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教学设计
(2011-07-01 21:40:17)
标签:
杂谈 |
“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这部分教材是在孩子认识100以内的数,并学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教学,让孩子会用“多些”“多得多”“少些”“少得多”等词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这部分内容是以前教材所没有的。教材提供给孩子两个动物折星的场景,引导孩子交流得出“小猫比小猴做的多些”,通过启发孩子思考“还可以怎样说”,得到相对的另一种表述“小猴比小猫做的少些”,并初步学习应用“多些”“少些”描述两个数量间的大小关系;“试一试”通过小熊和小猫的对话“梨的个数比苹果少的多”,让孩子试着在理解“少的多”含义的基础上进行答案的估计,让孩子学着体会并学着应用“少得多”来判断。“想想做做”第1题、第二题、和第3题联系孩子熟悉的各种生活场景如校园、商店等,使孩子自主“多得多、少得多、贵得多”这些词的含义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应用,第4题是游戏性的练习,让孩子反复应用这些语言来叙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会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来形容描述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
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推理能力,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意识。
设计意图:设计猜数游戏,在孩子猜的过程中,教师相机使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提示孩子,让孩子对这些词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同时,激发孩子强烈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理解“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具体含义,能够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来描述两个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景中体会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
一、猜数游戏导入新课
师:最近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一个猜数游戏。听好规则:老师心里想了一个两位数,你们猜猜是多少,看谁猜得又快又准。小提示:猜的时候注意听老师的提示语。
指名猜,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师:我们小朋友猜的真准。想和小伙伴玩这个游戏吗?那我们在猜的时候要提醒他,会吗?别着急,学习了今天的知识,我们也会自己玩这个游戏了。
(一)学习“多一些、少一些”
(出示例图)
1、师:动物学校的小猫和小猴非常爱学习,得到了好多的智慧星呢!瞧,小猫得了多少个?小猴呢?
小猫得的和小猴得的比较,怎么样?(学生交流)
2、指名说一说。
(启发学生说出小猫得的比小猴的多一些或小猴得的比小猫的少一些)
(二)学习“多得多、少得多”
(出示“试一试”图)
1、师:小熊和小兔也想得智慧星,老师请他们到果园里帮忙数水果,谁数的好,就能得到智慧星。小熊数了什么?有几个?小兔数了什么?它告诉你有几个了吗?小兔子想来考考我们小朋友,小朋友们能根据小兔说的话选出梨子有多少个吗?
2、指名说一说,并说说为什么这么选?
3、苹果和梨比较,还可以怎么说?
(三)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但需要比较两个事物的多少,而且要反映出数量相差的程度时,就可以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来描述。
师:小动物们真爱学习得了好多智慧星,我们可不能输给他们。你们也想得智慧星吗?那可要开动脑筋,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
(一)“想想做做”第1题。
师:阳光体育我们小朋友最喜欢了,看,小芳和小明正在拍球呢!
指名读题。根据什么来判断小明可能拍了几下?
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读题。二班可能有多少人呢?在16人、36人、40人中,谁比较合适呢?
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想想做做”第4题。
1、每人写一个两位数,比一比,说一说。先和老师比一比,再同桌交流。
2、刚才,小朋友们学会了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来比较很多东西。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很多地方,我们都可以用的。
请一位学生到台上。老师和同学可以比些什么呢?你能用今天学过的这些词语,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吗?同学和同学比。
如果比较物体的长短要用什么表述呢?大小呢?比较商品的价格呢?
(四)“想想做做”第3题。
师:“贵多了”是什么意思?(贵了很多) 指名说说是怎么选的,为什么这么选。
四、拓展运用培养数感
1、猜本子的数量。左边10本,右边多少本?
先比较一下两堆的本数关系,用一个词描述。
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说出自己的想法。
2、猜数游戏。
讲述游戏规则: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我们做一个猜数游戏。一位同学在纸上写下一个两位数,然后让小朋友来猜,如果没猜对,可以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提示他一句话,比一比谁用最少的提示让别人在最短的时间内猜出你写的数。
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四位朋友,谁能说说他们是谁啊?
统计各小组得智慧星的情况,你还能在这里面找到它们
课后反思:
1、以学生喜欢的“动物得智慧星”的情境激发兴趣,以充满童话趣味的故事情境贯穿,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学、想学、要学。更进一步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这些词语虽然在生活中经常用到,但学生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感受多是模糊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又多次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理解,多说多议,从而进一步了解“多得多”、“多一些”、的含义,
3、让孩子说一说,和孩子进行一些活动,比比身高(孩子和孩子比、老师和孩子比)、比比身边的一些数量大小,让孩子尝试用语言描述的同时体会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