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材分析
(2012-02-14 19:32:50)
标签:
教育 |
分类: 电子教案 |
一、学生情况分析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音乐学习,使学生爱学、愿学。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所以,对不同学生应用不同教法,要培养学生专长,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所提高。针对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的心理特点,采用合适的课堂教学,突出趣味性、游戏性,注重过程与参与,重点发展舞蹈、律动的学习,让学生可以渐渐增强身体的协调性、节奏感。
二、全册教材总分析
本册教材选自湘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一年级下册,教材内容考虑到了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趣味性、游戏性,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始终,加强了学生的创造和参与。
本教材共分十五歌个单元,主要内容按聆听、表演、创编与活动等几大板块组成。教学内容有“校园升旗”、“接妈妈”、“农场的早晨”、“小雨沙沙”、“玩具音乐会”、“飞呀飞”、“望月亮”、“山谷回声真好听”、“我们爱劳动”、“龟兔赛跑”、“好房子”、“小乐手”、“小动物回家”、“伦敦桥”、“音乐夏令营”。
三、教学内容要求
(一)歌唱:
1、指导有感情地歌唱,受到歌曲艺术形象的感染教育。
2、学习连音唱法、跳音唱法。注意声音连贯流畅、咬字准确、吐字清楚。
3、能背唱二至五首本学期学的歌曲。
(二)欣赏:
1.聆听音乐,能用图谱表现旋律、节奏及音乐感受。
2.对音乐的主题有一定的捕捉记忆能力,对乐段、乐句有初步感受。
3.能记住二至五首本学期欣赏过的乐曲的主题音乐,听到主题音乐能说出曲名。
(三)音乐知识与技能训练:
1、感受三拍子的节拍规律和韵律感,培养稳定的节拍感。
2、随琴学唱1~1上行和下行的自然音阶。
3、认识X、XX 等基本节奏型,进一步通过语言朗诵和声势发展学生的节奏能力。
(四)乐器:
1.能根据歌曲形象、情绪,从所学的打击乐器中进行选择、搭配,编排节奏为歌曲伴奏,努力做到协调、好听
四、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
2、 通过学习本册教材,认识一些乐器,初步学习演奏方法。
3、 通过音乐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
4、通过声音创编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创造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5、听辨旋律,感知音乐的变化,并运用体态、线条、色彩等作出相应反应。
6、关注生活中的音乐,乐于听音乐会或观看音乐表演。
(二) 情感目标: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三)技能目标: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打击乐器,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本学期新扩展了音乐创造和音乐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教学措施
歌曲教学中,采用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如:教唱法、听唱法、口授法、哼唱法、比较法、演示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教学设计思路:
1、创设情境 ,培养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2、精选教法,快乐学习 ,提高音乐教学实效 。
3、教学渗透,展开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