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首先感谢博友“点灯的心”老师的博文“父母不经意间传给子女的十大错误理财观”给了我写作灵感。文章其中一段写到“读了《快教孩子学理财》,才猛然发现自己对已经10岁的儿子在财商教育上一片空白。儿子的压岁钱,全部上交给大人保管,连他自己也不清楚具体有多少;儿子基本上不需要零花钱,因为他所需要的一切,大人早早就安置妥当,可怜的连花钱的权利也被我们不经意间剥夺了。”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是这样的,在他们看来孩子小,父母把能做的事都做了,再说花钱的事还用教么?大了自然就会了。会是这样么?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吧。
   
这是一个以色列“渔王”的故事,在以色列家喻户晓。有个渔夫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称作“渔王”,可是他十分苦恼,因为他三个儿子渔技很差。他经常向买渔的人诉说自己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打渔技术这么好,我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传授给他们捕鱼技术,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怎样划船不惊动鱼,怎样识潮汐辨鱼讯。可他们打渔的技术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
   
一次,一个买鱼的人听他诉说后,问“你一直是手把手教他们么?”
   
渔夫答道:“是的,而且我教的很仔细。”
  
“他们一直跟随你么”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怕有风险,我一直跟着他们。”
   
买鱼的人说:“这就是原因了,你的错误在于只给他们技术,却不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为大器。
   
生活中,我们很多父母都和这位“渔王”一样,出发点是好的,用兼做保姆式的方式去爱孩子。但是“方式”却出现了问题。我们做父母的都有像“渔王”一样的宝贵人生财富,可为什么会出现生活能力和人生观都不如自己的“二代”呢?我们都忽略了最有效的教育——独立体验。父母包办一切,父母越俎代庖。却恰恰”毁了“孩子独立体验的机会。
   
昨天晚上,女儿拿自己的钱去超市买个中性笔,她妈妈说我给你钱。(我们家规定女儿的学习用品是公用支出,玩具或者欲望消费是女儿自己支出。),女儿说“妈,等回来再报销吧”。我和爱人出去散步刚到楼下,正碰见女儿回来,她告诉我们买了2个笔芯,没有买笔,因为原来的中性笔套还能用。之所以买两个,因为5毛钱一个,比学校周围商店便宜一半。妻子说:“你们学校周围商店什么东西不贵?”其实我和妻子心里是很高兴的。孩子换笔芯不换笔——这是节约;笔芯价格便宜就多买一只——这是实惠。
  
放手让孩子去花钱吧,如果买东西的机会都不给孩子,你还有什么事能放手让孩子去“独立体验”呢?引用一句话送给爸爸妈妈们:“爱子心切父母心,看子跌倒终不忍;放手锻儿如炼金,风浪成长出才俊”。
   
点灯的心:父母不经意间传给子女的十大错误理财观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3d862d01017p7p.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