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平话中的古汉语字词常用词正字正词
(2011-05-26 18:44:18)
标签:
恩平话古汉语文化 |
分类: 原创文章 |
说明:
一、由于水平及见识有限,本文未能全列,欢迎补充完善。
二、注音的原意仅是以常见字的恩平话读音来说明该字的恩平话读音,有的可能是近似发音,且与恩平各地方言或有出入。
三、文中可能有部分是原恩平话所无,但因与广州话交流而引入的广州话。
四、《字词篇》列举之字词为恩平话中常用但现代普通话已不常用之古汉语用词。普通话中仍常用的不列。
五、虽说本文分开字词篇与正字篇,但正字亦多为古文用字(词),故较多字词无法清楚归类。
==================================================================================================
古汉语字词篇
==================================================================================================
睇
音同“体”
意:看
例:
睇见:看见。
睇唔起:瞧不起。
古诗词应用范例: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 ----宋·王禹偁《点绛唇》
歌脸有情凝睇久,舞腰无力转裙迟。
----唐·白居易《与牛家妓乐雨夜合宴》
--------------------------------------------------------------------------------------------------
渠
音同“规”
意:他、她、它(这个字现在的意思跟原意相去甚远,是古汉语中古越语的谐音字还是该字的原意?还未弄清楚。后人仿照“他”字另造一“佢”字代替。)
例:
渠睇到:他看到
你同渠:你和他
古诗词应用范例: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照应前两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就知道它并不能解作“渠水”)
从扑香尘拂面飞,怜渠只为解相依。-----------唐·司空图《秋燕》
莫怪家人畔边笑,渠心只爱黄金罍。----------唐·皮日休《夜会问答十》
--------------------------------------------------------------------------------------------------
趯
音同“赤”
意:古书中通“跃”,跳走的意思
例:
趯宫:一种儿童游戏,在划定的方格内按规矩跳跃完成游戏。
趯返趯去:跳来跳去
古书应用范例:
寒虫鸣趯趯,落叶飞翻翻。---南朝·吴均《酬别江主簿屯骑》
张罗万里。尽其飞走。趯趯狡兔。扬白跳翰。----三国·曹植《孟冬篇》
有鸟鸷立,羽翼张。钩喙决前,钜趯傍。----唐·柳宗元《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泾水黄》
--------------------------------------------------------------------------------------------------
朝
音同“照”
意:早上、上午的意思。
例:
今朝:今天上午
朝九晚五:上午9点下午5点
朝头早:早上
古诗词范例: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唐·李白《蜀道难》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唐·白居易《琵琶行》
自惭蹙頞非奇骨,拟问清朝跃马年。----宋·余靖《送灵谷山人·工相》(蹙頞,皱着的眉头;清朝,明天或将来)
--------------------------------------------------------------------------------------------------
晏
音“an”,同普通话的“安”
意:中午或迟、迟到
例:
吃晏昼:以前恩平人在午饭和晚饭之间还会有一顿饭,可以是零食或者点心,这顿饭就叫“吃晏昼”。
好晏至得闲返:要很迟才能回(家)
古诗词范例:
药销日晏三匙饭,酒渴春深一碗茶。----唐·白居易《早服云母散》
去国年方晏,愁心转不堪。----唐·张说《广州江中作》
卧疾尝晏起,朝来头未梳。----唐·岑参《虢州卧疾》
--------------------------------------------------------------------------------------------------
俾(畀)
音同“比”
意:给、交给
例:
俾返你:交回给你
俾面:给面子
古诗词范例:
应缘此山路,自古离人征。阴愁感和气,俾尔从此生。----唐·元稹《思归乐》
嗟嗟乎双齿,自吾有之尔,俾尔嚼肉咀蔬,衔杯漱水。----唐·白居易《齿落辞》
进启丞辖之重,付畀方面之寄,必能宣明威信。----宋·仁宗给广州知州余靖的《答诏》
--------------------------------------------------------------------------------------------------
噍
音同“赵”
意:咀嚼、吃
例:
噍烂先之吞:嚼烂了才吞下
噍完松(sōng):(直译)吃饱了就走人(这是粤语中专指“始乱终弃”的词,是一个港产词)
古书范例:
我以指撮白玉丹,行且咀噍行诘盘。----唐·韩愈《记梦》
襄城无噍类。――《汉书·高帝纪》。注:“青州俗呼无孑遗为无噍类。”,噍类,是指会吃东西的动物。
亦呥呥而噍。——《荀子·荣辱》
--------------------------------------------------------------------------------------------------
得闲
意:有空的意思,有时也引伸为无聊
例:
得闲去睇下:有空就去看看
好得闲:很无聊
古诗词范例:
年年征战不得闲,边人杀尽唯空山。----唐·张籍《塞下曲》
得闲无所作,贵欲辞视听。----唐·韩愈《东都遇春》
在官时只说闲,得闲也又思官,直到教人做样看。----元·张养浩《双调·沽美酒兼太平令·叹世》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宋·苏轼《病中游祖塔院》
--------------------------------------------------------------------------------------------------
恁
音“ning2”,”【呢停】快读
意:那,那么
例:
恁时:那时
古文范例:
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宋·柳永《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恁时节"船到江心补漏迟",烦恼怨他准?事要前思免后悔。----元·关汉卿《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恁时携素手, 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宋·韩缜《凤萧吟》
-------------------------------------------------------------------------------------------------
返
意:回,回去,回来
例:
返居:回家
返转头:调头
古书范例:
旅宦竟何如,劳飞思自返。——唐·李益《喜邢校书远至对雨同赋远晚饭阮返五韵》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 崔颢《黄鹤楼》
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史记·魏公子列传》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窦
音同“豆”
意:巢穴的意思,也作自己家的谦称
例:
鸡窦:鸡窝
雀窦:鸟巢
窦口:家里
古文范例:
穿窦窖。——《礼记·月令》。注:“入地隋曰窦。”
顺人情之大窦也。——《礼记·礼运》。注:“孔穴也。”
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三四人。——清· 方苞《狱中杂记》
宫中之窦,其崇三尺。——《周礼》
荣族子敝,小随母养于宗中,及十二,自窦而走至大街。——明·
冯梦龙《智囊补》
注:恩平人称呼自己的爸爸为“老窦”跟上述之“窦”无关(见《常用词正字篇》。
--------------------------------------------------------------------------------------------------
著
音同“着”
意:穿
例:
著衫 : 穿衣
古书范例:
中宵能得几时睡,又被鐘声催著衣!---- 唐·项斯《宿山寺诗》
著,穿上。---- 《国语辞典》
著我绣裌裙,事事四五通。----《乐府诗集·卷七十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
裘披青毛锦,身著赤霜袍。----唐·李白《上元夫人诗》
-------------------------------------------------------------------------------------------------
嗍
音同“索”
意:吸、吮
例:
嗍口烟 : 吸一口烟
嗍气: 喘气﹐引申为吃力
古书范例:
嗍,以口吸吮。----《国语辞典》
刮膏嗍民髓,髓竭国亦僵。----清·邵长衡《吴趋吟·重赋》
十娘忽见鸭头鐺子,因咏曰:“嘴长非為嗍,项曲不由攀。但令脚直上,他自眼双翻。”---- 唐·张鷟《游仙窟》
-------------------------------------------------------------------------------------------------
啖
音同“淡”
意:口(量词)
例:
饮啖茶 :喝口茶﹔
一啖饭: 一口饭﹔
争返啖气 : 争口气。
“啖”本义是食。苏东坡《食荔枝二首》其二:“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汉语通常用“吃”﹐很少用“啖”﹐量词的用法重更加没有。不过﹐陆龟蒙《战秋辞》有句﹕“万犊一啖,千仓一炊。”这个应该是粤语用法。
--------------------------------------------------------------------------------------------------
咸
音同“陷”
意:全部、所有
例:
咸家: 全家。恩平话中也很少用到了,仅保留一个恶毒的骂人词汇“咸家铲”, 就是“全家都被铲除,一个不剩”的意思
古书范例:
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唐·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
方是之时,天下咸喜相庆。----宋·苏洵《上富丞相书》
梯山咸入款,驾海亦来思。----唐·李世民《幸武功庆善宫》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唐·王昌龄《塞下曲》
--------------------------------------------------------------------------------------------------
腍
音“nam4””【呢含】快读
意:烂熟、柔软
例:
炆得好腍:炖得很烂
腍韧:形容人办事拖拉,不紧不慢
古书范例:
腍,熟也。----《玉篇》
腥肆烂腍祭,岂知神之所饗也﹐主人自尽其敬而已矣。----
《礼记.郊特牲》
--------------------------------------------------------------------------------------------------
摄
音“sip3”【使贴】快读
意:塞、插(指把薄的或细小的东西塞进缝里)
例:
未够摄牙 :不够塞牙缝
摄队:插队
古书范例: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论语·先进·第十一·子哂章》
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事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列子·说符·第八》
--------------------------------------------------------------------------------------------------
鑊
音同“获”
意:锅、炒锅
例:
铁镬:铁锅
镬铲:炒菜用的小铲
古书范例:
鑊,古代烹煮食物的大锅。-----《国语辞典》
亨人掌共鼎鑊,以给水火之齐。-----《周礼·天官·亨人》
鑊,鑴也。从金蒦声。----- 《说文》
有足曰鼎,无足曰鑊。-----西汉《淮南子.说山训》注
炉子边向火,鑊子里澡浴。 …… 纵不入鑊汤,亦须卧铁床。
-----《拾得》
我欲烹长鲸,四海為鼎鑊。-----宋·齐丘《陪游凤凰台献诗》
--------------------------------------------------------------------------------------------------
籴
音“dek6”,近似于“笛”
意:买(粮食)
例:
籴米:买米
古例:
臧孙辰告籴于齐。----《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五命曰:“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孟子告子下》
耕牛吃尽大田荒,二两黄金籴斗粮 。----周曇《晋门愍帝》
古者為邦须蓄积,鲁饥尚责如齐籴。-----唐· 陆龟蒙《五歌·刈获》
-------------------------------------------------------------------------------------------------
掘
音“goo3”【古兀】快读
意:秃、钝。 本字系“屈”﹐本义是短尾。
例:
掘尾狗:断了尾巴(或部分尾巴)的狗
驶死牛锄掘镑:犁田累死牛、锄田将锄头也锄钝了
古书范例:
天监中,沙门释宝誌曰:“掘尾狗子自发狂,当死未死嚙人伤,须臾之间自灭亡,起自汝阴死三湘。”----《二十五史·南史·列传·卷八十列传第七十·贼臣·侯景》
掘笔,秃笔。----《国语词典》
大明世,常用掘笔书,以此见容。-----《南齐书·卷三十三·王僧虔传》
恐先人功业泯灭,从吏求废纸掘笔,著家传十篇,传于世。----《新唐书·卷一三九·李泌传》
-------------------------------------------------------------------------------------------------
争
意:差、欠缺
例:
争一个人: 缺一个人
争少少:差一点儿
古书范例:
争,相差﹑差别。----《国语辞典》
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多。----唐·杜荀鹤《自遣诗》
我这行院人家坑陷了千千万万的人,岂争他一个?----《水滸传·第六十九回》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
后生
意:年轻,现一般称年轻人为后生仔、后生女。
古诗词范例:
后生莫沈迷,沈迷丧其真。----唐·孟简《咏欧阳行周事》
后生相动何寂寥,君有长才不贫贱。----唐·杜甫《短歌行·送祁》
寄语后生子,作乐当及春。----南北朝·鲍照《代少年时至衰老行》
-------------------------------------------------------------------------------------------------
企
意:站立
例:
企起身: 站起来
企好:站好
屋企:家里
古汉语范例:
企﹐举踵也。从人止声。----《说文》
企﹐踮著脚尖,把脚后跟提起来。----《国语辞典》
吏卒皆山东之人,日夜企而望归。----《汉书·卷一·高帝纪上》
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南朝宋·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
企躅瞻飞盖,攀游想渡杯。愿陪為善乐,从此去尘埃。----苏味道《和武三思於天中寺寻复礼上人之作》
--------------------------------------------------------------------------------------------------
斟
音同“尖”
意:倒(倾倒液体的动作)
例:
斟酒:倒酒
斟杯水:倒杯水
古诗词范例:
主人有酒且莫斟,听我一曲悲来吟。----唐·李白《悲歌行》
经过忆郑驿,斟酌旅情孤。----唐·杜甫《舟出》
--------------------------------------------------------------------------------------------------
劖
音“caam4”【参咸】快读
意:刺、捅的意思
例:
劖穿蚁牢:捅破蚂蚁窝
劖鬼劖水:搬弄是非(取其“刺”的意思)
古诗词范例:
逸翮怜鸿翥,离心觉刃劖。----唐·元稹《送崔侍御之岭南二十韵》
若使乘酣骋雄怪,造化何以当镌劖。----唐·韩愈《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
--------------------------------------------------------------------------------------------------
菢
音同“陂”
意:禽鸟孵卵
例:
鸡乸菢窦:母鸡孵小鸡
古书范例:
鹤翎不天生,变化在啄菢。----唐·韩愈《荐士诗》
养鸡不菢法:母鸡下卵时,日逐食内夹以麻子餵之,则常生卵不菢。----明·徐光啟《农政全书·卷四十一·牧养·六畜》
鸡伏卵﹐北燕谓之菢。----《说文通训定声》
-------------------------------------------------------------------------------------------------
匿
音同“捺”
意:躲藏
例:
匿都佢:躲起来别让他找到
睇你匿到几时:看你能躲到什么时候
古诗词应用范例:
逃蜂匿蝶踏地来,抛却斋糜一瓷碗。----唐·孟郊《济源寒食》
豫子匿梁侧。聂政变其形。----三国·嵇康《答二郭诗》
--------------------------------------------------------------------------------------------------
鸢
音同“柚”
意:本指老鹰,但现在一般不单字使用了
例:
纸鸢,纸扎的老鹰,指风筝。
古诗词范例:
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唐·杜甫《浣溪沙》
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唐·元稹《有鸟十二章》
-------------------------------------------------------------------------------------------------
系
意:是
例:
你系估谁:你是哪个
古书范例:
唐朝开国的始祖,姓李名渊,字叔德,系陇西成纪人氏,为西凉武昭王李暠七世孙。
可汗,系突厥主子称呼。
世民因以密谋相告,寂踌躇道:“尊公与我,原系旧友,但明言相劝,恐反见拒,看来只好暗渡陈仓哩。
----民国·蔡东藩《唐史演义·第一回》
惟两京、江西、广东四处皆系实测,其余则据地图约计之。
历代史志凌犯多系以事应,非附会即偶中尔。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二十五·志第一·天文一、天文二》
-------------------------------------------------------------------------------------------------
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今日不知谁计会,春风春水一时来。----唐·白居易《府西池》
-------------------------------------------------------------------------------------------------
音同“够”
意:劳累
例:行路行紧好劬:走路走得很累
古例:
草深野阔足狐兔,水种陆取身不劬。----《丙申岁余在京师乡人陈景回自南来弃其官得太子中允景回旧有地在蔡今将治》宋·苏洵
民之劬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五噫歌》汉·梁鸿
-------------------------------------------------------------------------------------------------
音
意:你们
例:
古例:
若,汝也。——《小尔雅》
惟若宁候。——《考工记·梓人》
若则有常。——《仪礼·士昏礼记》
若肯发兵助我乎?——《汉书·匈奴传上》
若不恭命。——《墨子·明鬼下》
命曰三日,若宿而至。——《国语·晋语四》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
若辈得无苦贫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常用词正字篇
=================================================================================================
音
意:干净
例:你屋企好虔诚(你家好干净)
源出:虔诚,本意是恭敬且有诚意。中国人拜神礼佛祭祖之前,必须沐浴更衣,身体和衣服都要干干净净,如此方显其虔诚,恩平话谓“干净”为“虔诚”,乃取此意。
词句:
-------------------------------------------------------------------------------------------------
音:老豆
意:父亲
源出:“老窦”一词来自广州话,典出于《三字经》“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叫爸爸为“老窦”,有希望自己的爸爸也能象窦燕山那样善于教子之意。
-------------------------------------------------------------------------------------------------
音:现在已转音这“阿人”
意:祖母、家婆(丈夫的母亲)
源出:“安人”是古代外命妇的诰命(封号),在封建王朝时代,丈夫(或儿子、孙子)当到一定品级的官,妻子(或母亲、祖母)会被朝庭封赠一个封号,安人是其中之一。安人还有另一个意思:夫人。
-------------------------------------------------------------------------------------------------
音:奶
意:哪里、那些
源出:以普通话读音的转音而成。
-------------------------------------------------------------------------------------------------
音:跨(普通话读音)
意:这个(也引伸为“这么”)
例:该紧要(这么要紧)、该系哪(这里是什么地方)
源出:恩平话取“该”字解之“这个”一义,如:该人、该处、该案、该公司、该校等,有转音。(开平话读法更接近正音)
-------------------------------------------------------------------------------------------------
音:唔、唔使
意:不、不用
例:需毋需帮手?(需不需要帮忙?)
源出:毋,不也。需,需要。
-------------------------------------------------------------------------------------------------
音:斗
意:(量词)棵、丛
例:一蔸树(一棵树)、几蔸草(几丛草)
源出:
-------------------------------------------------------------------------------------------------
音:六
意:茅屋、简陋的小屋
例:猪庐(奍猪的小屋)
源出:屋室庐庾。——《荀子·正名》。注:“草屋也。”
-------------------------------------------------------------------------------------------------
音:(近似于“吞”)
意:小猪
例:猪豚(小猪)
源出:豚,猪之子也。——《风俗通义》
-------------------------------------------------------------------------------------------------
现在多被误读为“一家粮尽”
意:家中全部人口,现也引伸为所有人口及家当。
解:原为“一门良贱”、“满门良贱”(《说岳全传》有例),古代户籍大体上可分为两级,一为良籍,一为贱籍,到清雍正朝才废除。良指良籍,就是士农工商这些良民的户籍;贱指贱籍,就是除良籍外的其他户籍,该词中一般指卖身到家中仆役。一门良贱就是指包括家中良籍及贱籍的所有人。
--------------------------------------------------------------------------------------恆(恒)
音:亘、梗
意:固定、恒定
例:恆系(肯定是)
源出:《轉注古音》古鄧切,音亘。《詩·小雅》如月之恆。《註》恆,古鄧反。弦也。
注:本字简化字为“恒”,今多读为“行”,从上例可证,此字古读为“亘”,今恩平话音取古读音。
--------------------------------------------------------------------------------------倏
音:术
意:形容很快
例:倏声毋见咗(倏的一下不见了)
源出:
--------------------------------------------------------------------------------------倾盖
音:盖,用普通话读音,音同“计”
意:聊天、谈话
来源:典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记:邹阳被冤入狱,上书梁孝王,其中有一句“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倾盖如故”是说两辆车途中相遇,车盖倾侧交谈一会就如老朋友一样。
本词条取“倾盖交谈”之意,同时也用以表达所遇皆知己的愿望。现亦有将该词分拆,“倾”指说话(动词),“盖”指谈话内容(名词),如“冇乜盖倾(没什么可说的)”、“倾下盖(说一会儿话)”,虽与原意相去甚远,然已约定俗成,无谓修正。
--------------------------------------------------------------------------------------眼眢
音:眢,音同“冤”
原意为失明。引伸为无眼看、不想看,意思是非常不希望某事发生。
例:睇见都眼眢----不想看见(此事)
来源:
--------------------------------------------------------------------------------------浖
音:列
意:小沟
例:水浖--小水沟
来源:
《唐韻》力輟切;《集韻》龍輟切,音劣。《博雅》湄浖,厓也。一曰山上有水曰浖。通作埒。
--------------------------------------------------------------------------------------绹牛
音:淘牛
意:指用绳索圈牛(固定在一定的范围,范围大小视牛绳的长度而定)
--------------------------------------------------------------------------------------厄
音:恶
意:困难。厄,困也。——《苍颉篇》
例:厄行---难行、厄搞---难搞
--------------------------------------------------------------------------------------皓(晧)
音:号
意:明亮、浩白。
典出:《尔雅·释诂》光也。《小尔雅》白也。《博雅》皓皓,明也。《诗·风》月出皓兮。《扬子·渊骞篇》明星皓皓。
例:个灯泡好皓---这个电灯泡很明亮;皓净---洁白干净
--------------------------------------------------------------------------------------镑
意:一种宽面的锄(锄口宽的叫镑,长条窄锄口的叫锄)
典出:《玉篇》削也。
--------------------------------------------------------------------------------------庬(尨)
音:懵
意:本指大或多毛的狗,恩平话中,那些长得好看又肥胖的小孩、初生的小动物和长势旺盛的簇生式小植物(如禾苗、韭菜等)都可以称之为“庬”。如“庬狗仔”、“只狗仔好庬”、“禾苗生得好庬”,感觉这个“庬”跟网络热词“萌”的意思很接近。
典出:《玉篇》亡江切,音尨。豐也,厚也。
--------------------------------------------------------------------------------------臭
音:除
意:这里的“臭”是指气味,读作“除”,这是臭字的本义,不是与香相对的臭。
典出:《广韵》凡气之总名。《易·说卦》巽为臭。《疏》爲臭,取其风所发也。《诗·大雅》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礼·月令》其臭羶。《疏》通于鼻者谓之臭。《易经·系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荀子·王霸》鼻欲綦臭,注:臭,气也。
--------------------------------------------------------------------------------------挪
意:人或动物动作缓慢称之为“挪”,指一点一点的移动的意思。
例:挪下挪下---慢腾腾、挪到几时---拖到什么时候。
--------------------------------------------------------------------------------------焫
意:烫、热辣辣
例:条路俾热头晒紧好焫---这条路被太阳晒得很烫。
--------------------------------------------------------------------------------------盫
音:莺
例:盫煲---一种有盖的陶瓷容器。俗语有“三分钱牛卵煲烂五分钱盫煲”,意为得不偿失。
--------------------------------------------------------------------------------------罅
音:拉(3声)
例:墙罅----墙壁上的裂缝。俗语有“摄灶罅(形容女子嫁不出)”。
--------------------------------------------------------------------------------------匝
意:环绕
例:1 匝----1 圈。
古例:鸟鹊南飞,绕树三匝----曹操《短歌行》
--------------------------------------------------------------------------------------戮力
音:落力
意:尽力、勤劳
例:做工戮力----工作勤劳
古例:
《史记·项羽本纪》“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宋·王安石 《寄曾子固》诗:“脱身负米将求志,戮力乘田岂为名?”
明·郑若庸 《玉玦记·接诏》:“戎马关河云扰,戮力誓灭天骄。”
--------------------------------------------------------------------------------------舀
音:妖
意:装、捞
例:舀饭----装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