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小郁竹艺

标签:
文化传播竹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文化 |
分类: 文化传播 |
益阳境内土质肥沃,雨量充沛,气候适宜,山青水秀,非常适合人居。美好的自然环境造就生机勃勃的万物,竹类资源在此地就极为丰富,各种竹子蓄积量达15亿株,全国排列第二,1995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南竹之乡”。勤劳朴实又充满智慧的益阳人民很早就懂得利用竹子来制作各种器具,用竹子来美化生活,明初即成行业。
由于竹子的自身特性,并且要保持竹子的原生态形状,她的核心工艺是机械不可取代的,只能用手工,凭经验去制作。匠人们世世代代口传身授,同时也靠学艺者的天赋和感悟,使竹子本身的美和成品的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展示出无法替代的人类智慧之美。
益阳小郁竹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代能工巧匠的努力下更是脱颖而出,清道光十二年开始出口英、法等国。近百年在国际、国内的各种展览会上获金、银奖八十余次。从1963年到1999年益阳小郁技师作为文化交流使者,先后有68人次去亚、非、拉、欧等十六国家传授小郁竹艺。益阳地方政府也在1993年至1999年利用其享誉海内外的竹文化,成功地举办了四届国际竹文化节。从南县涂家台出土的新石器大溪文化遗址中的文物可证明小郁竹艺的历史至少有6000余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竹器,据专家考评便是出自益阳,也有2000余年的历史。
2005年,联合国亚太技术转让中心和中国科技部联合举办的“国际竹类加工研讨会”在益阳市成功召开,2008年市政府市文化局斥资数百万元在益阳市博物馆新馆建立“竹艺之美展示馆”,让小郁竹艺有了永久性的基本陈列展示之所。2006年小郁竹艺项目列入湖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小郁竹艺项目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危禄绵老师生于六十年代,是益阳小郁竹艺第六代传承人,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站的高,才能望的远,二十多年来危老师克服种种困难,只为坚守这项精美的传统技艺。这是融入了艺术工作者血液中的责任感,也是一位有抱负的传统技艺传承人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小郁竹艺是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它面对的方向是世界。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期待小郁竹艺在市场经济洪流冲击中,在良好政策的保驾护航下走的更远更广阔。2014是马到成功年,祝愿小郁竹艺良驹遇伯乐,祝愿危禄绵老师带领小郁竹艺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小郁竹艺主营竹景设计,竹艺灯具,竹艺家具,竹工艺品,竹艺包装。
1:竹艺微景
http://s4/bmiddle/0002MJEegy6FPKSA1An93&690
http://s12/bmiddle/0002MJEegy6FPMdCMmT2b&690
2:竹艺书斋
3:宁波星光大酒店竹艺茶馆
http://s6/bmiddle/0002MJEegy6FPK6WVKZ55&690
4:益阳花鼓剧院
http://s9/bmiddle/0002MJEegy6FPLVhe8oa8&690
5:各种精美灯具
http://s1/bmiddle/0002MJEegy6FPM11zW0e0&690
http://s9/bmiddle/0002MJEegy6FPM7LIrC98&690
http://s8/bmiddle/0002MJEegy6FPM93Dx55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