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
(2018-11-01 17:02:46)
标签:
哲学形而上学语言学物自体本体 |
分类: 赶着地球旋转 |
形而上学是什么意思
李泽健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形而上学,但也相信很多人都不了解形而上学;相信很多人都曾经认真研究过关于形而上学的解释,但也相信很多人在研究了很长时间以后还都是迷迷糊糊,朦朦胧胧,似懂非懂!
其实,要想真正理解什么是形而上学,我们还必须要了解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
人认识世界的方式
自古至今,人们都相信人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机体觉等等几种感觉来认识世界的,亦即通过看、听、闻、品尝和触摸等等方式来认识世界的。
通过视觉,人们看见了物体的颜色;
通过听觉,人们听见了物体发出的声音;
通过嗅觉,人们闻见了物体的气味;
通过味觉,人们品尝到了物体的味道;
通过触觉,人们知道了物体的冷、热、软、硬等等;
……
脑补一点初中理化生知识
还记得颜色是怎么回事吗?
物体之所以有颜色是因为物体反射光。光进入人的眼睛,刺激人的视觉神经,视觉神经产生了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递到人的大脑,于是人就看见了颜色。
还记得声音是怎么回事吗?
我们之所以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物体振动。物体振动引起空气振动,空气进入人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递到人的大脑,于是人就听见了声音。
还记得气味是怎么回事吗?
物体散发出一些气体分子,气体分子进入人的鼻腔,刺激嗅觉神经,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递到人的大脑,于是人就闻见了气味。
……
所有的感觉,包括味觉、触觉等等感觉也都如此,都是由于外部事物刺激了人的相关神经,相关神经产生了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递到人的大脑,从而产生了各种感觉。
现代科学研究的结果
现代的物理学、化学、心理学等等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感知并不是复制现实!也就是说,我们所感觉到的颜色、声音、气味、味道等等所有的这些东西并不存在于外部世界里,它们并不是物体本身所具有的东西,它们都是人脑创造出来的一种“效果”!
由此引发的哲学问题
如果说颜色、声音、气味、味道等等这些东西都不是物体本身的东西,而只是我们的大脑创造出来的一种效果, 那么这就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1、关于物体本身的问题
物体本身又是什么呢?没有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这是个什么鬼呢?
哲学上把这种没有颜色、气味、味道、软硬等等属性的东西——亦即物体本身叫做“物质”或者是“本体”,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的“物自体”也是这个意思。
如果说物质本身,亦即“物质”、“本体”或者“物自体”本身没有颜色、气味、味道等等,那我们又如何能够认识它呢?我们还能不能认识它呢……?
2、关于存在与心灵的问题
如果说我们所知道的关于一个物体的一切都是我们大脑创造出来的效果,那么物体本身还存在吗?世界上到底还有没有一个物体本身呢?如果它存在的话那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什么是存在……?
既然我们所知道的关于一个物体的一切都是我们的一种感觉,而感觉又都是我们心灵里的东西,那么物体本身是不是也就只是我们心灵里的一种东西?物体是不是我们感觉的一种复合……?
3、关于世界本原的问题
物体是这样的,那么世界又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所感知的世界会不会只是我们的一种幻觉?到底还有没有一个世界呢? 这个世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它与我们的感觉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世界的本原到底是什么呢……?
上面的这些问题都与“物体本身”或者“世界本身”有关。
哲学上把研究与“物体本身”、“世界本身”或“世界本原”等等这些问题有关的学说,亦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物质、意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有关的学说,叫做形而上学。
为什么叫“形而上学”呢
为什么研究与“物体本身”、“世界本身”或“世界本原”等等这些问题有关的学说要叫形而上学呢?为什么会起这么一个古怪的名字呢?
这个其实与我们中国古代的哲学有关!
前面提到的那些哲学问题并不是现代科学发展才引发的问题,也不是西方哲学里才有的问题。在我国古代,人们亦曾经研究过相同的问题。那个时候人们虽然没有掌握现代的科学知识,也不知道颜色、气味等等感觉是大脑神经活动的结果,但是他们通过思辨的方式已经知道了我们所感觉到的物体与物体本身不是一回事,知道了我们所感知到的世界与世界本身不是一回事,只是他们当时所用的名词术语与我们现在所用的不同而已。“形而上”就是我国古代《易经》在研究此类哲学问题时所使用的一个名词术语。《易经》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下面我们对这句话里的几个名词术语做一下解释:
形——指的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颜色、声音、气味、味道……我们所感觉到的那些东西。
器——指的就是我们所观察到的物体。
道——指的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物体本身”或“世界本身”,亦可理解为“物质”、“本体”、“物自体”等等。
形而上——可以理解为形式之上,是指存在于颜色、声音、气味、味道等等这些感觉形式之上的东西,亦即物体本身。
形而下—— 可以理解为形式之下,是指存在于颜色、声音、气味、味道等等这些感觉形式之下的东西,亦即各种各样的物体。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没有颜色、声音、气味等等这些感觉形式的东西叫做“道”,有颜色、声音、气味等等这些感觉形式的东西叫做“器”。换成现在哲学上的话来说就相当于是说:没有颜色、声音、气味、味道等等属性的那个东西(亦即物体本身),我们叫做物质;而有颜色、声音、气味、味道等等属性的东西,我们叫做物体。
那形而上学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与翻译西方的哲学有关,我们现在学习的哲学主要是西方哲学,日本明治时期著名哲学家井上哲次郎在翻译相应的西方哲学时用了《易经》中的“形而上”这一名词术语,也就是说他可能认为他所翻译的西方哲学的内容与《易经》中的“形而上”所指的内容大致相当。这就相当于是给相应的西方哲学起了一个中国古文名字,相当于是把西方的“锅”翻译成了我们古代的“镬”和“釜”。
形而上学问题的特点
形而上学探讨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感觉之外的问题,也就是说,探讨的都是在人没有感知的情况下世界本身的问题。比如说,我们闭上眼睛以后月亮还是圆的吗?如果我们人都死了阳光还是炽热的吗……?
由于形而上学的问题把所有的感觉都排除在外,所以这些问题我们根本无法验证。这些问题人们怎么解释都行,但同时怎么解释也都有问题,所以时至今日,哲学上讨论了几千年的问题到了现在依然还是没有一个结果。
形而上学的问题是由语言引起的
形而上学的问题说到底其实是语言的问题,是由于人们误用语言而引起的,就如同在讨论孙悟空到底是初中毕业还是博士学历一样,都是一些子虚乌有的问题。在随后的文章中我们将会讨论语言是怎样引起了这些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哲学也已经发现了形而上学问题是由语言引起的,从而转向了语言学研究,试图通过分析语言消除形而上学的问题,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西方哲学在探讨语言的指称和意义问题时又落于了形而上学的窠臼,不仅没能消除了形而上学的问题,自己反而死在了寻找语言“意义”的道路上了。
还有哪些问题属于形而上学
实际上,不只是探讨物体本身的问题属于形而上学,凡是我们认为世界上本来就存在的、与人的认识没有关系的客观事物的问题也都是形而上学的问题。比如说,自然规律、真理等等;凡是探讨事物本身到底是什么或者怎么样的问题也都是形而上学的问题,比如说,“一个语词本身到底指称什么?”或者“一句话到底有没有意义?”等等。
天命不敢辞
@李泽健
2018-11-02 12:48:48
凡是探讨事物本身到底是什么或者怎么样的问题也都是形而上学的问题,比如说,“一个语词本身到底指称什么?”或者“一句话到底有没有意义?”等等。
-----------------------------
前面的普遍命题与后面的示例之间至少没有明确的一致性,示例关系很难成立啊。
主体间可以通过语言交流达成相互理解,这是一个基本社会现象;
如果语词、句子没有“意义”,那么这种理解又是基于什么?
你可以说:语词意义的指称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
但不能说“一个语词本身到底指称什么?”这样的问题就是形而上学的;
因为人完全可以在现象的层面上询问“一个语词本身到底指称什么?”;
语言哲学所反对的只是把语词的意义等同于其指称。
语言学、语言分析哲学、语言哲学这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楼主喜欢作宏大叙事,概念方面务必清晰。
李泽健 @天命不敢辞 2018-11-02 17:05:13
有眼光,佩服!谢谢指教!
这么说吧,这篇文章写了一天一夜,写到后面时已经头晕脑胀眼睛都争不开了,思维已经不是很清晰了。
只能说这篇文章只是搭了一个思想框架,算是个提纲吧,里面的具体内容并不精致和准确。
还有,我也只是最近才涉及到西方语言哲学,而且还主要是看哲学史,能看出他们的问题所在,但对他们的问题的描述不是很准确。
相关博文:
第一章
1、异象
2、山雨欲来(一)——人类认识史上最大的浩劫即将来临
3、山雨欲来(二)——人类认识史上最大的浩劫即将来临
4、山雨欲来(三)——科学乱象
5、山雨欲来(四)——哲学已死
7、山雨欲来(六)——创新学隔靴搔痒
8、山雨欲来(六)——古老的魔咒显灵
第二章
1、语言分析——人类认识过程中降妖除魔的大杀器
2、理解三种世界,掐住哲学的七寸(一)
3、理解三种世界,掐住哲学的七寸(二)
4、人类认识混乱的根源——颠倒了认识的前提与结论
5、打开人类认识大门的钥匙——规定认识的起点(一)
6、永远无法统一的认识论
7、什么是定义
8、寻找认识起点的意义
9、感觉不是认识的起点
10、“感觉现象”时认识的起点
11、“感觉现象”是没有任何含义的
第三章
1、事物的定义必然是循环的或者是矛盾的
2、感觉现象的区分
3、人是如何知道自己有眼睛的
4、无事生非的哲学和物理学问题
5、事物与名字的关系
6、我们为什么要给事物起名字
7、事物与名字的关系(二)
8、人是如何用语言进行交流的
9、语言的特点决定了任何理论都不可能逻辑自洽
10、什么是形而上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