趣,其实人们欣赏一年四季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相同的。道理蕴含在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之中,思想渗透在大自然的风云变幻之中。做人应该能够做到富贵时不骄奢淫逸,贫贱时还能保持快乐豁达的心态。当然,能达到这个境界的男儿就可以称得上是英雄豪杰了。
[赏析]
程颢是有宋一代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诗表现了体察宇宙万物,达到乐物我一体的精神境界,反映了诗人开朗明快的心态和浪漫情怀。诗歌中的生命体验包含着对自身的内在观照,同时从中获得自得之乐,生趣盎然是诗意所在。他的另一首《秋日偶成》也体现了同样的风格:
《秋日偶成》
寥寥天气已高秋,更倚凌虚百尺楼。
世上利名群蠛蠓[miè měng]
,古来兴废几浮沤。[ōu]
退居陋巷颜回乐,不见长安李白愁。
两事到头须有得,我心处处自优游。
注释:
1、浮沤:水面上的泡沫。因其易生易灭,常比喻变化无常的世事和短暂的生命。
唐姚合《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诗:“走童惊掣电,飢鸟啄浮沤。” 宋范成大《石湖中秋二十韵感今怀旧而作》:“水天双对镜,身世一浮沤。”
明无名氏《赠书记·认男作女》:“老爷若放浮沤,情愿焚香顶礼,朝夕把恩酬。”
清恽敬《海会庵放生河碑铭》:“圣人愚人,善禽恶兽,如大海中浮沤,大空中飞尘。”
郭沫若《女神·蜜桑索罗普之夜歌》:“无边天海呀,一个水银的浮沤。”
2、蠛蠓:1.虫名。体微细﹐将雨﹐群飞塞路。 2.比喻小人物。
[赏析]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读程颢的《秋日偶成》,感旷达的修身觉悟,努力进入“忙中闲”、“闹中静”、“富贵不骄淫”、“贫贱能安乐”,“超脱物外”、“摒除浮躁”的境界,自然可以“我心处处自优游”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