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是怎样分小组管理班级的

(2008-07-05 16:46:28)
标签:

管理

班级

分小组

杂谈

 
     18年的教学历程中,做班主任所教的班级学生最少是60人。这样大学额的班级,老师管理起来是很费时费力的。在八、九年代,学生特别听话,老师的话就是圣旨。那时只要老师是为学生好,打两下子家长是不会说什么的,所以即使学生人数多,老师管理起来也是较轻松的。但到了如今,学生个性极强,法律意识的普及让家长和学生都知道用法律来保护自己,老师的法律意识也增强了,不会为了什么不值得的事情去体罚学生。这样一些有智慧的老师为了让自己的工作更顺畅,让家长、学生更理解、满意,他们摸索出了很多好的管理方法。如果你在百度上打出管理方法,会出现几百种的方法。这些好方法都是我们老师智慧的结晶,但这些方法只能让我们借鉴,真正实行起来还需要我们自己去做,去实践,去总结,这样才更适合于自己的管理工作。我摸索出一套分小组管理的方法,下面就把这样管理班级的优势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一、划分小组的方法

    把班级总人数平均分成几份,使每份人数既不多,也不少。因为多了不易于管理,人数少了相应的组就要多,这样也比较乱。每个小组最佳人数在6到10人之间。高年级每个人数可以多一些,低年级孩子小组人数最好少一点,因为孩子年龄小,让一个组长负责很多人,他们毕竟能力有限。如果班级人数少,你小组人数相应少一些,像我们班共有60名学生,小组人数就要多一些了。我就把他们分成了六个小组。每个小组10人。由于男生多于女生,在分小组的时候,每个组里男生要多余女生,同时使每个组男女比例均衡,这样对六个小组来说公平一些。这些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评选优秀小组长

    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由学生自己参与竞选,由他们自己选出的组长,在小组中威信是很高的,组长和组员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相互配合是很比要的。

首先老师要向学生公布担任小组长的要求。给学生充分准备的时间,既做好心里准备,又做好应战准备。这个“要求”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来定,但其中一定要有“能力强,肯于奉献,学生最起码要处于中上等,另外要做事一定要有持续性”。能力强才能既管好自己又管好其他组员;肯于奉献才能把小组中需要帮助的同学成绩提高上来;自己把学习搞好了,才有时间和精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如果作为组长,开始热情很高,后来就破罐子破摔,做事无始无终,那么小组就没有竞争力了。

    下面是我们班级竞选小组长后我写下的一段文字:

    在这个星期里印象最深的就是小组长竞选了。参与竞选的学生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写好了发言稿,准备了PPT文件,还有的学生已经把演讲稿背诵了下来。没有参与竞选的同学认真倾听,把自己认同的同学的名字认真的写在了选票上。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我也虔诚的写了我的那张选票。

你看赵常月胸有成竹地站在讲台上,手里什么都没拿,她把自己曾经当过小组长的经历讲了出来,讲了自己的设想。也许她的脱稿让同学们佩服,也许她的演讲让同学们赞同,她得了最高的票数。关博文、孙家宁把自己制作的PPT拷贝在班级的电脑上,可笑的是孙家宁竟然忘记了播放,但同学们并没有因为他的这一失误而放弃选他。马浩轩神情专注的拿着写好演讲稿,中规中矩大声念出自己的心声,他也获得了同学们的掌声,还有刘恒宇实在的述说:“我想***都能竞聘小组长,我为什么就不能呢?”笑声响起来。兰朔可的胆子很小,在原来五年二班的时候,她就因为胆小而与组长失之交臂,这次她终于鼓起勇气走上了演讲台,她也获得了成功。六名组长在十二名参与者下诞生了,那是我们61人的选票的结果。我在这里衷心的祝他们工作愉快,合作愉快。

    当学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之后,他们就会珍惜自己所在的小组,配合小组长的工作,作为老师工作起来也就游刃有余了。

三、在教学、学习生活中的评比

    万事具备,接下来就是班主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了。如何让小组发挥最大的实效,老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教班级有良好的班风班貌呢?

以作业评比为例。老师每天都会布置作业,我们知道老师最头痛的就是那些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有时候你想尽了办法也不能让一些特殊的学生把作业完成。那么这时候,你就可以让学生教育学生了。如果全组的学生都完成了规定的作业,那这个小组加10分,如果某个小组有一个学生没有完成作业,那么他们小组就要扣掉1分。看起来1分很少,但他们组与完成作业的组相比,就差了11分了。以一个月为一阶段,加上其他方方面面的评比,如纪律、劳动、特殊贡献、读书等,小组间的差距就有了。这时候组长会想办法调动组员的积极性,有的给不写作业的学生打电话,提醒他写作业,提醒他别忘记带老师让带的东西或要交的钱。有的甚至施舍点小恩小惠,还有的以加“星”进行鼓励。一个月到了,老师要对在这一个月里胜出的小组进行奖励。

首先是在后面“好习惯、好生活”评比栏中安六组的名次进行贴“星”。第一名每个人贴6颗星,第二名5颗,以此类推。期末的时候,按星的数量进行排名,评选十六个单项奖。

其次就是带胜出的小组出去活动。我曾经带学生去五十中学打篮球;到石油化工大学和二中分校参观;到体育场放风筝……学生对这个活动是最感兴趣的。每一次出去活动,他们都特别自豪,因为这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如果你觉得在休息的时间带学生去活动,很麻烦,另外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那么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想办法鼓励他们。有了这些奖励,学生们就更注重这个小组的评比,如果有谁影响到了小组的利益,小组同学都不原谅他,学生教育学生的确比老师的批评教育更有效。当然什么方法都不是万能的,老师要及时调整、改变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状况,让正在进行的管理方法得以完善。

四、个人评比和小组评比相辅相成

    如果单纯的就是小组评比,那么也有一些学生会产生“反正是给小组扣分”的想法。所以老师一定要利用好教室后面的评比台。那上面是每个学生自己的努力果实。小组中胜出者会在那里有体现,个人努力后,如值日的时候特别积极的学生,劳动委员就会在他的名字时候贴上一个闪亮的星星。如他关心班级了,他的名字下就会增加一颗星。当然,如果他犯了错误,既要给小组扣分,又要使自己丢掉一颗星了。这样小组个人评比相辅相成,就使班级的管理比较到位了。通过小组评比,班主任工作轻松了不少,学生也得到了锻炼。在评比过程中公平公正,学生心服口服,他们对老师的做法不存在异议,老师在学生心中就有一定的威信。所以我认为这种方法很好,很适合我这样不厉害的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