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样认识外部世界的?(2)
(2012-05-24 18:57:15)
标签:
心理学哲学认识论感觉杂谈 |
续前文《人是怎样认识外部世界的?》
人是怎样认识外部世界的?(2)
三、 人是通过感觉现象来认识外部世界的
1.
认识感觉现象
2、认识感觉现象之间的对应关系
最初,人们是没有“事物”这样的概念的,当然就更不会有什么内、外部世界之分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的是从认识感觉现象之间的对应关系开始的。当人们最初看到什么东西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闻……;当人们第一次听到什么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循声望去……。在这样的本能的活动中,人们逐渐认识了各种感觉现象之间的对应关系:知道了什么样的视觉现象会引起什么样的触觉和嗅觉……,知道了什么样的听觉现象是由什么样的视觉现象引起的……。在这样的活动中,人们知道了脚下土黄色的东西踩上去是硬的;知道了眼前那湍流不息的东西掉进去是凉的;知道了那红红的正在摇曳的东西摸上去是烫的……。
事实上,人们就是通过感觉现象之间关系来认识世界的:如果人们看到的东西能够得到其它感觉的证实,比如,能用手摸到,那么人们就相信这个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摸不到,那么人们就会对这个东西感到困惑;如果这个东西只是一闪而过不再出现,那么人们就会怀疑自己的眼睛;如果这个东西经常出现而人们又够不着、摸不着,那人们对这个东西的认识就是五花八门,完全只有猜测的份了。在这方面,人们对UFO和宇宙的认识就非常具有代表性。
3、划分
最初的划分是简单的,人们仅仅只是根据感觉现象的相似性来进行划分的,在这个阶段,人们的认识活动更多地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人的本能。比如,根据颜色的不同,人们把草木与大地、太阳与天空区分开来;根据是否一起运动,把一个人、一条狗或者一群鸟、一群羊与周围的背景区分开来……。当然了,人们并不仅仅只是划分视觉现象,人们还会对其它的感觉现象进行划分。比如,区分出声音的高、低、强、弱,味觉的酸、甜、苦、辣,等等。
也正是在这不断的划分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了自己的身体,最终把自己的身体与外界的物体区分开来。人们发现,有些东西摸上去自己能够产生一种感觉,掐一下自己会感觉到疼痛……,于是就把这些东西当作是自己的身体,而把那些不能产生感觉的部分视为外界物体,从而形成了“我”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人们逐渐形成了外部世界的概念。当然了,这个时候的外部世界也仅仅只是相对于人的身体而言的,而不是相对于人类意识的划分。可以这样说,认识了自己的身体,对人类的认识来说是有里程碑意义的,因为这为人们最终认识内、外部世界奠定了基础。
随着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感觉现象的划分就不再只是满足于相似性了,而是会考虑到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当人们拔起小草时,发现了根与小草是连在一起的,于是就认为根也是小草的一部分,而不是大地的一部分;当人们发现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一个苹果从树枝上摘下来时,就会把苹果和树枝区分开。
随着认识活动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这个世界的划分逐渐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抽象,划分活动也不再局限于感觉现象,而是涉及到了人们所能意识到的一切,划分也不再只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活动,而是人类整体意识(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情感等等)参与的结果。比如,人们对好人好事、坏人坏事的划分就涉及到情感以及历史认识等等复杂的原因。
(未完待续)
相关博文:
1、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世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01482fb60100m9n3.html
2、我们是如何认识世界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01482fb60100n0ns.html
3、认识源自于比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01482fb60100kx1a.html
4、先有概念还是先有事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01482fb60100wqld.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