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组主题教学操作流程及其实施策略
(2010-06-20 09:24:14)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语文教学 |
单元整组主题教学操作流程及其实施策略
廊坊市教研室
一、单元整组主题教学
是以教材单元主题作为统整教学的一种形式
整合教学内容,融课内与课外,阅读与写作于一体
整合教学方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积累语言,掌握方法,学习实践。
突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
二、主要操作板块
第一板块::单元导读课,整体感知
由单元导语入手,了解单元主题,把握单元的训练重点;结合词语盘点,扫清词语障碍,掌握本单元的字词;初步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填好预习学习单;结合资料袋,指导资料搜集。
不同年级的要求:
低年级:读懂导语,整体感知单元内容;自读单元课文,画出生字词;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中年级:读懂导语,整体感知单元内容;结合词语盘点,解决生字词;读通读顺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提供阅读预习卡,提供同一主题课文的学习方法,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
高年级:读懂导语,整体感知单元内容;结合词语盘点,解决生字词;速读浏览课文,提供或提倡自己制作阅读预习卡,能够多角度提出问题,如主题的角度,体裁的角度,表达的角度等。
第二板块理解内容课(精读、略读课),局部体验
不同年级的要求:
低年级:主要是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明白课文告诉我的的道理;(单篇讲读为主)。
中年级:要清楚主要内容,并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句段,领悟文章的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三上以单篇讲读为主,四下可以尝试整合两篇课文讲读)
高年级:概括主要内容,整合课文,揣摩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含义,领悟文章的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第三板块回顾总结课,领悟表达。
回顾总结课,领悟表达。结合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的人物体会人物描写如何更为生动形象,整理本单元好词好句好段,领悟表达方法。
不同年级的要求
1、低年级:主要是从词语和基本句式的角度领悟表达的作用和效果。(词组结构、积极修辞)
2、中年级:从课题、词语、句子、段落的角度领悟表达的作用和效果,能够辨析一些常用表达的方法。(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
3、高年级:从体裁特点、课题、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结构的角度领悟表达的作用和效果,能够评价理解文章的表达。
第四板块:习作训练课,先说后写,先写后评。
不同年级的要求:
1、低年级:以口语交际训练为主。
2、中年级:保证同一主题下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一致性,在总结课的练习表达,进行写作。
3、高年级:保证同一主题的连续性,先说后写,先写后评。
第五板块课外阅读指导课
课外阅读指导课。结合绘本、名著等知道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结合报刊、电影、网络资料等知道学生报刊阅读、影像阅读和网络阅读,结合经典名篇知道诵读。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学会鉴赏评价名著。在课外阅读的训练中指导学生掌握诵读、选读、猜读、速读等阅读技能。
不同年级的要求:
低年级:指导阅读绘本、儿童报刊,能概括出文章(文本)的主要内容(谁、干什么),概括全文懂得的知识和道理,初步养成读书习惯,选取经典
中年级:
高年级:
第六板块:学习成果展示课,展示交流。
学习成果展示课,展示交流。结合学生整理的学习笔记、手抄报,进行学习成果展览结合整本书创编课本剧,进行表演,结合阅读和写作实践进行读写辩论。
不同年级的要求:
1、低年级:进行笔记和手抄报展览,儿童剧表演等。
2、中年级:读书笔记、手抄报、习作展览;辩论赛、课本剧表演、诵读展示等。
3、高年级:读书笔记、手抄报、习作展览;辩论赛、知识竞赛、速读比赛等;课本剧表演、诵读展示等;读书经验交流会。
我的感受:
要有执着的职业精神;
要有不断学习的诉求
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要有不断的总结反思。
(因网络听课没能听全,所以笔记记录不全。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张老师给的邮箱打不开,所以只能如此“残缺不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