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斗星通的思考
(2014-12-08 12:12:20)
标签:
股票 |
关于北斗星通的思考
对一只股票买之前跟买了之后,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不一样的。这或许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吧。所谓得到之前,把事情想得很美,得到之后不懂得珍惜,似乎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感受。原因呢?我估计还是跟人是感性动物有关系,当然人也有区别动物的一面,毕竟人会理性地看一个问题。得到之前,感性的东西多一点,所以想得很美;得到之后,因为看问题的立场变了,理性方面的思考就多了一些。感性和理性,没有什么不好,我就想,如果人类没有感性了,这个世界就太单调,太无趣了,也就少了大悲大喜;不过,凭感觉做事,在乎的不是结果,而是经历。
玩股票呢,我觉得还是理性点好。但是能做得到理性投资的人,都是神,凡夫俗子对事物认识不到那种深度,也只能随风漂泊了,演绎着一个个悲喜剧。
我承认,我对股票从认识上来说,还是理性的。但是知行合一很难,所以买卖股票难免受到感觉的影响。不过感觉也不是多坏的事情,因为毕竟未来都是不确定的,所以呢理性并不能完全地认识未来,只能用感觉去摸索了。
买入北斗星通就是这样的摸索吧。我在生活中应该算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比方,我可以不洗脸就出门,但是我绝对吃饭之前要很认真地洗手。因为不洗脸出门,似乎并不损失什么,要是不洗手吃饭,会对身体不利的。
或许不拘小节的性格吧,我没有兴趣分析北斗星通一些很具体的问题,只是从大的方面考虑了一下。
首先是行业空间。说实话,这个市场已经让GPS占的差不多了,但是这个行业战略地位重要,出于国防、政治等目的也要大力发展,国家是要下本钱的,因此空间还是巨大的,我觉得应该是互联网、IT、智能手机之后最有希望爆发的一个大行业。
互联网行业,在技术上,中国确实没有出现几个好公司,原因是全球竞争,互联网的好公司也都是出在具体应用领域,比方腾讯、阿里,他们的兴起,也主要是根植于中国的本土优势;智能手机领域,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巨头手里,中国企业基本上还是处在产业链的比较下面的位置,形象地说就是给别人打工。
那么市场巨大的北斗行业,进入壁垒就比较高了,不是全球竞争,而只是本土竞争了,很好理解,涉及到国家安全,技术总不能掌握在别人手里吧。北斗星通是导航的龙头,只要不跟国外巨头竞争,我估计压力会很轻,技术替代风险就会少很多了。
市场巨大,技术领先,壁垒高门槛,这是我看好北斗星通的主要原因。这是一个处于行业爆发初期的龙头股票,我感觉,质地要比两三年之前的欧菲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