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与股神
(2015-03-01 10:19:26)
标签:
股票 |
神医与股神
其实,我现在并不是很喜欢我现在这种生活状态:除了睡觉之外,就是围着股票转。
可是,在这咋暖还寒的日子里,不围着股票转,还能干什么呢?
昨天看见公园里水岸边上的垂柳有了隐隐的绿意,心中为之一振,天气该暖和了,默默一算,再有一个多月,我就可以去海边种我的地了,立时,想起来陶潜的归去来辞:田园将芜胡不归?
快熬出来了。
可是,在种地之前,我还是要围着股票转了。醒来,依然到书房,依然坐到电脑前,依然关上门,因为女儿怕烟味。天天如此。
今天也不例外。继续看股票、想股票。似乎在别人眼里,从小到现在,我算是一个聪明的人;但是我觉得我天资一般,只是脑子够用而已,唯一的优点,就是专注,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常常陷于几乎痴迷的程度。比方现在玩股票就是这样,除了睡觉,脑子里不停地想着股票,翻来覆去的想、甚至是胡思乱想,任何乱七八糟的事情都能让我同股票联系在一起。
这两天,我思考的最多的问题,我认为长线投资应该买能成为热门股的冷门股,这一想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想到了做熟悉的股票,想到了为什么做熟悉的股票,进而想到了柳宗元的“黔之驴”,想起了孙子兵法,今天甚至想到了跟股票八竿子打不着的神医扁鹊。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神医,魏文王问他:你们兄弟三个,谁的医术最高。扁鹊说自己不如两个哥哥:大哥最高,医在病情发作之前,病人未觉病痛已除掉病根;二哥次之,医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刚出现就药到病除;他本人最差,医在病情危重之时,不仅病人痛苦,而且要下猛药才能除病。这就是所谓的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预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中医追求的最高境界正是“治未病”。
扁鹊论医,我觉得也同样适用于评价投资者。医生想的是治病,目的是人的健康;玩股票想的是牛股,目的是实现盈利最大化。牛股的上涨也跟人的病情发展差不多,由冷门股到热门股再到明星股。高明的投资者,在冷门股阶段买入,稍差的投资者在热门股的时候买进,最差的是买明星股。
扁鹊虽然在三兄弟里医术最低,但是却留名青史,两个哥哥医术高,却不见经传。因为什么?因为人们太势利了,光看到病,没有看到治病的目的是健康。这是人认识事物的一个误区。扁鹊虽能起死回生,但是大病之后,仅仅保命而已,谈何健康。而他的两个哥哥给人的是健康,却因为没有妙手回春,以致默默无闻。
玩股票也一样,那些所谓股神只盯着明星股,而明星股在短时间内表现一定不会错的,更加显得股神的英明了。而买冷门股的人,就会跟遭到智叟嘲笑的愚公一样,因为冷门股一定是短期之内没有什么表现的股票。
下医治已病之病,是很辛苦的,弄不好还要刮骨疗毒,但是名气最大;上医、中医在病情没有发展到危重的时候医治,省心省力,送给人的是健康,但是很被人瞧不起。
跟医生一样,玩股票那些股神围着明显股叫好,让人佩服,虽然提心吊胆,但赚钱也真快,但是能赚到大钱吗?很难。但是依然无损于股神的英名。而很多默默无闻的人,买的股票,也许会让你瞧不起,不显山露水,但是假以时日,赚了大钱,依然默默无闻。这些人知道玩股票是为了赚钱,而不是名声;而股神图的是名声,不放过任何机会来沽名钓誉;名声是够大的了,但是钱能不能赚到我就不知道了。
无论是医生还是玩股票,为什么出现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呢?源于人们的目光短浅,源于人们的急功近利,源于人们被现象迷惑了眼睛,看不到现象后面的本质。
我想说,好医生就跟扁鹊的两个哥哥一样,默默无闻;同样,股市的高手也是默默无闻的。在我看来,写博客的人中就几乎没有高手,当然需要时间去验证,十年之后就有结论了。
高手都是默默无闻的,就是站在你面前,你也熟视无睹。
我写博客,就注定我不是高手。但是我知道高手都是默默无闻的,这说明我还能在股市混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