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PPI,M1,M2,和股市的关系研究

标签:
财经通道m1股市活期存款 |
http://s7/middle/53ac8ab8ga2b9b246f3d6&690
M1就是社会上的钱和银行活期存款,也就是那些最为活跃的钱,也是最有可能进入股市的钱,这部分钱多的时候,股市资金来源就充足,反之矣然。
在股市中的应用:
M1同比增幅见底,往往是一轮行情的开始;而其增速出现高点,也可能是行情向下的一个拐点信号。
根据研究,M1同比增幅与股市涨跌有比较明显的规律。自1995年末以来,货币供应量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速。而M1从1995年末至今,有5次单月同比增幅降到了10%左右,分别是1996年1月的11.4%、1998年6月的8.7%、2002年1月的9.5%、2005年3月的9.9%和2009年1月的6.68%(如多个月低于10%,选最低的一次)。巧合的是,在M1处于历史低位时,股市无一例外出现了大涨行情。其中有两次是牛市的开始,一次是自去年1664点以来的上涨行情,另一次是2002年1月大熊市中的一次反弹,幅度为26%。
从1995年末至2008年末,M1有4次同比增幅超过20%(注:尤其是M1快接近M2时),出现阶段性高点。这4次分别是1997年1月的22.2%、2000年6月的23.7%、2003年6月的20.24%、2007年8月的22.8%。其中,第一、四次,大盘向下的拐点分别在M1创出高点的4个月、2个月之后出现。当M1增速超过25%时,行情也就见顶了”。M1的增速自从2009年6月份超过20%,达到24.79%后,截至目前已经连续5个月增幅在维持在25%之上。7月份,M1的同比增速达到26.37%,8月为27.72%,9月为29.51%,10月超过30%,达到32.03%。11月甚至达到34.63%的历史峰值。
1. M1货币增速先于股市见底,而股市会先于物价指数CPI见底;
2. M1货币增速见顶,历史上一般先于股市见顶1-3个月左右,而股市先于CPI见顶1-4个月左右;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正确的顺序是: 不看CPI指数---因为股市见顶了,CPI指数还会处于继续上行过程。关注M1增速,即使确认M1增速见顶,你仍不必恐慌,仍可以很从容的卖个高价,因为资金的退出有一定滞后性,股市会在M1见顶后1-3个月内才会见顶回落。(大资金出逃比小资金要慢,要难,且得折腾呢)一两次小幅加息对股市上升没有任何中期关联性,这样的加息只是在短期对人群心理上产生巨大压力,导致短期剧烈波动,实际上,连续小幅加息的累计效应需要时间,加息主要是通过影响M1货币增速,导致M1增速中期见顶回落,从而最终在资金供应上导致股市中期见顶回落。(1993年的惩罚性加息除外,那是极端特殊背景下的)
M2和M1的关系密切,M2和M1的增速比,就是所谓的活化系数。M1和M2的剪刀差越大,说明定期存款活期化的程度就越高。M1-M2实际上和M1对上证指数的相关性基本一致,相差不大。
历史经验显示,M1、M2增速差与上证指数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一般情况下,当M1增速上穿M2增速之时,即两者出现“金叉”,股市将延续趋势性的上涨行情,在两者增速之差达到最高点时,上证指数也达到阶段性的高点。反之,当M1增速下穿M2增速之时,出现“死叉”,行情往往会继续下跌趋势,直到在两者增速之差达到最低点前后,上证指数也开始触底反弹。而如果M1、M2均在下降通道中,不管什么叉,基本上是熊途漫漫!
如果M1增速>M2,意味着企业的活期存款增速大于定期存款增速,企业和居民交易活跃,微观主体盈利能力较强,经济景气度上升。
如果M1增速<M2,表明企业和居民选择将资金以定期的形式存在银行,微观个体盈利能力下降,未来可选择的投资机会有限,多余的资金开始从实体经济中沉淀下来,经济运行回落。
M1增速大于M2意味着什么?有三种情况会带来M1增速大于M2增速的结果。
一是信贷投放的扩张:新增企业贷款的增加,企业活期存款回升的速度要快于定期存款;二是宏观经济的改善:居民消费意愿增强导致居民储蓄存款向企业存款转化,也就是储蓄大搬家;三是企业利润的回升:企业经营活动改善,活期存款回升的速度大于定期存款,也就是存款活期化。
由此可以看出,M1、M2增速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货币供应、宏观经济、企业利润的变化导致货币在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和企业活期存款之间相互转化的结果。
M1与M2之间的此消彼长到底对于股市涨跌来讲隐藏着怎么样的玄机呢?
M1与M2同比增幅之差与股市基本同向变动。当M1增速比M2增速低,且两者差距超过5个百分点时(注:一般M1应该比较低,如,低于10%),股市就会见底,一轮牛市将会拉开序幕。1994年和1995年,M1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使M1和M2的差距开始拉大。这两年间M2比M1分别快7.7个百分点和12.8个百分点。这为1996年之后的大牛市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同样在1999年的5·19行情之前,M1和M2也出现了这样的背离走势,最大差距达到6个百分点。所以在熊市不断探底的过程中,如果M1-M2增速(为负数)不断扩大的话,就给了投资者一个大胆介入的提示。同理,如果股指处于高位。当M1增速比M2增速高,且两者差距超过5个百分点,而后M1-M2增速(为正数)不断缩小(注:一般M1比较高,且连续2个月以上大于20%),恰好发出了鸡肋行情和向下拐点信号。
考察近7年来M1、M2增速,我们可以推测2001年前后的M1增速超过M2是因为微观盈利能力下降,而07年出现的M1增速超过M2的现象则是因为货币供应大量增加(多年贸易顺差及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等因素造成)。显然,第二种情况下货币供应的变化对于股市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决定股市行情的是边际增量资金(即后续进入股市的资金量),当M2增速下降,M1增速上升时实际上就是定期存款正变为活期存款,反之活期存款变为定期存款。M1增速与M2增速差值上涨意味着边际资金供应量充足,股市将上涨。企业资金加速流入股市造成财富效应的过程中也必然带动居民储蓄资金进入股市共同推高指数,这样形成的的现象便是股市指数与M1、M2的差值呈高度正相关。从M1、M2变化与股市走势的关系来看,朗咸平教授所言“中国制造业不景气导致的资金投入股市和楼市”,是很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