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补原则补而不峻不燥不腻

(2008-09-23 10:32:20)
标签:

养生

保健

脾胃

红枣

麦冬

医盛

医盛集团

健康

分类: 秋季保健
中医认为,“秋”与自然界“元气”中的“燥气”有关。燥为秋天所主,为秋季不正之气,其性干燥,易伤津液,则宜合理调补为上,故有必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恰当秋补。

  由于人们在漫长的夏季里胃纳差,多食瓜果、粥汤之类的清淡食物,致使胃肠功能虚弱。入秋后若立即进补大量肥甘厚味之品,显然是不适宜的,这样不但达不到滋补身体的目的,而且反而会进一步损害胃肠消化功能。鉴于此,秋季滋补的原则应是既要营养滋补,又要利于消化吸收。一般人应选用平补之品,即“补而不竣,不燥不腻”之品,如莲心、红枣、山药、百合和扁豆等消食理气的食品,帮助调整胃肠功能,增强机体的消化吸收能力,为“冬藏”作准备。

  针对“秋燥”的特点,应多食甘凉清润、滋养润燥的食品,如梨、荸荠、莲藕、百合和菱角等,常食可减少秋燥之弊。在此基础上,可适量进食一些银耳、桂圆、红枣、蛋类、禽类和鲜鱼及海鲜等,以弥补漫长的“苦夏”因炎热而胃口不佳而带来的营养欠佳状况。民间有“秋季大补汤”,即芡实50克、红枣10个、花生50克及百合5个,加入适量红糖煎煮而成,原料易得,制作方便,它具有调补脾胃、益气养血等功效,对体质虚弱、脾胃不和者以及产妇、贫血者都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民间还有用麦冬防治“秋燥”的妙方,不但效佳,而且价廉易得。用麦冬50克,煎水代茶长期饮用,不但可解秋燥,且可润肤美容,此外对老年人和心脏病、糖尿病患者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肉类可选用鹌鹑、兔肉和瘦猪肉等,合理烹调可调整脾胃功能,增进食欲,祛病强身。

  注意:本文来至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来信告知。        医盛集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