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周总结

(2014-12-20 19:32:57)
标签:

股票

一周总结

又是一周过去了。

这是我从海边回来的第四周,过得真快,转眼之间一个月了。其实,不想写什么总结了,我写东西总是有感而发,写这样程序化的东西确实提不起兴趣;可是既然自己要求自己一周总结一次,还是坚持吧。

写什么呢?该写的都写了,只能算算账了。本周,上证综指涨幅百分之五点八,拉出了一个光头长阳线,我的一周收益率超过百分之十,算是跑赢了大盘。

这一周没有出现大错误。本来上周判断大盘有陷入较长周期调整的可能,但是经过两三天的观察、分析、思考,觉得自己的观点有点问题了,大盘调整应该是日线界别的短期调整。正是基于这种判断,在前提出现变化的时候,战术也必须随着调整,于是把永辉换成了平安;一周过去了,永辉超市没有涨,平安涨了十个点以上。记得当时调仓的时候,有人给我留言说我“心态乱了”。对于夸奖之类的留言,我只是看看,虽然很受听,但是我是不敢放在心上的,因为这很容易让我放松警惕;再说我早已经过了虚荣的阶段了;而对批评类的留言,我总是要认真想一想的。我问我自己:我心态乱了吗?其实,一个月来,我觉得我心态是前所未有的淡定。正是因为淡定,让我躲过了上一周的比较大的调整,顺便做了一下永辉,大跌没有损失,反而受益。也正是由于淡定,让我发现自己的错误,调仓换股,踏准了市场的节拍。其实,由此我想到,淡定不仅仅是一种态度,而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达到的一种境界。说到这里,我还是有点高兴的,高兴的不是赚钱,而是我能及时发现错误,选择正确的方向,初步具备了自我及时纠错的能力。

这一周操作的很少,就是卖永辉买平安,当然周四的时候买了一些申能,想做一个短线。其实上一周涨得最好的不是券商,也不是平安,而是前几年跌得很惨的601系列的中字头股票。我对这类股票,还是比较关注的,我的自选股里就有中国中冶、中国建筑等。这两只股票在下跌过程中,我都试探性买过,当然这是逆趋势操作的行为,结果无外乎割肉了。根据记忆,如果我现在还持有这两只股票,应该是才解套。所以现在看来,当时卖了是对的,因为把关注点转向创业板了。中国中冶好像是五块多钱的发行价,最高涨到过七块,就一路下跌,一直跌倒一块多。这一轮行情,从不到两块起步,现在已经涨到五块了,涨幅可谓不小。其实,我从海边回来的时候,也曾经考虑过中国中冶,那时候三块出头。但是没有下手,毕竟对强周期性的股票心里没有底,而是把目光投向了金融类股票。现在想来,还是自己看问题太不认真了,对新情况没有深入研究,基本上错过了这类股票的行情。

这些股票为什么能涨?其实上涨逻辑十分简单,就是不仅跌破发行价,而且跌破净资产。目前上市的新股不管大盘小盘都能翻番。这些股票远离发行价,上市之后没有被炒过,就跟新股一样,但价格比新股便宜很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上涨的逻辑合情合理。再说了,这类股票被人视为垃圾,也就为大资金吸筹提供了可能和空间。现在是明白了,可是中国中冶已经快翻番了,可见我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呀。我虽然后知后觉,但是勤能补拙,如果我勤奋些,或许能早些发现这类股票的上涨逻辑,多少能分一杯羹。但是自己不仅后知后觉,还不勤奋,踏空这类股票的行情没有什么遗憾的。

牛市初期,低价股涨幅是很可观的。对这一点我是有认识的,只是脑子里少了一根弦,说什么也没有用了。以后自己需要更加努力,这算是一个教训吧。虽然后知后觉,但是毕竟是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做申能就是接受教训之后的结果。

对于这类强周期的大盘股,我看好波段价值,就是所谓的千年铁树开花,爆发力很强,但是我并不看好它们的长线价值。一般来说这类股票在牛市第一波涨的较好,但是之后就不行了,主要是估值修复,不存在双击。也正是这样的认识,我玩申能也只是短线。

面对股市,我总觉得股市太复杂了,总是面对新问题、新情况,稍一松懈,就会犯错误;所以呀我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胜不骄败不馁,永远做市场的小学生。

虽然有不足,有遗憾,但是我觉得我该知足了。这一周行情不好做,满仓踏空变本加厉,自己能赚十个点以上,不过就是一个涨停板,相比于每天的满盘都是涨停板,似乎微不足道。但是那些都是美女蛇,如果你每天盯着那些涨停板,去做自己的春秋大梦,可就上当了,非变成画皮里的那个秀才不行。有些事情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早已经过了在股市靠做梦安慰的阶段了。现在就是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像一头老黄牛那样,在股市里耕耘吧。有耕耘就有收获,回来四周,已经连续四周每周收益率十个点以上了,因为加杠杆的缘故。初始自有资金收益率达到百分之一百五左右了。这可真是天道酬勤呢。我现在明白了,只要在市场上不犯大的错误,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急不躁,不攀不比,总会有收获的。

告诫自己:在这个市场上自己随时都有可能犯错误,要以如履薄冰的态度,及时纠正小错误,严防犯大错。其中,踏空就是大错,决不允许以任何理论为自己开脱责任,只认事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物极必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