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皇家园林—中山公园《兰亭八柱亭》

标签:
杂谈 |
兰亭八柱刻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置于圆明园文源阁。圆明园被毁后,1917年将兰亭碑及碑亭石柱移入北京中山公园,现存该园兰亭碑亭内。
坐石临流亭中有一石屏(即兰亭碑),屏由屏身、屏座两石组成,屏高六尺,阔五尺、厚一尺;须弥座高约一尺半。屏的正面镂刻有王羲之等文人雅士《兰亭修禊》图,碑阴刻乾隆御笔诗四首(九年“坐石临流”诗,四十四年、四十七年、五十年“题兰亭八柱册”)。
北京中山公园唐花坞迤西,有座八根石柱筑成的重檐蓝色琉璃瓦八角亭,亭额题曰“景自天成”。该亭建于1971年,亭内置有石碑一块,名为兰亭碑。石碑的正面刻有《兰亭修禊》曲水流觞图,图的上方还刻有清高宗乾隆皇帝于己亥年(乾隆四十四年)暮春题写的兰亭八柱册并序的全文。碑阴刻有甲子年(乾隆九年)、己亥年、壬寅年(乾隆四十七年)、乙巳年(乾隆五十年)所作的御制诗和诗注。该碑及八根石柱,均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坐石临流”景区的遗物。
据钦定《日下旧闻考》载:“坐石临流在水木明瑟东南,澹泊宁静之东,溪水周环,轩宇三楹,西向”。“兰亭”是坐石临流景区的一个景点,该亭在早期原是一座三开间的长方形敞亭,后来在改建时建成了重檐八方亭,它是清代雍正初年仿浙江绍兴兰亭意境而建的。对此,乾隆皇帝在其中一首诗中作了说明:“白石清泉带碧萝,曲流贴贴泛金荷。年年上巳寻欢处,便是当年晋永和。”该诗将此亭曲水流觞的景观,引伸到东晋永和年间,王羲之在绍兴古兰亭每年上巳日(即三月初三)的雅事,以此说明该亭的园林渊源
兰亭八柱及兰亭碑皆为圆明园“坐石临流”
http://s10/middle/01b24fefg77dbfe9d0bc9&690
http://s10/middle/01b24fefgae97f2e36259&690
http://s7/middle/01b24fefg77dbfec99fb6&690
http://s10/middle/01b24fefgae97f4ad69c9&690
http://s1/middle/01b24fefgae97f5a16990&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