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西山八大水院之——泉水院《玉泉山》

(2010-11-09 16:13:27)
标签:

杂谈

http://s6/middle/01b24feft949a51c7f365&690

http://s10/middle/01b24feft949a526dd609&690

http://s8/middle/01b24feft949a530fc607&690

  玉泉山位于北京海淀区西山山麓、颐和园西侧,山势为西北走向,状如马鞍,主峰海拔100米。玉泉山中奇岩幽洞,小溪潺潺,流泉活水,有风水宝地一说。是清朝著名皇家园林之一的静明园所在地,清朝以后一直是历届政府管辖的别墅禁地。
  玉泉山因泉得名。泉水自山间石隙喷涌,水卷银花,宛如玉虹,自古以来就是京郊有名的风景游览地。金章宗完颜景曾前后三次幸玉泉山,又在这里建“泉水院”以为避暑之地,并以“玉泉垂虹”引为“燕京八景”之一。
http://www.beijing.cn/rcpage/template/images/blank.gif

  玉泉山华藏、玉峰、妙高塔都位于海淀区玉泉山南山景区主峰顶。该塔建于清代,为八角九层琉璃砖塔。塔的形状完全按照镇江金山塔的形制仿建。塔身中空,内部建有旋梯,可直达塔顶。各层级之间有相当的高度,并作出门窗等构造,气派雄伟。为静明园16景之一,称为“玉峰塔影”。

 

  元明以来,玉泉山成为皇帝游幸避暑之地。十三世纪末,元世祖忽必烈在这里建成昭化寺;明英宗年间,建有上下华严寺等。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将原有行宫、寺庙翻修扩建。康熙三十一年,将原先“澄心园”改名为“静明园”。规模壮丽的玉泉山静明园成为“三山五园”之一,二名扬四方。1860年英法侵略军将这里破坏,清光绪年间,又重新得到修复。

  历史上对玉泉山静明园记载的书籍有:《静明园册》、《长安客话》、《缑山集》、《燕都游览志》、《白岩集》、《南濠集》、《水品》、《寄园寄所寄录》、《帝京景物略》、《戴司成集》、《怀麓堂集》、《金史地理志》、《金史章宗纪》、《元史世祖纪》、《元史本传》、《前溪集》、《日下旧闻考》等。

  玉泉山静明园共有六个门,正门俗称南宫门,大门以东有东宫门、小南门和小东门,以西有西宫门,西北有夹墙门。

  玉泉山的水制,甘冽醇厚,天下闻名。过去,人们常以水之轻重衡量水质,轻者优,重者劣。历代古人多以江西庐山谷帘水或长江金山水为第一,以惠山虎跑泉水为第二。乾隆为了评判天下各泉名水,令内务府制银斗测量,其结果是:济南珍珠泉斗重一两二厘;长江金山水一两三厘;惠山虎跑泉水一两四厘;平山水重一两六厘;凉山、白沙、虎邱、碧云寺诸水重一两一分,只有玉泉、伊逊两地之水重一两,水轻质甘气美。从此,与泉水定为清宫专门饮用之水。乾隆亲题“天下第一泉”碑,并作是:“功惩无双水,名称第一泉”。用玉泉山泉水灌溉的“京西稻”至今都是名贵大米。元代宰相耶律楚特用玉泉水制墨,命名“玉泉新墨”,是上等佳品。

乾隆非常喜欢玉泉山的风光,对园内景致亲自定为“十六景”,每景以四字命名,并各题诗一首,现把“十六景”名列出:

  (1)廓然大公 (2)芙蓉晴照 (3)玉泉趵突 (4)竹垆山房

  (5) 圣因综绘 (6)绣壁综绘 (7)溪田课耕 (8)清凉蝉窟

  (9) 采香云径 (10)峡雪琴音 (11)玉峰塔影 (12)风篁清听

  (13)镜影涵虚 (14)裂帛湖光 (15)云处钟声 (16)翠云嘉荫

  乾隆虽然对突出十六景致所命名,但他认为:“玉泉山盖灵境也。虽亭台点缀,时有晦明;而山水吐纳,岚霭朝暮,与造物相始终。故一时之会,前后迥异;一步之移,方向顿殊。吾安能以十六景概之。”乾隆对这里的清音斋、华滋馆、冠峰亭、观音洞、赏遇楼、飞云、试墨泉、分鉴曲、写琴廊、延缘厅、犁云亭、罗汉洞、如如室、层明宇、进珠泉、心远阁共十六处,分别作了题咏。由此可见当年的静明园风景是多么多姿。

  玉泉山是封建帝王的御园,没有皇帝特别恩赐,即使是朝廷大臣,也无法入内。乾隆年间,曾赏赐大学士、尚书等十余人随游玉泉山。胡广曾作诗:“玉泉之山下出泉,泉流树色镜中悬;却带西湖连内苑,直下通津先百川。”朱日藩曾诗曰:“笑指蓬莱石,春桃几树花;仙潭驯白鹿,童子戏金沙;一榻居士室,三车长者家;凭君磨素壁,重过赋青霞。”

 

http://www.beijing.cn/rcpage/template/images/blank.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