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给我们上了一课(上)

(2022-09-06 16:16:52)

孩子给我们上了一课(上)

 (2022-08-24 14:57:55)
标签: 

家庭教育

分类: 婴幼儿家教故事

家教故事:一次带幼儿外出散步,孩子们经过小竹园时,竹园里的5只鸭子在悠闲地啄羽毛。鸭子为什么要啄羽毛呢?回到教室,孩子们热烈地讨论开了:有的说“是鸭子在洗澡”,有的说“是鸭子在清理羽毛”,有的说“是鸭子在捉身上的虫子”,还有的说“是鸭子在挠痒痒”,大家众说纷纭。

到底谁的猜想是正确的呢?老实说我也不知道答案。我灵机一动,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孩子,“有什么办法能知道答案呢?”“问问爷爷奶奶就知道了。”“我爸爸妈妈有什么不懂都用百度查询。”“问问养鸭的人,他们一定知道的。”“《十万个为什么》书里一定有答案的,我们去图书室查查吧!”孩子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我就让大家用自己想出的办法去寻找答案。

第二天,孩子们到幼儿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告诉我找到鸭子啄羽毛的答案了。原来鸭子啄羽毛,是因为鸭子尾巴上有个尾脂腺,它就像一只小油桶,能分泌出油脂,鸭子的嘴巴在小油桶里浸一浸,在羽毛上啄一啄,身上就有了油脂。油脂具有防水的功能,鸭子羽毛有了油脂的保护,就不怕水了。孩子们说的与我寻找到的答案是一样的。

我本以为找到了鸭子啄羽毛的原因,探究也就结束了。谁料想,毛毛质疑道:“我有点不相信,油脂真的能保护羽毛不怕水吗?”毛毛一说,其他几个孩子也马上附和:“我也不相信。”那怎么办呢?孩子们说要亲自动手做实验,给鸭子洗个澡,把油脂洗掉,看看羽毛是不是还干着。于是大家商量着实验需要的材料:沐浴露、水、小水壶、小抹布。

中午午睡后,实验开始了。孩子们请幼儿园的保安叔叔帮忙,抓住了小农场中的鸭子,用小水壶给鸭子的翅膀淋上水,发现水滑下了翅膀,抖一抖后羽毛就干干的,一点儿水迹也没有了。接着孩子们又用沐浴露擦洗鸭子的翅膀,再用水一淋,孩子们惊奇地喊了起来,“羽毛粘在了一起了”“水渗进去了”“啊,油脂的作用真大哦!”

看着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样子,我在一旁沉思:为什么一个习以为常的动作能引发孩子的好奇心,而我们却熟视无睹;为什么对于百科全书中的科学知识我们深信不疑,而孩子们却能大胆质疑,敢于尝试?

当我把这件事说给老师们听后,大家都说,是孩子们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是啊,孩子们的行动告诉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科学,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善于捕捉,生动、有趣的探究就在身边;我们要相信书本中的科学,但也要像孩子一样敢于质疑,敢于尝试,真正地弄清楚原理。(故事讲述者 贾秋美

家教分析:故事《孩子给我们上了一课》给我们上了一课。

关注孩子。老师对孩子可爱的灵性有很强的关注意识。很难想象一个对孩子行为不感兴趣、不具敏感性、没有关注意识的人会对孩子 “鸭子为什么要啄羽毛呢?”的热烈讨论感兴趣。

引导孩子。“我灵机一动,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孩子”引导孩子自己寻找答案,既解决问题,又给孩子创造锻炼自主解决问题技能的机会,彰显出先进的教育理念。实际当中,对孩子负责但不知道怎样负责的一些老师或家长会直接给出答案,或者不知道引导孩子查询找答案而是自己查询后给出答案;对孩子不负责任的家长或老师对孩子的问题会干脆持漠不关心、不屑一顾的态度,更有甚者,少数老师或家长还会讥讽孩子无聊幼稚。

欣赏孩子。从对孩子寻找问题答案、质疑答案然后实验验证答案的细节做出了精准细致的描述来看,故事《孩子给我们上了一课》的作者对孩子表现出的智慧之光是有很强的欣赏意识和能力的。这是对孩子的言行缺乏欣赏意识和能力的老师或家长难以做到的,他们往往熟视无睹。

反思自己。“为什么一个习以为常的动作能引发孩子的好奇心,而我们却熟视无睹;为什么对于百科全书中的科学知识我们深信不疑,而孩子们却能大胆质疑,敢于尝试?”这种反思应该称为深层次的反思,反思乃走向伟大发明创造的第一步。老师的这种反思意识对发现培养具有发明创造潜质的一代有着重要意义!

拜孩子为师。“孩子们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是啊,孩子们的行动告诉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科学,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善于捕捉,生动、有趣的探究就在身边;我们要相信书本中的科学,但也要像孩子一样敢于质疑,敢于尝试,真正地弄清楚原理。”这些向孩子学习的话非常真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