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听到和湘妞同龄,甚至比她小许多的妈妈们谈论孩子画画,夸他们画得如何像成人画一样形象标准时,我就心里在暗暗为这孩子捏一把汗。这个年龄这样"优秀逼真"的画,都是成人在没有按照幼儿生长规律,拔苗助长的行为,他们喜欢教孩子应该这样画,不应该那样画,把形象画给孩子看,然后叫他们的孩子”临摹“,而不是”创作“。《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里说,成人教孩子画形象,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感觉强加给孩子,导致孩子无法按照他自己的感觉和意愿来发挥,其结果是孩子对绘画的感觉无法得到施展。教幼儿画形象,就是给孩子戴上有色眼镜,孩子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
我也有犯错的时候。记得湘妞还一岁多点,初会拿笔乱涂乱画甚至仅仅会在纸上戳点留痕的时候开始,我们家所有人,包括我,湘爸,湘外公,就喜欢画简笔画给湘妞看,意思是,花,应该是这样的;草,应该是这样的;车子应该是这样的。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湘妞对自己的作品越来越没自信,越来越不敢动笔,每次我们想她画画,她就说,我不会画,妈妈画!这真令人心寒,于是我只得反思,这方法肯定不对!我开始告诉她,妈妈也不会,要不你画个给妈妈看?
不指导并不是说什么都不过问,我们应该给她们提供多看多了解世界的机会,包括公园里的一花一木,包括旅游见闻,这也是《幸福孩子从画画开始》的作者所认同的;我们还应该在她们创作完作品时认真听她们讲这幅画里的故事。孩子的画,并不是需要看他画得像不像,而是要“听”他的画所表达的东西,理解他在画中所诉说的内容。对孩子来说,通过让别人“听”,他的画才有了意义。让别人“听”、理解,就是他用画画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乐趣。
我们在外旅游得多,湘妞见识得也广了,我发现,湘妞的作品也越来越有”故事“了,不光指画画,还有像搭积木一类的创作。插播一下,前些天湘妞在搭积木,其实就是大方块和小方块间隔并列这么简单的排放,湘妞抬头来问我,妈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我摇头,作沉思状,我现在学乖了,可不能不假思索就说NO,不然她会以为你不思考,下次她也学我,你一问她事,她也不假思索地说不知道。见我还没想出来,她振奋地说,这个是酒店的洗手盆啊!她这么一说,我还觉得真有点像了,酒店公用卫生间里的,都是三五个洗手池并列着,台上盆的设计就是这样一高一低形状的。于是她又指着旁边的零星几块告诉我,这边是烘手的,这边是拿擦巾纸的!(可惜当时我忙着烧菜,没拍照留下来)
《酒店卫生间》的积木创作因为当时我在忙着烧菜,没能拍照留下来。不过昨天湘妞又画了幅挺有故事的画,我给它取名叫:《一只小狗的幸福生活》。三岁半的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画圆和线条,用不同的圆和线条来表达。
http://s16/middle/025d3ec3gc50e9f1bbd7f&690
绿色箭头代表的是小狗,玫红箭头是狗妈妈,小狗去找妈妈,有些线条就是路,
红色箭头是太阳,小狗去找妈妈的时候太热了,于是给小狗头上又画了顶帽子。
淡蓝色箭头是青草,小狗饿了想要吃青草,紫色箭头是小狗要吃的鸡蛋。
深蓝箭头是游泳圈,小狗和狗妈妈一人一个。小狗一家吃饱饭了要去游泳了,灰色箭头是小狗的游泳池。
黑色箭头是小狗的家,里面很多并列的圆圈是电灯。天黑了就要开灯了。
黄色箭头是小狗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