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来改名为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其杂文成就颇为辉煌,集结有十几种之多。
我们大多都从中学课本上知道鲁迅先生。他的《纪念刘和珍君》,《故乡》,《,社戏》,《祝福》,等等,老师都要求我们认真阅读。读了先生许多文章,便对他的私生活比较感兴趣了。有一次,如秋思老师一样,在旧书摊淘到一本旧书《文学大师婚恋故事》,于是,立马买下,回家,打开台灯,坐在床上,细细品读。
读后,为先生感到惋惜。多么可怜、遗憾!先生在少年时期,父亲患病,他常常去当铺典当东西,换取银两,然后买药。偏偏中医开的药方中,有许多难得的药引《诸如十几年的何首乌,经了霜的什麽花》,令人头疼。他后来去日本留学,学习西医,想着学成归来,好拯救国人的身体,让他们不再受中医的骗。《《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到了》。母亲鲁氏,在丈夫故去后,她为鲁迅找了邻居家的女子朱安《我看了照片,啊,简直就像埃及的木乃伊》,她唯恐儿子鲁迅不肯,便让人拍电报,里面意思“家母病重速归国‘,鲁迅是个大孝子啊,马上坐了火轮,归国探母。哪知,刚下船,便被人押至家里,拜堂成亲。这是怎样悲哀的旧式婚姻!鲁迅难违母命,只是把朱安女士当做陪伴母亲的大姐。他想;母亲在父亲亡故后多么孤寂,自己忙,她多么需要人来陪。他从来没有碰过她,因为他不爱她。唉。
直到他的学生许广平女士的出现,才让鲁迅”几乎死寂的心’,回暖了,舒展了。许不顾舆论,不顾伦常,不顾世俗偏见,大胆追求先生。当时的两人,承受多大压力,后来,鲁迅登报宣布与朱安女士解除婚约,与许广平修得正果,终成眷属。这是众说周知的一段文坛佳话。后来许广平女士在文革中,拼死保护先生的遗作,对先生几十年忠诚如一,可敬可叹。两人生子周海婴,现在仍然在世。但是,鲁迅仍然每月按时给朱安女士生活费。鲁迅1936年亡故后,许广平女士继续给她生活费,直至她寿终。朱安女士其实也是旧式婚姻的殉葬品,唉。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现在读先生的诗作,会有更加深的感慨。先生如果没有遇见许广平,会遭遇恋爱吗?敢于恋爱吗?历史将会改写吧?呵呵。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
《图片来自博友蜜蜂与花的博客,很美丽,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