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范仲淹不当以言获罪---宋·余靖

(2011-09-03 22:45:14)
标签:

范仲淹

余靖

直谏

以言获罪

宋仁宗

分类: 古今文摘

    臣闻位疏而言深者,罪也;知浅而谋深者,妄也。臣故抵罪妄,辄有开陈者,怀忠事君,不敢自爱;万一益国,死无所恨。
    伏闻今月九日(另有一本为“今月十九日”,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应为“九日”,取之),以吏部员外郞、天章阁待制范仲淹落职,守本官差知饶州者。臣窃谓仲淹秉朴忠之心,怀直谏之节,不识忌讳,有可矜悯。观其临事不苟,言必忤上,竭中奉国,夫岂私其身哉?去岁起自贬所,召居顾问之职,尔时正人端士,酌酒相贺,盖喜陛下纳善思治,招来忠谠,真圣帝哲王聪明之政也。今兹遽闻以言获罪,左降僻远,事出不意,惊骇耳目。何其进之太暴,而逐之太速乎!然则仲淹若以官政阙失,自取罪戾,国有常典,谁敢议之?今以刺讥大臣,指讦时政,而不示含恕,重加谴谪,臣深为陛下不取也。
    昔尧、舜之帝,商、周之王,尝云谔谔以昌,不闻诽谤为罪。况仲淹前所言事,在陛下母子夫妇之间,犯颜逆耳,最其大者,以其言合典礼,尚加优奖。正人端士所以相贺者,以陛下屈情徇道、超越前古,若是者也。今因进对之际,言大臣长短,纵令谋论疏浅,褒贬过当,未必尽合圣虑,此则断在陛下听与不听耳,安可与谗邪同罪乎?至如汲黯在廷,毁平津之多诈;张昭论将,以鲁肃为粗疏。汉帝、吴王熟闻此议(《续资治通鉴长编》节录为“汉皇、吴主熟闻訾毁”,未知谁非,共录之),两用无猜,岂损令德?
    臣今越职而言事者,非不知百官内外各有职分,但以谏官、御史畏罪而未言,遂恐庶人之议不得上达,故敢区区不避诛放。臣之所言,亦非营救仲淹。何者?仲淹自大理寺丞,四五年间至吏部员外郞,比于常流,此乃逾涯之宠,今虽落职,于仲淹之身未有所损。但所论者,国家大体耳。
    古者斥去直臣,皆玷累盛德,故多含垢忍怒,以示容纳。彼非不能快意行事,盖惜千古之名耳。陛下自亲政以来,三逐言事者矣。习以为常,不甚重惜,则恐书于史册,亏玷太平之政。钳天下之口,塞陛下之聪,在此举矣,不可不谨。故臣披沥肝胆,冀陛下察之。
    伏望陛下以舜察迩言为念,以汉招直谏为谋,常以壅塞而是忧,不以诽谤而加罪,追改前命,无重过举,则天下幸甚!

 

注:

1.【位疏而言深】余靖以秘书丞之职而犯天颜,越职言范仲淹不当被贬谪之事,因之而与范同贬,亦因之而直谏之名鹊起。

2.【谔谔以昌】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喻百官敢于直言争辩,国家就会兴盛。

3.【仲淹前所言事,在陛下母子夫妇之间】据《宋史·范仲淹传》载:“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会郭皇后废,率谏官、御史伏阁争之,不能得。明日,将留百官揖宰相廷争,方至待漏院,有诏出知睦州。”

4.【汲黯在廷,毁平津之多诈汲黯出身名门,七世为卿大夫。在周时便几世为卫国的卿大夫了。孝景帝时为太子洗马,武帝即位后为谒者,并先后任荥阳令,东海太守,主爵都尉,位列九卿。平津,指汉朝武帝时平津侯公孙弘。本句典出《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5.【张昭论将,以鲁肃为粗疏张昭,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孙策临终嘱咐孙权的遗言中有一句:“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可见其位望之重。鲁肃,亦吴国后起之重臣,与周瑜交厚,后接周瑜为吴大都督。本句典出《三国志·周瑜鲁肃吕蒙传》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权不以介意,益贵重之,赐肃母衣服帏帐,居处杂物,富拟其旧。

6.【舜察迩言】典出《礼记·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迩言,浅显之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