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做自己熟悉的股票?
(2015-02-28 11:01:59)为什么要做自己熟悉的股票?
股票这东西已经出现一二百年了,人们不断地探索其中的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出了很多经验和理论:其中做自己熟悉的股票是广为人知的一条经验。我早就知道这条经验了,但是对其背后的深刻内涵,也是不断加深理解的,现在越来越感觉到这条经验的可贵了,也在具体的操作中越来越注重这条经验的作用了。
人类获取对世界的认识无外乎两条途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间接经验应该说是获得知识的更重要的途径,所谓学习,也就是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人类文明史是以文字诞生为标志的,因为文字的出现,能更好地传播经验和知识。所谓文化,就是积淀和传承。离开文字就无从谈起。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学习的目的除了获取知识之外,就是运用知识去解决遇到的问题。但是,知识是一种结论性的东西,是一种答案。我们知道“所以然”相对容易,这是知的问题,我们知道“之所以然”难,也不容易,因为这是行的问题;所谓知易行难就是这个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获取知识还是要用的,虽然我不是很赞成学以致用的观点的,因为这个说法太功利,但是我也不否认用的重要性,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在“之所以然”上下功夫。“之所以然”,是一种实践,需要在实践中感悟、理解知识的重要。因为知识是过去实践的产物,时间变了,对象变了,就会产生局限性,所以实践中去检验知识还需要活学活用。当某一条经验失灵了,这不是经验错了,而是我们没有用好经验。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做自己熟悉的股票呢?
每次想到这个问题,我就会想起那则很著名的语言:“黔之驴”。我觉得这个寓言就很形象地给出了答案。
寓言是大家很熟悉的,不用细说了。老虎为什么怕驴呢?因为不熟悉;不熟悉会怎样呢?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就会导致错误的行动。至于初生牛犊不怕虎,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对不熟悉事物盲目行动带来的危害性。牛犊不怕老虎,结果想来也不会有好下场。
熟悉一种东西,是需要时间的,也需要不断地尝试,所谓日久见人心同样适用于熟悉股票,对一只股票没有长时间的跟踪,就会被表面现象迷惑,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所谓长线是金,我理解,并不仅仅是长期持有股票,而更重要的是长期跟踪股票,把股票熟悉了,也就是研究透了,减少错误的决策,做出正确的判断,不因为上涨或者下跌以及突发事件等等,影响自己正确的判断。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有了疑心,源于对这个人不熟悉;玩股票我们疑虑重重,也因为不熟悉,很多错误的决定都是因为不熟悉。
短线交易为什么是纸?并不是交易频繁,而是对交易对象不熟悉,犯错误的概率太大。一般来说,一只股票短线交易机会不是经常出现的。要玩短线,就必须频繁换股操作,就自然会遇见对股票不熟悉的问题,就会犯错误,出现买了股票就跌,卖了就涨的情况。
因此,我理解长线、短线、中线本身没有什么优劣,前提就是你是不是熟悉你的交易对象;在熟悉对象的情况下,适合做什么线,就做什么线。
做自己熟悉的股票。字面上来说很简单,但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含着怎熟悉股票以及辨别真伪、慧眼识珠等等一系列东西。这个问题可就太大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