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的启示

(2016-04-07 10:58:15)
分类: 八面来风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的启示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

摘要

一、文章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1期。

二、文章概要

    (一)国际课程改革情况及特征

    1.基于学生发展的课程改革

    从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注重问题解决的能力培养,从强调学习到强调学会学习,从关注知识内容到关注生命体验,课程改革的主流方向是关注学生的能力建构与思维煅铸,特别是学生赖以生存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2.基于统整的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重要过程是打破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学科界限,强调课程的融合性与整合性。强化课程联系,淡化学科分野,弥补过早分科带来了能力单一和素养不足的弊端。课程改革的方向是培塑通才型、全才型、综合型、立体型人才。人才乃是人的全才。课程的整合与统一,有助于人才的综合性实践知识的养成。

    3.基于质量评价标准的课程改革

    长久以来,课程标准与评价标准的脱离,导致教学的低效与混乱。低效源自指导方向的不明确,混乱源自互相掣肘的评价体系。制定明确有效的质量评价标准,用以检验课程、评估课程,有效统一课程与评价。

    4.基于权力归整的课程改革

    宏观的教育管理权力下移,专业的课程建设权力的上移,强化国家对课程执行的监控与领导,保证课程建设的合法性与战略性。

    (二)核心素养及相关

    1.核心素养的要素

    核心素养是一个个体生命成长过程中聚合起来的的种种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核心素养内化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自由生长提供丰厚的给养。批判性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创造能力、信息素养、跨文化交流能力、责任感等等,均属于核心素养的范畴。

    2.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是分学科对各学科课程的性质、内容、目标、评价方式等方面做出规定和建议,核心素养模型是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等要素的散点分布与集中辐辏。因此,课程是重塑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路径与重要方式,核心素养是课程效果的期待。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二者之间关系密切,观照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会释放出巨大光芒。

    (三)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的三种模式

    1.独立型:以美国为代表。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分割开来。课程体系独成一体,核心素养也独立成体。

    2.一致型:以芬兰为代表。课程体系明确规定了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要素。

    3.互融型:以日本为代表。核心素养没有单独成体系,但课程体系与和核心素养融合在一起。课程标准中多处做出关于核心素养的规定。

三、启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

    1.基于核心素养的现代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

    基于核心素养的现代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至少包括:(1)教学目标;(2)内容标准;(3)教学建议;(4)质量标准。教学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都是为实现育人目标而呈现学科育人价值而做出的努力。质量标准通过结果的客观表现体现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教学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质量标准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2. 基于核心素养的现代课程体系建设的挑战

    将课程体系建立在核心素养的培塑上,需要我们转变已有的课程观念。经典的“泰勒原理”告诉我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基本问题是:第一,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第二,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第三,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第四,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即确定教育目标、提供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经验。将“泰勒原理”放在核心素养的观照下,我们会发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经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评价”才成为课程体系建设的要义所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