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主学习的三个维度

(2011-09-16 20:26:34)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

      英语教学,无论是陈旧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良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本质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英语教学中的“高耗低效”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谓“自主学习”,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激发、启发、引导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使之具有较强的主动学习意识。自主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力争自己解决问题,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自主学习的途径,就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立足于课堂,延伸至课外,以一定的教学目标为指导,引导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个体学习目标的制定,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内容,并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表自己的看法,探究最佳答案,悟出学习方法,提高素养。

  一、唤醒自主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要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在学习和交往中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并有意识地调整自我,深化感知力、想象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和价值,激发出学习潜能。意识,来自于兴趣的激发;动力,来自于成功的体验。鲁迅先生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是一种劳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直接动力,是开发智力、点燃思维火花的催化剂。因此,教师要善于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和环境,激发学生寻根问底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自主探索的求知欲望。(举例)  

  二、培养自主精神,养成良好习惯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精神、意志、毅力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学习活动走向成熟的标志。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知识习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益终生。学生的习惯养成是多方面的,就学习方面而言,也称作智慧性习惯,层次较复杂,需要长时期的训练才能形成,因为这类习惯主要涉及的是思维方式、情感反应和心理倾向等方面的内容。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要注意对学生以下几方面习惯的培养。

  一是培养学生有计划学习的习惯。要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生成和发展,教师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是一个重要策略。每学期初,我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时间、内容等应该具体明确,注明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如阅读计划中,学生每天读一篇英语短文,平时进行适宜的网络阅读。学生计划制订后不要轻易改变,要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防止敷衍了事。学生的学习活动有计划、有规律,就会逐步养成习惯,并不断受到目标激励,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是培养学生敢于主动参与的习惯。学生要能主动参与到自主学习活动中,教师首先必须信任学生,把学生视为平等的共同探讨问题的伙伴,理解和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个性差异,帮助他们消除自主学习的心理障碍。应做到以下“三要”:1.允许学生发表各种不同见解,课堂气氛要活跃;2.避免简单的指责和训斥,课堂氛围要和谐;3.鼓励学生互相尊重,合作探究,课堂研究气氛要浓厚。这样,学生在教师面前才会无拘无束,袒露心声,爱学善学,养成主动参与的好习惯,逐步形成自尊、自信的品质,使英语教学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想境界。

  三是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习惯。学习英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文素养,英文素养必须在具体的英文实践中才能提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思辨来排除学习障碍,通过练笔来巩固已学知识,通过评介来提高鉴别能力;积极开展英文实践活动,通过写字比赛、猜谜、演讲、编手抄报、自编自演课本剧等富有创新思维的训练活动,把阅读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自觉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

  四是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优化学生的思维素质。根据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反思能否通过自主阅读在语言环境中体会课文的思想情感,在字里行间感受把握作者的心灵世界,在听说读写中提高自己的英文素养。学生及时了解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与能力的提高水平,可以达到自主、自省、自悟的目的,激发进一步学好的欲望。

  三、掌握自主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是课堂的生命线,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三者是和谐统一的辩证关系。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习效率。笛卡儿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对经验和能力都不足的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少走弯路,让他们不仅“好学”而且“学好”,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第一,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自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同一文本不同主题的选择,对各种学习方法的选择,对课外各种学习资源的选择,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方法,深入领会课文内在主旨,我就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选择权。有的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在读中领悟课文;有的学生运用工具书,字斟句酌,揣摩文旨。学生的学习变得主动活泼,改变了学生习惯于等待教师提问的被动应付局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英文教材文质兼美,这些课文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的教学目标就是要为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教学中,首先启发学生思考。  

   第三,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个体的自主学习,但有时也需要组织合作学习。自主是合作的前提,合作是为了更好的自主。合作学习主要是通过集思广益,达到学会知识、学会方法,从而又能够更好的自主。教师可以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整合成一二个中心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悟,在合作学习中升华。采用个人独立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形式,可以让学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在讨论中求得认识的统一,在交流中获得智能的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