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

(2012-02-21 23:49:54)
标签:

少儿

师生关系

传授

情感

书本知识

教育

分类: 2012新学期工作随笔

文/武建君

已经开学两天了,马上又要进行新的功课了,通过近阶段的学习和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发现: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学的很痛苦。究其原因,我们发现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可以说从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

一、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由于课改意识的淡薄和对教学成绩的过于追求,很多教师仍然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由此导致了学生对教师的抵触,很多时候还处于对立和冲突之中。其实这种关系不仅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同时也不利于教师自己的专业成长。

为了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体验到平等、理解、尊重和关爱,这样才有利于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在这种师生关系中,课堂上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表达,让学生总结,让学生进步。通过这样有效交流实现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教师也有原来的讲授者逐渐地变为组织者、引领者、辅助者、合作者的角色。

二、知识传授与能力传授并重

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仅包括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该包括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我们应该从传授书本知识转移到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如何生存中去。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变单纯传授知识为智能并重。

三、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达到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课堂上教师要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一个赏识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满意的点头都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需求、情感体验,给学生激励和鼓舞。

课堂上通过交流对话,让学生学会倾听,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认真倾听就是尊重;当自己对教师的讲解有所疑问的时候,要举手提问,不要大声喧哗,这是对教师的尊重;当同学的发言欠妥当时,自己举手补充,切忌讥讽,这是对同学的尊重。

只要课堂上充满了尊重,才能培养出尊重他人的学生,只有学会了尊重他人,才可能去尊重父母、家庭、老师、学校、单位和集体,才会去尊重社会和国家。

课堂文化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应该是充满人文气息的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只有建立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知识传授与能力传授并重,尊重学生的情感需求,才可能让的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