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前路无知己藏咸丰重宝宝福局内计重五十.二两五钱母钱(原创)

标签:
收藏 |
http://s6/mw690/0002eHb9zy6P7ocXBid25&690
http://s5/mw690/0002eHb9zy6P7ocYNMg94&690
http://s8/mw690/0002eHb9zy6P7oeQzsP07&690
http://s11/mw690/0002eHb9zy6P7oeSnd8fa&690
http://s5/mw690/0002eHb9zy6P7ocYNMg94&690
http://s8/mw690/0002eHb9zy6P7oeQzsP07&690
http://s11/mw690/0002eHb9zy6P7oeSnd8fa&690
-
宝福局始创于清顺治六年,属福建官铸钱局。清咸丰三年开始铸造大钱,钱币重量和实际价值相等,钱体厚重,材质精良,故而能长久流通。所谓内计重钱,就是在钱币的背面钱肉中标计出纪值重量。 - 清咸丰三年(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后建都,改称天京。为筹措军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清政府下令全国各地发行钞票,开铸大钱,以解燃眉之急。福建省因地处东南沿海,战事临近,钱荒更紧。因而在户、工两部京局开铸大钱之时,已先行一步,即未征得清政府同意便开铸咸丰大钱。六月十八日,也就是在大钱开铸后,闽浙总督王懿德才向朝廷奏报:“惟事关创始,自应奏明请旨,再行筹办。但闽省军务紧急,经费不资,民用支绌之际,不得不……先行办理。……俯准闽省宝福局添设两炉,试铸大钱。”福建先斩后奏并未受到朝廷问罪,因与朝廷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筹款意图不谋而合,朝廷不但不怪罪福建擅自开铸大钱,还下诏书褒奖福建及时铸造大钱。上谕曰:“福建素称瘠区,(开铸大钱)办理已有成效,各省情形虽有不同,亦何难设法办理”,通告各地向福建学习,至此咸丰大钱铸行全国。由于福建铸行咸丰大钱早于户、工两部京局首铸大钱之时,在没有得到部颁样钱标准的情况下,设计了多套不同样式的大钱。
从当五到当一百同时试样、铸造,这不仅说明当时发行大钱的紧迫性,而且说明宝福局的铸钱方案比宝泉、宝源局更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
宝福局先后试铸了超过六款构思独特,形制精美的系列咸丰大钱,但实际铸造发行流通的只有三套,即“通宝”系列,“重宝”系列,“重宝边计重”系列。至于“通宝大字版”系列,“重宝内计重”系列,以及不成体系的试铸版,均为试铸品,存世稀罕。正如马定祥在其主编的《咸丰泉汇》中所言:“背满文宝福、上下纪值、钱肉纪重之重宝钱,今见有一十.计重五钱、二十.计重一两、五十.二两五钱、一百.计重五两共四种,均不多见,尤以五十、一百更珍稀。” 宝福局所铸咸丰大钱,正是以其开创精神、形制规整、铸造精美的独特风格,彰显出清代铸钱之最。再加之存世量极少,故成为众多钱币收藏研究者的共同追求。至于,铸造这些钱币所使用的雕母,更是凤毛麟角,每件都是珍罕的国宝。 - 莫愁前路无知己珍藏的咸丰重宝宝福局内计重五十.二两五钱母钱,正面为“咸丰重宝”,背面有满文“宝福”计重及“五十.二两五钱”。直径54.5毫米,厚6.5毫米。从实物上看该雕母钱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材质优良,此钱使用的是精制黄铜,宝福局用此铜材铸造母钱应为其一大特征。二是铸造精美,此钱字口深峻,轮廓分明,工艺精湛,钱体大而厚重。三是书法俊秀,宝福局咸丰大钱的钱文书法在咸丰大钱中也是最优秀的,不同版别系列钱币的书法也不同,“通宝”系列大钱书法为北宋的黄山谷体,遒劲、潇洒;“重宝”系列大钱书法为楷书,雄伟、大气、稳健,该大钱当属后者,钱文楷书秀丽、端庄、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