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远庙坐落在河北省承德市东北、武烈河东岸的山阜之上,依山面水,风景秀丽。因其仿照新疆伊犁河畔的固尔扎庙式样所建,故当地人俗称“伊犁庙”。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的一支达什达瓦部不堪内部纷争引起的战乱之苦,毅然离开伊犁河畔久居的家园,经过三年多的长途辗转跋涉,内迁到了热河(今承德)。清政府将他们编为9个佐领,归入驻防八旗,在武烈河畔划给牧地,同时发给粮饷和牲畜,营建房舍1000多间。为了使达什达瓦部安居乐业,清政府尊重他们所信仰的藏传佛教,(即俗称喇嘛教),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仿照已毁于战火的卫拉特蒙古的佛教圣地固尔扎庙兴建了安远庙。次年,安远庙落成之时,乾隆皇帝作《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一文,自此,安远庙不仅成为达什达瓦部人礼佛诵经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而且成为来热河的蒙古王公朝觐清朝皇帝的重要场所。在安远庙兴建的当年,清朝政府为加强西北边防,从热河达什达瓦官兵中选派500名携眷前往伊犁特克斯河上游一带驻牧,编为厄鲁特营左翼,共设6佐领。这些达什达瓦人又回到了故乡,他们是今天昭苏县大多数蒙古人的先辈。
关于安远庙的寺名,其寓意是“安定远方”,这是毋庸置疑的。“安远”之名应该和宁远城(今伊宁市)建城有一定的关联。《清史稿》卷十二高宗本纪载“乾隆二十七年八月庚子,建伊犁之固勒扎、乌哈尔里克两城,赐名绥定、安远。”《清史稿》列传一百五阿桂“二十七年,疏定约束章程,建绥定、安远二城。”可以肯定,宁远城1762年建城时,乾隆皇帝为之命名
“安远”。史书中没有记载何时改名为“宁远”,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纂修《平定准噶尔方略》时仍称“安远城”,到乾隆四十年(1775年)格琫额著《伊江汇览》中已称“宁远城”了。

安远庙的布局严合方正,气势雄伟壮观。平面呈长方形,前部较开阔,后部布局紧凑。寺内有三层墙垣。第一进山门上额,嵌有乾隆皇帝御书汉、满、蒙、藏四种文字的“安远庙”匾额,门内一片广阔场地,是清代举行跳步踏等宗教活动的场所。南北各有五间配殿,原为存放仪仗、经卷之所,现辟为展室,有“达什达瓦部迁居热河”、“厄鲁特蒙古宗教信仰”等几个专题陈列。正面及两侧原有三座棂星门,现已不存。第二进院落以汉、藏结合的平台门与第一进院落分开。第三进院落是由64间廊房组成,正中为主体建筑“普度殿”,平面呈回字形.这种形式是藏传佛教寺庙中最常见到的建筑布局,称为“嘛呢噶拉廊”。“嘛呢噶拉廊”原意是指存放经卷的经文桶,这些木桶大多放在殿宇的四周,后来把它作为寺庙的围墙。64间廊房早已毁坏,从遗址可以看出当年的规模和布局。正面三间门殿内的青白石卧碑保存完好,碑身正面、背面镌刻《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碑文,正面为满、汉文字,背面为蒙、藏文字,记述了安远庙落成经过及蒙古王公来庙朝贺的喜庆场面;碑两侧镌有乾隆题写的五言律诗。
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
伊犁河北旧有庙,曰固尔扎都纲。三层缭垣,周一里许。当噶尔丹策凌时,以五集赛更番居此诵经。每岁首盛夏,准噶尔之众膜拜顶礼者,远近咸集。其俗素奉黄教,往往捐珍宝、施金银,以事庄严,庙之闳瞻遂甲于漠北。阿逆之叛,贼党肆掠焚劫,庙乃毁废。曾用韩愈陆浑山火诗韵以纪其事。及我师再平伊犁,其地并建城堡,而梵宇之仅存煨烬之余者,已不可复整,亦不必为之复整也。因思山庄为秋蒐肆觐之所,旧番新附络绎鳞集。爰规东北冈阜,肖固尔扎之制,营建斯庙,名之曰安远。集梵僧,演步踏,以庆蒇事。惟时都尔伯特郡王策凌、乌巴什等,适以朝贺至,与达什达瓦部众之隶居兹土者,欢喜额手,佥谓琳宫晃曜,妙相庄严,不啻曩时在固尔扎都纲闻呗赞也。然予之所以为此者,非惟阐扬黄教之谓,益以绥靖荒服,柔怀远人,俾之长享乐利,永永无极云。因系十韵以识缘起如此。
伊犁兵燹后,梵宇为重为。缩地齐近远,归宗何改移?今朝初庆落,戎索永延厘。耸峙辉山麓,来瞻渡水涯。制仍固尔扎,境一毗耶离。唱呗格隆侣(喇嘛中之格隆如僧中之受五戒者),归旗达瓦贻(达什达瓦旧属归旗者居于此,其愿为喇嘛者听之)。维新同致敬,忆旧孰含悲。群讶胡宽市,予怀范燮辞。藉无示败彼,讵有睹成斯。置器廑安处,恢纲靖远陲。
乾隆乙酉仲秋月朔日御笔

普度殿坐落在64间回廊之中,高27米,是一座正方形的三层楼阁建筑,采用了蒙古族寺庙中常见的都纲(讲经堂)法式,所以当地人又俗称安远庙为“方亭子”。重檐歇山的普度殿顶覆盖着黑色琉璃瓦,殿内顶部饰以八角形云龙藻井,四壁均绘有佛教故事壁画,正中供奉着主尊绿度母的塑像,这与伊犁固尔扎庙的主尊应该相同。绿度母是藏传佛教中最常见的女性菩萨,传说为观音菩萨的化身。在绿度母前的金柱上悬挂一副乾隆皇帝御笔楹联“竺乾云护三摩峙,朔漠风同万里绥”。殿外松柏成荫,花木掩映,呈现出古刹的庄严幽静。固尔扎庙以其寺顶金碧辉煌而享有盛名,安远庙却覆黑色琉璃瓦,其缘由是因为固尔扎庙在阿睦尔撒纳叛乱中烧毁,根据我国阴阳五行学说,五行中的水位于北方,北方相对应的是黑色,水能克火,饰以黑色琉璃瓦含有避除火灾之意。

安远庙在喇嘛受普宁寺总理堪布喇嘛管理,据《热河志》记载,该庙“设副达喇嘛二名,苏拉达喇嘛一名”,一般喇嘛有30多人。农历四月初九日为绿度母生日,每年这一天,外八庙的喇嘛都到安远庙普度殿做法事。安远庙还陈放着乾隆皇帝行围射猎的甲胄、兵器和他在木兰秋弥时捕获的熊、虎木制模型,在每年农历六月六都要举行凉尘仪式,就是把甲胄、兵器等取出象征性地见见太阳,以防潮湿。
1988年安远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民族团结和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见证。
(图片来自网络。本人1993年9月出差到承德,参观了安远庙,回来后曾写一文发表在《新疆日报》上,这次在旧作基础上修改,主要增加了乾隆皇帝《安远庙瞻礼书事(有序)》,更具有资料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