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看K线图到底要不要复权
(2014-12-04 10:17:16)
标签:
股票 |
分类: 转摘文章 |
所 谓复权就是对股价和成交量进行权息修复,按照股票的实际涨跌绘制股价走势图,并把成交量调整为相同的股本口径。股票除权、除息之后,股价随之产生了变化,但实际成本并没有变化。如:原来20元的股票,十送十之后为10元,但实际还是相当于20元。从K线图上看这个价位看似很低,但很可能就是一个历史高位。
实例
形式
向前复权和向后复权
向前复权,就是保持现有价位不变,将以前的价格缩减,将除权前的K线向下平移,使图形吻合,保持股价走势的连续性。
向后复权,就是保持先前的价格不变,而将以后的价格增加。上面的例子采用的就是向后复权。
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向前复权的当前周期报价和K线显示价格完全一致,而向后复权的报价大多低于K线显示价格。
例如,某只股票当前价格10元,在这之前曾经每10股送10股,前者除权后的价格仍是10元,后者则为20元。
自动复权和精确复权
所谓自动除权,指股票软件自动确定当日是否有除权发生,根据今日收到的昨收盘和上一交易日的收盘价对比,若二者不等,则能肯定今天有除权,进而推算送配方案,进行复权处理。这种方法有很多问题,不能做到准确复权。
精确复权是根据上市公司的权益分派、公积金转增股本、配股等情况和交易所的除权报价方案精确计算复权价格。精确复权的计算公式:
前复权:复权后价格=[(复权前价格-现金红利)+配(新)股价格×流通股份变动比例]÷(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
后复权:复权后价格=复权前价格×(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配(新)股价格×流通股份变动比例+现金红利
用途
不进行权息修正(复权),就很可能影响您的正确判断。目前一些证券分析软件具有计算股票的复权价格功能。通过复权功能可以消除由于除权除息造成的价格、指标的走势畸变。
对于看K线图到底要不要复权这个问题,自已原来看到一个说法,是一定要复权。结果用拿来主义把这思想种在脑子里了。
今天复习了一下缠论,用不复权的方式看了下一些个股的月线图,发现不复权的图形能看出每波价格的低点,历史价格具有极强的参考意义。
现在才算是明白了缠师的那句话:“对超长线,更没必要复权。短线有点必要,毕竟突然的缺口,使得一些指标有变化。但也只限于除权后的一定时间内。如果熟练,根本没必要复权。”
看复权可以知道该股票的另一个真实价位,不复权可以看到该股票现实的真实价位,两种价位各有所长,灵活运用,就能相得益彰。
要看复权后的,不复权,图上就会留下跳空缺口,图形就不连续了。
复权就是对股价和成交量进行权息修复,按照股票的实际涨跌绘制股价走势图,并把成交量调整为相同的股本口径。股票除权、除息之后,股价随之产生了变化,但实际成本并没有变化。如:原来20元的股票,十送十之后为10元,但实际还是相当于20元。从K线图上看这个价位看似很低,但很可能就是一个历史高位。
复权的形式
:
1.向前复权,就是保持现有价位不变,将以前的价格缩减,将除权前的K线向下平移,使图形吻合,保持股价走势的连续性。
2.向后复权,就是保持先前的价格不变,而将以后的价格增加。
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向前复权的当前周期报价和K线显示价格完全一致,而向后复权的报价大多高于K线显示价格。
例如,某只股票当前价格10元,在这之前曾经每10股送10股,前者复权后的价格仍是10元,后者则为20元。
复权的用途
不进行权息修正(复权),就很可能影响您的正确判断。目前一些证券分析软件具有计算股票的复权价格功能。通过复权功能可以消除由于除权除息造成的价格、指标的走势畸变。
复权和不复权不是很重要的。除权只有一个要注意的那就是成交量。成交量进行比较时要考虑缩小。最关键的还是除权这个形态的背后规划图。一般除权有除权前暴涨。除权后出货。还有一种是除权前蓄势,除权后填权,还有一种是除权前暴涨,除权后继续暴涨,这些的区别其实就是时间周期。一般15到20天,除权后还没动静,那就是出货了,因为庄家有时间成本的。但是乐通不一样的地方是除权后居然再次收集筹码。这个只属于小盘股的操作,换手容易,股性灵活。所以综合考虑,乐通可以完全放弃前面的走势,只关注除权后,但是均线系统不要参照。其实均线是最靠不住的。不要看。分析股票要考虑很多方面,所以很多规律是不能照搬的。这才大盘大家都看空,我还是坚定看作诱空陷阱。即便明天是大阴线,只是过程而已。诱空和出货是有本质区别的,只要细心就能看出来的。
不复权会留下巨大的除权缺口,造成指标的不准确.后复权以除权前的价格为基准,复权前价格不变,而改变现在的价格.
所以,只有前复权价格产生延续性.技术分析一般使用前复权.
除权除息会造成股票价格、指标的走势畸变。但可以保持股票的历史真实价格。 复权功能则可以消除由于除权除息造成的价格、指标的走势畸变。 判断当前股价是否处于相对历史高位还是低位。所以一般推荐采用复权。 前复权即就是保持现有价位不变,将以前的价格缩减,将除权前的K线向下平移,使图形吻合,保持股价走势的连续性。 后复权就是在K线图上以除权前的价格为基准来测算除权后股票的市场成本价。 就是把除权后的价格按以前的价格换算过来。复权后以前的价格不变,现在的价格增加,所以为了利于分析一般推荐前复权。
看K线图是看除权还是看复权(转载)
后知后觉:向前复权,就是保持现有价位不变,将以前的价格缩减,将除权前的K线向下平移,使图形吻合,保持股价走势的连续性。
向后复权,就是保持先前的价格不变,而将以后的价格增加。
两者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向前复权的当前周期报价和K线显示价格完全一致,而向后复权的报价大多低于K线显示价格。例如,某只股票当前价格10元,在这之前曾经每10股送10股,前者除权后的价格仍是
10元,后者则为20元。 前复权:复权后价格=[(复权前价格-现金红利)+配(新)股价格×流通股份变动比例]÷(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
后复权:复权后价格=复权前价格×(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配(新)股价格×流通股份变动比例+现金红利至于哪个参考价值好是因人而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