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当头河汉任纵横,一雁不飞钟未动,只有滩声”——高考考前培训讲话

标签:
转载 |
http://s4/mw690/002n007Igy6SJ2F2nqb33&690
紧张的一天又要过去了,眼看着高考就已经走到我们的门前了。
今天的讲话是应市教育局的统一要求所做的高考考前培训。我知道同学们现在的时间宝贵,不太愿意听那些陈词滥调,不过,今天的讲话绝不仅仅是应景之词,它有很多大家的当务之急,需要大家端正态度。所以,请允许我首先给同学们读一首诗,这是中国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夏承焘的《浪淘沙》,是他28岁时在新安江建德县教书的时候创作的。
“万象挂空明,秋欲三更。短篷摇梦过江城,可惜层楼无铁笛,负我诗成。
杯酒劝长庚,高咏谁听,当头河汉任纵横,一雁不飞钟未动,只有滩声。”
“万象挂空明”,星斗万象倒映在新安江的水中,一片空明。“万象挂空明,秋欲三更。”这个秋天已经到了半夜了。“短篷摇梦过江城”,一个乌篷船摇着带有睡意的诗人经过建德城下。“可惜层楼无铁笛”,可惜楼上没有吹铁笛的道人。“负我诗成”,我作了一首诗,没有人伴奏。这是上篇。
下篇。“杯酒劝长庚”,呼唤李白,天上的李白,“高咏谁听”我哼诗你听见了没有?“当头河汉任纵横,一雁不飞钟未动,只有滩声。”天上银河纵横,周围没有一只飞雁,时间也仿佛静止了,只听见河水撞击河岸的声音。
我很向往夏老的那种境界,所以首先我在这个讲话前做了认真的准备,然后我还是希望大家能静下心来听听。今天,你们就是天上的李白,我则借夏老的诗,“高咏谁听”?真心希望,大家在高考来临之际,也能体会到夏老的那等境界:“当头河汉任纵横,一雁不飞钟未动,只有滩声。”
离高考就只剩下个位数的那么几天了,都不需要再数脚趾头了,只数手指头就够用了。真的很怀念三年来与同学们一起走过的路,眼看着原来牵着手走的路,就只剩下你一个人走到地老天荒,山蒙水净。
但是,出发之前,永远是梦想;上路了,才是挑战。
是挑战,就得郑重其事,做好准备。成功,向来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听说有的学生已经整理出了考试选择题的答题技巧:三长一短选最短,三短一长选最长,长短不一选B,参差不齐选D。说实话,我比照了一下深一模、深二模的试题,还真挺神的。虽然这里面主要是在调侃,但我却更愿意从中体会其凝结的一种精神——即使是游戏,也要渗透着一种追寻的精神。
何况,现在是高考呢!
这段时间,严格意义上说,所有的考生都会有些“心理变态”,这当然是问题,但也是机会——如果众人皆睡而我独醒,这岂不就是实现超越的最佳良机吗!按照专家的说法,如果这最后关头重视得好,还可以有20分的空间提高。
首先聊一聊关于考试心理状态的理论知识。
在此切记,此时与老师的交流,主要的目的是自我的宣泄,并非希望得到老师的指点,更不能是老师“指指点点”。
你笑,全世界都跟着你笑;你哭,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哭——承受是一个人的事。考前焦虑谁都有,不要把痛苦传染给别人,别因忧郁就说天阴,别把自己当成世界中心。
最后,谈一谈高考这两三天需要特别注意的具体事项。
一、高考前需注意的事项
1、考前要适度锻炼
每天最好保证一个小时,也别剧烈,跑跑步最好。这一来是因为越是临近高考,同学们的精神负担就越重,学习效率越低下;二来是因为此时同学们的身体抵抗力也会严重下降,过去感冒可能喝杯开水就好了,现在一感冒,可能就会爆发为更严重的疾病。所以这一阶段身体是病不起的,是伤不起的。
当然还可适当有些娱乐活动,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看看自己喜欢看的轻松的电视节目,帮助自己情绪放松。但最好不要上网,不要看有强烈刺激的武打、枪战等情节的影视作品,更不能打游戏,否则容易在大脑皮层中产生兴奋,干扰休息。
2、要适度交流
适度的交流是提高学习效率、舒缓心态压力的有效方式。
这个时候有什么烦恼跟同学聊一聊,可能会缓解心理的压力。跟老师沟通一下,可能会大大的舒缓学习的焦虑,不一定要聊一些多么深刻的事情,多说一些喜闻乐事,或是一些正能量的话。但是要适度,别一聊聊一个小时,还欲罢不能。
我修改了一下赵传的一首歌词,觉得挺能说明我要表达的意思的:
当所有的人离开你的时候 / 我劝你要耐心等候 / 并且陪你渡过生命中最长的寒冬 / 如此地宽容 / 当所有的人靠紧你的时候 / 我要你安静从容 / 似乎知道你有一颗永不安静的心 / (你)容易蠢动……
3、做好两个考试预案
其实,你难别人也难,大家都是一样的。不论考试期间出现了什么逆境,一定都要往好里想,这就是所谓“仁者见仁”。千万不要因为第一科考试的试题太难就哭脸,说不定等到第二科考试试卷发下来,你就会发现:“哭早了”。03年南中的尖子生叶敏,语文考完坐在楼梯上就哭,一问,题太难,自我感觉不佳,哭着闹着说不想考了。班主任一通连哄带骗,情绪安定了。第二科考数学,考完后更是嚎啕大哭,更难,说连120分都很难达到,说什么也不考了……最后高考成绩下来,她还是年级的第一名,考上了复旦大学。你说是不是哭早了,要是不哭,说不定就上北大了。
我再给大家举个高考专家王金战自己家的真事。2003年他在人大附中所带55名学生的一个班,37人进了清华、北大,10人进了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名校。他被评选为“中国教育界领军人物”、“全国十大名牌教师”。
如果孩子有一两科没考好,王老师的观点是千万不能说“没考好吧”,“没事啊没事”。他女儿2006年高考,考完文综出来一脸的苦楚,都崩溃了,王老师一看,知道是没考好。然后女儿跟他讲:“老爸,下午的英语我不想考了”,王老师说:“为什么?”女儿说:“这次文综我考得特别差,特别惨,你都不知道惨到什么程度,下午不想考了,我想放弃今年的高考。”王老师就跟女儿讲:“高考四科,正常情况下有两科发挥的好一点,有两科发挥的差一点,加起来才是你的实际水平,你昨天的两科都考得很好,正常情况你今天这两科都应该考差,你只考差了一科,最后还有一科,如果下午这科你发挥好了,3:1,你今年肯定超水平发挥了。我问你,平常的考试有没有四科超常发挥过?”女儿说:“没有”。“平常都做不到的事,为什么要在高考的考场上要做到,这是不可能的,谁都做不到!有本事把下午那一场考好它。”他女儿突然悟过来了,“对啊,3:1!好!下午我跟它拼了!”结果,下午英语发挥的特别好,总分一出来,是历史上在班里排名最好的一次,最后考上了北大。所以,同学们参加高考,一定不要寄希望于超常发挥,只要正常发挥就好。
著名学者毛喻原年轻时就有名言:“做一个普通人,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最近,年近60的他又修改了这句话,再退一步——在中国,不要成为亲友的包袱,就很了不起了。真是至理名言啊!
二是碰到顺境的预案。
悲剧、喜剧本来就是相互转化的,如果能从悲剧中走出来,那就是喜剧;如果你沉溺于喜剧之中,那就是悲剧;如果你事先不做预案,只是消极地等待,一旦发生状况,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是“答春绿”了。
4、考试期间作息
从作息时间上说,要有充裕的时间吃早餐,一般选用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最好在考前一个半小时之前用餐完毕,但不要吃得过饱,否则,太饱血液就在帮助消化,大脑就会相对缺血,影响考生在考场上智力的发挥。
到考场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一般在考前30分钟左右为佳。太早了,与各种干扰因素接触过多,容易破坏良好的心理感觉;太晚了,开考后才进考场,往往出现慌张的感觉。
上午考完后,休息一会儿后,再吃午饭。午饭后不要马上睡觉,稍微活动,散散步,听听音乐。午睡时间安排30分钟到40分钟即可。在家的最好让家长提醒考生,这样可以使同学们睡得安心。
从复习方面说,考试期间应避免与同学、老师交谈,因为在交谈讨论中,往往会发现自己某些尚未弄懂的地方,其结果是立即紧张起来;考前不要再心急火燎乱翻书,先不说是不是真有许多地方没有复习到,就是这种慌张状态足已难出好成绩;考完就完,考一科少一科,不对题,这样有利于以稳定的情绪再战。
6月4号,要把高考所用的铅笔、钢笔、橡皮、小刀、圆规、尺子以及准考证等,都应归纳在一起,放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或文件袋中。确定高考当天要穿的衣服,并单独放置,别到了7日早晨,因为挑选衣服而耽误时间。
一定要算准路上所需时间,并要留出富余。考试当天在去考场的路上,行走速度一定要慢,快了会造成慌乱的感觉,直接影响进入考场后的心理状态。
6月5号、6号,主要任务是调整好心态,做好考前心理准备与物质准备的大检查,以良好的心态、充沛的体力与精力,充满信心迎接明天的考试。
起床要与平时起床时间一样,比平时起床早或晚都不利于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有可能打破经过调整已形成的稳定的生理节奏和心理节奏;中午1时至2时睡午觉,如果睡不着,闭目养神。考前睡不着觉不要紧,据心理、生理学家研究,人的潜力是巨大的,高考期间人高度兴奋,就算几天睡不好觉,也不会影响考试成绩。
到了6日晚上,与平时一样的时间睡觉,切记不要过早睡觉,睡不着,反而影响情绪。如果这时按时睡觉也睡不着,顺其自然,只要有良好的心态,即使少睡几个小时,也不会对明天的考试有多大影响。
考试期间的早、中、晚三餐的时间要与平时时间一样,吃的东西也要和平时一样为好。没有必要在这一天加强营养,只要食欲好就行。但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净的食物,不吃或少吃冷饮。
二、高考期间的注意事项
1、要看菜吃饭
首先是题目的取舍,先易后难——要先吃肉,后啃骨头。读完题后,会的马上做,不会的暂且放下,完全没感觉的干脆放弃。一个公司,有时候可能被太多的机会撑死,而不是被太少的机会饿死。怕就怕饥肠辘辘的人,上去什么都吃,那是要撑死的人的;考生翻开试卷就按照顺序,题题都做,照单全收,那往往也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高考专家王金战说:最难的题目一定要放到最后,高考20%的难题有30分,一般出现在选择题的最后一个题,填空题的最后一个题和最后一个大题。那么,我们可以设想,最后一个选择题一定是很变态的,我越过去这个题目,立即进入一个平缓的填空题,第一个填空题肯定是迎刃而解的,最后一个填空题肯定很难,迈过这个台阶马上进入一个三角函数的平缓地段,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精力充沛的时候,应该用在比较容易得分的题目上。如果你精力很好的时候,冷不丁遇到一个障碍,遇到一个难题,把你折磨的死去活来,情绪就不好了,再做后边简单题目也就有点发蒙了,所以在情绪最好的时候,在容易得分的地方去投入精力,相对难的题目,适度回避一下,叫我说最后一个选择题压根就不应该做,最后一个选择题:放;最后一个填写题:放;然后进入三角函数这个题目,概率统计、立体几何,把这些该做会的做会了,把最后大题放了它,你这不就130分得到了。130分得到了就保底了,就考上一本了吧。然后回过头来,解决一个就是北大、清华,得了就赚了,得不了是正常的。结果有些同学必须从一而终,遇到山我得搬了它,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把它搬走,两个小时你能搬走一座山吗?
2、要顽强得分
这也是高考专家王金战的观点。
同学们一定要明确,我参加高考不是为了做题来的,而是为了来得分来的,为了得分,我可以不择手段。抱着这样一个观念,我易人易,我如果感觉容易,别人也感觉容易,拼得就是一个细心。我难人难,我要觉得难,别人也觉得难,拼得就是一个顽强。大家都难的情况下,大家都不会做,看的是得分。所以,不会也能得三分,这是一个科学。
这道题14分,不会做也能得7、8分。先说这个数是否存在,它肯定存在,如果不存在的数,怎么把握标准。就写两个字:存在,3分就得到了,这是高考定的标准。要想得7分也很容易,怎么得?同学们想一想,一个无穷数列,如果它的所有项都小于等于一个常数M,你说这个数列是递增还是递减?肯定是递减。注意:所有的项小于等于那个常数M,是不是就等价于最大的项小于等于那个常数M。递减的数列最大的项是第几项?第一项。OK,7分得到了。这样的题很多。
如果实在太难,那也要说几句,哪怕是废话,只要不是骂人的话就行。一般高考怎么阅卷?高考拼到最后那个题,幸存者就不多了,就没有几个说话的了,连个字也没有,高考最后那个题很好批了。如果遇上一个说话的,而且还说了这么多,阅卷老师倒吸凉气,今天遇到高手了,这家伙怎么说这么多话,更重要的你说的话他竟然看不懂,他不敢轻易给你判,总会给你几分的。
一个题大家都不会,那就看谁多得分了,你别想把它做出来。一个题只有做出来才能得分吗?不是这样的。那年高考题最后一个大题,看完以后就像一篇小说一样,看完后头都大了,脑子都转不动了,求一个结论,你把这个“已知”改成“因为”,把条件列一遍,3分得到了。因为高考有个规定,每个题目的难度系数不能低于0.2,得分率不能低于20%,如果全国考生都得0分,这个题是不是一个混帐的题目,它再好也是一个废题。没有区别度,高考严禁出这样的题目,出现这样的题目,要追究命题人的责任。所以,不会也能得3分是一门科学,不是投机取巧。平时考试可以不练这些题目,但到了大型考试一定要注意,不会我也要得它3分,单纯为了得3分,你突然发现你的心态平和了,一不小心,把这个题也解决了。
3、审题不清是失分原因之首。
审题时,不能总想着以前同样的题是怎么答的?老师是怎么讲的?书上是怎么写的?否则你就会经常性地张冠李戴,因为情况每每是“人是物非”。千万不要因为别人的声音干扰而吞没了自己内心的声音,要有勇气去倾听自己的内心及直觉。当然具体答题时,还是应该想想老师、课本是怎么讲的,要用规范的学科术语答题。
4、最后再提醒
①选择题可注意应用排除法和直入法,但既要肯定正确选项,又要排除错误选项。
一道题很简单,9+6等于15,但就是怕出错,反复检查,明明知道就是15,但就是怕出错。这在心理学生叫做“强迫症”,中国的学生尤其普遍,要注意。
⑨一定要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答题,一旦出错,后果不堪设想——就算你及时发现了,那就只有换答题卡,可是,时间来得及吗?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