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芭沟镇是一个民居集中的地方,也是嘉阳煤矿最早的工作点,始建于1938年,后与英国合资,成立嘉阳煤矿服份有限责任公司。来自各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采煤工人在这里奋斗半个世纪,留下了诸多的历史记忆。这里除了小餐饮、理发店、日杂店,几乎找不到商业痕迹,从现在留存下来的苏式办公楼,演出广场,英式住宿楼,可以想象其70-80年代时,国营企业的盛况,说它是一个世外桃源式的小社会,一点也不为过。
“说起芭蕉沟,心里凉悠悠,跟到工人走,又有烟儿抽,再过二三年,还有娃娃逗...”这首流传在芭蕉沟的民谣,诠释了芭沟儿女的生活与梦想。确实,芭蕉沟在几十年的煤矿建设中,形成了繁荣的工矿特色区,地势独特,冬暖夏凉,没有工业污染,是良好的避暑胜地。英国式村落、苏联建筑风格与川西南民居群落相得益彰,自然纯朴的人文景观,使芭蕉沟成为新兴的工业古镇和影视拍摄基地。

2
芭蕉沟被众多的客人誉为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他们最看重的,就是芭蕉沟的原生态和不加任何修饰的纯朴。
芭蕉沟是川西南民居建筑保护较好、风格较统一的地方,小角楼民居建筑群、苏式建筑特色突出。穿行其间会让您仿佛回到从前,再次让您体会汽笛拉响般的时空错乱感觉。所有的一切都仿佛停留在那个年代,芭蕉沟的环境氛围很容易让人想起30年代。
如今的芭蕉沟就是年轻人基本都在外打工,留下的都是中老年人。这些曾经的矿工靠着不高的退休工资在沟内过活,还会自己种菜,吃不完的会拿到集市上去卖。集市的时间一般是早上七点到九点,过时不候,是沟内人民互相交换物品的重要平台....

3

4
老镇最令人着迷的首先是其外在有形的部分,比如街道、宅院、堂馆、庙观、牌坊等建筑及其石刻、木雕或民俗活动等,深触其质地后,渐渐地则悟出,场镇上的人生活或度日的特定方式以及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中形成的性情、风尚十分诱人,并深含其历史文化魅力。
面对老场镇的残缺或变异,有人会叹惜没早来。但在旅游兴盛,耍古镇时髦之前,我们内心会受什么驱使而踏入乡间及古老的场镇?城市化、全球化已成趋势,人们竭力维护内心的安适,或寻觅一个与我们生活的城市大异其趣的所在,以此有效地让自己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密。如果乡村场镇是我们情感的恋栈,我们又怎能只是消费她?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苏式建筑群
位于芭沟古镇北侧入口处,建于苏联援建煤矿的20世纪50年代初期。主要有行政办公楼、党群办公楼及专家所住的民居群,共七栋,坐西北向东南,建筑面积4493平方米。青石台基,砖木结构,单檐悬山式屋顶,北方瓦屋面。行政办公楼位于芭沟古镇中心,建于20世纪50年代,坐东向西,建筑面积2756平方米。青石台基,面阔41.1米,进深22米,砖木结构,一楼一底,北方瓦屋面。大门门楣上保留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巨幅红色标语。内部结构合理,底层三面开门,层间圆顶窗,采光良好,通道顺畅,属典型的苏式建筑。专家楼每栋面阔30.5米,进深7米,每栋6个套间,每套建筑面积30平方米,布局十分紧凑。苏式建筑具有墙体厚重、布局紧凑、造形别致的特点。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自家做的香肠,味道很好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