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杂谈

2016-04-14 水族生活搬运工 水族生活


七彩神仙鱼最具特色是它那耀眼的蓝色和鲜艳的红色,以及受多个遗传系统的影响,根据产地不同颜色也会徘徊在橘黄棕到浅绿棕之间。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93eda6a7f1b6820d3f9da0526e514913.jpg


七彩的体表,有黑黄白红4种颜色。那个被我们熟知的蓝色光,很难让我们相信没有“蓝色色素”这么一说,不过要是想要看到蓝色,也是需要过程的。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bd7e976f5551de41ae8d52cc1d2c815a.jpg


秘密就是黑色素和白色素。含有很多黑色素的细胞,与其他细胞不同,他不会反射颜色,透过细胞颗粒间隙的光,在经过鱼鳞下面的反射层之后,能使容易发生折射的蓝光等短波长光,比最初接收到的光更大比率地穿透反射回来。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5436bb9054c06164d70f5e04148afa1e.jpg


这个就是显现蓝色的秘密。可是,即使人类的皮肤有黑色素,也不会出现鲜艳的蓝色。一般来说在多种色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生物的颜色,通常在鱼类、人类的黑色素的正下方存在着将光进行乱反射的白色素细胞,乱反射使得黑色素细胞对光的吸收率增高,结果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黑色。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2e7df4dafdf118a47c4e5d87ed9fba90.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48c42e6bc2d005dc054f1bab0b1f524c.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072c592f665aea2e38b50859d141bb01.jpg


七彩鱼的蓝色和黑色素并存着,并避免了和其他的色素细胞,尤其是白色素细胞重叠,所以才会形成这样的颜色。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d24f6506aae7ff92beb3a37a0fbdb4a6.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97c29c9ecc4553c91b4e618923bdac65.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4069bbbd52d248f0fe4adfd03ec22f7b.jpg


非洲淡水鱼、海水鱼斑鳍光鳃雀鲷等七彩以外的其他的蓝色鱼的共同的特点是它们生病体质变弱,色素细胞扩散,黑色素细胞变薄。根据这些鱼共同的特点,可以证明鱼儿显蓝色的原因是黑色素。如此说来,人类也是这样。作为保护血管的黑色素,我们透过手腕看到的却是蓝色的血管,相信大家都有这种经历吧。


部分图文资料整理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欢迎分享。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更多精彩 点击阅读

 野生七彩神仙的分类

龙鱼发色,你知道多少?

 从美的起点开始构建水草美景

忍者猫的佗草造景试验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fc756ec133335fbdcc76d56a0c7f9592.jpg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mmbiz_qpic_cn/4e357b204bdb31791a09070435cd3195.jpg

阅读    收藏 
(2012-02-10 09:53)
标签:

观赏鱼

水族

水族生活

天津启林

金鱼

杂谈

分类: 《水族生活》文章

小谈家庭盆养金鱼

本文刊登于《水族生活》第23期


作者:耿凯

http://s12/bmiddle/9732dcb8tb8927347b46b&690

http://s9/bmiddle/9732dcb8tb892742cd2f8&690

金鱼作为传统国粹,一直受到广大鱼友的喜爱,即使近些年热带观赏鱼大行其道之时,金鱼这一传统鱼种,仍旧用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儒雅之士的眼睛,让人爱之陶醉。

 

作为传统观赏鱼种,金鱼之中有相当部分的优秀鱼种属于俯视鱼,如最具代表性的蝶尾、虎头、水泡及珍珠等品种。虽然目前市场上受到热带观赏鱼的影响,高档水族缸种类繁多,气派夺目,但如果用此类器物来饲养金鱼,却荡尽了金鱼作为中华国粹之味道。这就像在西洋高脚杯里装了极品茗茶来品,即使茶为上品,也依旧失了味道,了特色。

 

中国金鱼饲养的传统器物是木海、黄沙盆、京津虎头瓦盆。此类器皿饲喂金鱼,如同紫砂之茶道中的韵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辅相成,美不胜收。但目前传统器物的市场越来越小,且价值不菲。一些鱼文化不够盛行的城镇,根本无法寻的心目中的饲鱼器皿。虽然近些年来陆续受日寿文化的影响,出现了玻璃钢水槽,但无论运输,价格对大量鱼友来说依旧是个问题。毕竟大家是为了养鱼而陶冶性情,而为此而引发任何家庭不快,真乃得不偿失。

 

参考日寿的水槽应用,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身边的适合养传统俯视金鱼的器物。PP树脂原料的大水盆是不错的选择!之前我作为交流,曾在论坛上贴过此盆照片,不少鱼友看过之后,都笑谈我是在开玩笑,不屑此脸盆饲鱼(脸盆没这么大把?)。其实不然,我是想很认真的分享我的经验。这是一种适合且很廉价实惠的养鱼器皿。

 

下面说说它的优点:

 

材质方面:看过一些老的金鱼书上,一些师傅建议大家尽量不要选择塑料盆饲养金鱼,源自那个时代工艺有限,塑料制品是有毒的,确实对金鱼的长期饲养不利。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我们现在每天生活中每天都接触着大量的无毒害的塑料制品,如PP保鲜膜等。选择PP材质的塑料大盆,如果是货真价实的PP材质,对于金鱼长期饲养,是无毒害的。因此大家选择此类盆具的时候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标识明确的产品。

 

管理方面:选择7595cm口径的盆养,比较适合家庭饲养。我更倾向75cm的,养鱼是为了陶冶情操,品味生活,因此通常鱼不在于多,而在精。找自己喜欢的金鱼品种,每种四至五尾,饲养在75cm的盆中,加之一简单的生化棉水妖精,找个房间向阳之角落,盆中点缀数点浮萍,摆盆三至四口,只要摆放有秩,是件很惬意的事情。不要瞧不起这些廉价的pp盆,它是十分方便管理的。水妖精活水很快,与气泵配合,节约电能。以前要用大功率滤筒或水泵来完成的事情现在通常只需一个不足5w的气泵就完成了(我用的是1.2w的小气泵,省电环保,节约能源)。如3盆或4盆集中摆放,完全可以用一个气泵通过三通部署气管来解决加氧过滤问题,而且气流平缓,活水明显,无噪音,尤其适合蝶尾或长尾水泡等需要水流平缓养殖的名贵金鱼。此外,分盆饲养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病害带来的损失。万一某个盆中的鱼爆发传染性鱼病,我们是很方便管理的,而如果我们使用一个巨大的水槽或者玻璃缸,无论换水,消毒,对于家庭用户都是非常头疼的事情。往往造成过分身心疲惫而怠慢了病鱼的治疗,同时大量的换水,对于日趋宝贵的水资源无疑也是一种浪费。最后,盆养的另一大好处就是方便清理污垢。很多刚开始养鱼的朋友在对过滤设备的认识上都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只要安装了强大的过滤,就可以减少甚至不用再清理鱼便了。此认识是错误的。永远应该记住,过滤是用来滤掉悬浮杂质,活化水质培养有宜菌群的。尤其是后面一点,才是我们给鱼缸家装过滤设备的根本目的。由于分盆精养,每日只需用洗砂器抽出淤积在盆地和吸附在水妖精上的鱼便,再补入等量新水即可。同时,由于加装了水妖精盆中央,粪便污垢会随水流循环都集中在盆中部,清理很快,不浪费水,还能保证老水的水质长久不坏。

 

     价格方面:PP树脂盆是作为生活用品在市场上销售,相对于其他传统鱼盆要便宜很多。通常只需要花费10---30元就可以有自己的鱼盆了,方便实惠,是大多数工薪阶层鱼友及初学者的不错选择

 

     其他:PP盆轻便结实,运输移动都很方便,不怕一般的磕碰。虽然传统的沙泥盆透气性保温性都好,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大部分鱼友都在室内单元房中养鱼,水妖精之类的加氧过滤设备解决了透气性加氧的问题,而单元房四季、昼夜温差变化不大的特性也淡化了泥沙盆的传统优势。

 

总之,传统器物固然好,有韵味,适合金鱼的生长发育,但是在条件不足的情况下,PP塑料盆也不为一种鱼友们选择陶冶情操的饲鱼好器皿。

 

    小经验:淡蓝色盆,养鱼很漂亮,布置在房间向阳的角落,不难看,也不失鱼之雅致。点缀浮萍类水草,向阳,基本一周变可挂青苔,月余,您的盆可以养的青苔满布了。

 

阅读    收藏 
标签:

观赏鱼

水族

天津启林

水族生活

水族箱造景

海水

杂谈

分类: 《水族生活》文章

简单搭配成就完美海缸

—— 赏析Ferdinando D'Amora 珊瑚缸

本文刊登于《水族生活》第27期

来源:Reefkeeping 原文:Ferdinando D'Amora 编译:小梅

 

在我10岁的时候,我开始对水族饲养充满热情。那时我曾到一个小伙伴的家中玩耍,看到了他父亲的饲养淡水热带鱼的水族箱。自那以后,我开始在玻璃碗中饲养小小的红金鱼,那时的我还太小,大型的水族箱对于我来说还是难以驾驭的。等到我12岁,我用回收的旧玻璃建造了我的第一个水族箱。后来,我又建起了一个又一个更大的的水族箱,直至现在这个我所建过的最大的。1999年时我将现在的这个水族箱建成,直至2002年,它都一直作为一座淡水鱼水族箱来使用。直到有一天,我们当地的一个鱼店,看到了那么多美丽的海水鱼,我便决心要将我的热情转移到海水缸中。

我的第一个目标,是建一个只养海水鱼的裸缸。但之后不久,我就开始接触到珊瑚并且很快就上了瘾!于是我改变了我的计划,决心要尽可能地把珊瑚养到最好的状态,不过这确实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我的水族箱一开始是为淡水鱼而设计的。自2002年以来,我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其中有些好的启示也有一些沉痛的教训,但我就是凭借着我对于这份爱好的热情度过了许多困难的时光,正因为我的热爱,这些年来我总是在尝试去改造我的“小碗”,而那种觉得“别人的鱼缸永远比较好”的想法一直在激励着我去创造更好的作品。

系统简介

http://s16/bmiddle/9732dcb8tb6b0eca470bf&690


http://s12/bmiddle/9732dcb8t78ab4aed248b&690

http://s12/bmiddle/9732dcb8tb6b0edc5e4bb&690

http://s9/bmiddle/9732dcb8tb6b0ee5f2d68&690

http://s3/bmiddle/9732dcb8tb6b0eec17ae2&690

http://s13/bmiddle/9732dcb8tb6b0efe9e4ec&690

整个系统的容量是大约800升—— 主缸为600升,副缸(包括生化缸)为200升。主缸尺寸为180*60*60,缸壁厚10毫米,可从正面及部分侧面观看。缸的背面覆盖了一块合成的石头背景,因为我觉得传统的蓝、黑颜色的背板玻璃显得不那么自然。

由于侧面玻璃的宽度只有60CM,我能建造一个比较合理的展示布局。在缸的底部,经过我的反复试验,最后采用的底材确定为一层薄薄的珊瑚砂。厚的底层常常因为其上的藻类导致一系列的问题,不过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会尝试建造一个以厚沙层作为底床的缸。

系统数据

展示缸:600

副缸:200

展示缸照明:XM 250瓦 10000K 金卤灯, ATI自然色和蓝光 T5氖气灯

光周期:12小时

水循环:3 Tunze 6100 2 Tunze 6200

过滤系统:Sander C200 臭氧生成器

蛋白分离器:AQ Engineering 200SK

钙反应器:Deltec PF600S  

添加剂: 镁、锶、硼、钾、铁、萤石和混合微量元素

冷水机组:Teco CA680

过滤系统

http://s14/bmiddle/9732dcb8tb6b0e4251c7d&690


http://s4/bmiddle/9732dcb8tb6b0e45c1b73&690

http://s10/bmiddle/9732dcb8tb6b0e493e609&690

过去我曾经尝试过很多的过滤系统,最后发现最适合我的海缸的系统同样也是最简单的:一个好的蛋白分离器。我的缸放满了珊瑚并且成熟,过滤系统的主要过滤工作是由生物石及其中生长的微生物来完成。基于此原因,我选择了一个非常强劲但又不是特别大的蛋白分离器,以避免消耗过多的营养。此时我使用的蛋白分离器是AQ Engineering 200SK。为了从水中去除酚,臭氧也偶尔使用到,因此我也设置了Sander C200 臭氧发生器。

在我的缸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将钙水平维持在一个最佳的范围内。缸中大量放置了大型石珊瑚,这些珊瑚会吸收大量的钙质,而由于空间的限制,我不能安装大型钙反应器。因此,我改造了我的Deltec PF600S 钙反应器,在其上安装了一个更大的泵并移去了反应器输出管口的流量控制器。就这样,缸中的珊瑚砾石像阳光下的冰雪一样融化了!!

 照明

http://s14/bmiddle/9732dcb8tb6b0dc12d6ed&690


http://s11/bmiddle/9732dcb8tb6b0dd317ada&690

http://s13/bmiddle/9732dcb8tb6b0de9f36fc&690

http://s7/bmiddle/9732dcb8tb6b0ded29ef6&690

http://s13/bmiddle/9732dcb8tb6b0df1ac69c&690

对于海水缸来说,照明系统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这些年来,我尝试了所有的照明方法和各种照明设备,只是为了找到对我的鱼缸最好的照明方案。我试过各种不同的牌子和不同的光谱的T8 T5灯泡, 150瓦、250瓦和400 的卤素灯泡。最后我决定自己建一个照明系统,配合使用不同的金卤灯泡和T5灯泡,以确保能照亮缸内的每一个角落。


在我过去曾经尝试过的卤素灯灯泡中,我发现了一个很好的折中选择:XM 250-watt 10,000K 灯泡。在我看来,它们的外形好看,同时它们也有很好的镭射光谱。这种灯泡由Icecap镇流器控制。作为补充,我同样也添加了一些ATI自然色灯和蓝光T5氖气灯配合使用。

照明系统的光周期如下:

· 4250 XM 10,000K 开灯时间约为11个小时

· 839ATI T5,4只自然色+4只蓝光),开灯时间约为12小时

水循环和水流系统

在海水缸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系统就是水的循环流动。这要求在水族箱中的水流在各方面都尽可能地同质,必须尽力避免在石头后面或者是缸内的其它地方出现水流停滞的情况。因此我使用的是Tunze 水流泵,将它们在缸中仔细放置好并且隐藏起来(我不喜欢看到这些黑黑的盒子出现在展示缸中煞风景),这种水流泵能产生很大的水流,但这水流却不具猛烈的破坏性也不会到达太深的深度。几年来,我曾多次更换了泵的水流方向。随着珊瑚的生长,我也添加了一些泵,因为扩展的珊瑚面积会一定程度上阻挡住水流的循环。

我所使用的设备:

· 3 Tunze Stream 6100 

· 2 Tunze Stream 6200 

 

 水的参数:

· 比重: 1.025 - 1.026

· pH: 7.6 - 8.0 

· 钙含量400 - 420 ppm 

· 碱度7 - 8 dKH 

· 镁含量1300 ppm 

· 硝酸盐0 mg/l

· 磷酸盐0.001 

· 温度26° C

 

维护,喂养和补给

整个系统由独立的Aquasmart Limulus电脑系统来控制,这套系统帮助我运行这么多种的设备并且帮助我测量pHORP,密度及温度。水温由一台Teco CA680 冷水机和一台Shego 300瓦加热器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以下几种成分由计量泵每日添加:

、锶、硼、钾。在需要的时候会加入一定剂量的铁,萤石及混合的微量元素。每个月缸内的水会完成一次轮换,所使用的是100升左右的逆渗透水加以Tropic Marine Pro Reef 海盐。

我很少给我的珊瑚们喂食。在尝试过几种喂食方法和珊瑚食物之后,我得出一个结论,在我的缸中饲养着许多的鱼类,专门针对珊瑚进行喂食可以说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我相信鱼的排泄物和食物残渣足以喂养整个底栖生物群和浮游生物,而这些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正是珊瑚们最佳的食物。我每天喂一次鱼,投喂的是大量的碎片饲料。如果珊瑚出现饥饿的现象,我会加喂一点 Golden Pearls 或者其他的液体食物。

缸内生物

缸内大部分为小水螅珊瑚。以下为缸内其他的鱼类和无脊椎生物的介绍

· 1-Oxymonacanthus longirostris  尖吻单棘鲀

· 1-Paracanthurus hepatus 刺尾鲷

· 1-Acanthurus sohal  红海吊鱼

· 2-Pseudocheilinus hexataenia 六带拟唇鱼

· 1-Pterosynchiropus picturatus 花斑竹荚鱼

· 2-Pomacentrus moluccensis 摩鹿加雀鲷

· 3-Amphiprion ocellaris 眼斑海葵鱼

· 2-Labroides dimidiatus 半拟隆头鱼

· 1-Gobiodon okinawae 黄体短

· 1-Ophiarachna incrassata 巨绿蛇尾

· 1-Linckia sp. starfish (blue) 蓝星倒吊鱼

· 3-Lysmata amboinensis 清洁虾

· 5-Rhynchocinetes uritai 机械虾

 

编辑寄语:本次介绍的海缸,相对于以往来说在构思和运作方面都显得简单明了,但这与主人的不懈实验和坚持的探索密不可分。所以我们或许也能下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设备对于海缸来说非常重要,但并不是只有庞大复杂的系统才能成就完美的水族体验,只要需要主人拥有无穷的热情和想象力,哪怕是简简单单的基础设备,也能呈现出美丽的海水美景。

阅读    收藏 
标签:

观赏鱼

七彩

七彩神仙鱼

水族

水族生活

天津启林

万沃水族

野彩

杂谈

分类: 《水族生活》文章

野生七彩神仙的分类系列   PART II

 

关于野生七彩演化分歧的发想之 蓝纹七彩与红点七彩篇 

本文刊登于《水族生活》第24期

作者:李尚亲 (台湾万沃水族)

 

据地理学家的研究在6千7百万年前随着南美大陆的地势隆起当时的亚马逊河出口由注入太平洋改道向北最后在8百万年前其出口已经改道转移注入到大西洋方向在那个远古的时代人类尚未出现在地球上时至今日亚马逊河已成为展现为我们眼前的这副姿态…

生活在其中的野生七彩是极少数广泛分布在几乎整个亚马逊河流流经的低地区域的南美慈鲷藉由这个观点并参考现在基因研究而得到的七彩分类笔者对于野生七彩的起缘有一些假设性的看法和推论在此与各位分享

首先让我们就蓝纹七彩(S.aequifasciatus)和红点七彩(S.tarzoo)来做一下探讨在地理分布上蓝纹七彩和红点七彩一东一西生活在亚马逊流域的中下游和上游区这样壁垒分明的栖息范围(注①)并没有产生不同物种间的生殖隔离且从外观上来说,在这两种七彩身上还有许多相同的特点

1. 水波纹路均呈现多样变化有从非常少的纹路到满身水波纹都有且有雌雄性别上的不同趋势,也就是说多数情况雄性的蓝纹和红点七彩身上的条纹较雌性

2. 在自然界都出现过蛇纹型态的个体图1为2002年前后K2在雅梦达流域所采集到的野生七彩当时这鱼的身价达到了六千美金,在野生七彩中十分少见的可见其珍稀的程度像这种非常罕见的特殊纹路,往常都被认为是人工七彩中的蛇纹品系才会所拥有的花纹,但这不只在蓝纹七彩身上出现过,在2005、2006年间在Japura采集过一同样拥有细密蛇纹花样的红点七彩,这条红点七彩被比利时的野彩专卖店获得这样的事实同时也印証目前所有人工繁殖的七彩神仙的品系特征表现基因都存在于野生七彩的基因库中http://s9/middle/9732dcb8tb69faea044f8&690




3. 有些生活在相近水文条件下的个体外观非常相似且一般人非常难以辨别图2中的七彩神仙采集自亚马逊的美丽湖(Lagoa Bonita)的苏力摩河上的一个小水域这是一种蓝纹七彩的族群但是这美丽的蓝绿色调却非常近似于红点七彩的体色实际上几乎所有的红点七彩都是生活在亚马逊流域的白水河中。1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就像是同样生活在非洲的不同人种,在外观上会趋向演化出同深度的肤色更有些时候像是图3-1的泰菲湖产的皇室型态的红点七彩与图3-2这只同样产自白水流域蓝湖(Lagoa Azul)的皇室型蓝纹七彩可说是如同峦生兄弟般的相似http://s11/middle/9732dcb8tb69faf3bf27a&690


http://s13/middle/9732dcb8tb69fafb3553c&690

http://s8/middle/9732dcb8tb69fb0545e87&690

 

根据这几个理由笔者推测蓝纹七彩和红点七彩源自共同祖先一种始祖七彩神仙(Pre-discus)而这种始祖七彩神仙的外观应该也具备了多样性的纹路表现和体色型态藏着变异的蛇纹基因并且有不同方式的红色色素发色模式在后续的演化里由于可能发生的地理限制(注②)使得后来分隔于亚马逊河两边的蓝纹和红点七彩有了红色色块和红色斑点的不同表现方式

笔者同时也注意到在泰菲湖以及分布在其东部下游的红点七彩族群如Caiambe条纹的表现形式比较多也就是比较近似蓝纹七彩的花纹表现间之以红点串连成线于条纹间的间隙。而多数分布在泰菲湖以西包含泰菲河的红点七彩有很大比例的条纹表现仅在额头往后延伸的身体上部,而没全身都是纹路的分布个例,取而代之的是以大片蓝色色块补满躯干而红点是随意分布于躯干上

由这个外观上的差别笔者假设此乃肇因于蓝纹七彩和红点七彩在分歧之后又因为如河道的合流等原因所以两种七彩现在发生了重叠分布而产生出两种不同外观蓝色发色特征但是会有相同红点发色的七彩神仙也就是或许这是蓝纹七彩和红点七彩间的杂交种

但由于目前的DNA证据的样本均是采集自泰飞湖以西产地(注③),因此无法判断是否有蓝纹七彩和红点七彩间的杂交种。且Foz do Copea与它以东的Coari两地虽然十分接近,但却分别是 有红点跟蓝纹的两 种完全不同外观的族群,尚未发现如黑格尔七彩和蓝纹七彩那样,在许多产地都能同时发现两种七彩生活在同一栖地水域内的情况。所以目前这个假设仅止于猜测而已http://s14/middle/9732dcb8tb69fc1ee61cd&690


 

①:野生蓝纹七彩分布于西经49°-70°(Lago Coari-Belem)范围内的亚马逊河流域的低地区域而野生红点七彩则是分布在苏利摩河上的Foz do Copea以西到Rio Ica / Rio Putumayo.

 

②:酋长短鲷(Apistogramma bitaenata)的分布范围只限于玛瑙资市以西的亚马逊河流域由这个类似的例子笔者认为野生红点七彩也是受到相同的地理限制而与蓝纹七彩在同一时期进入演化上的分歧点极有可能在当时亚马逊河中段发生改道或是干枯现象长达许久造成始祖七彩神仙在亚马逊河上游跟中下游的后代走上不同的演化之路但在后来河道又相连起来使得亚马逊河干流呈现为连续性河道现在的玛瑙资市所在位置就在主要的三大支流——尼格罗河马蒂拉河和苏力摩河交会处附近这三条河流汇集之后亚马逊河由此往东奔流入海

 

③:就笔者已知的生物实验使用的红点七彩样本采集产地为Tefe(泰菲河),Rio Bauana(布莱娜河), Rio Jurua(朱罗河),Rio Jutai(胡塔依河)和Rio Ica(伊萨河)。

  


 

 

 

 

阅读    收藏 
标签:

水族

天津启林

寄居蟹

观赏鱼

杂谈

分类: 《水族生活》文章

如何照顾蜕皮的陆寄居蟹?

HOW TO TAKE CARE OF A SLOUGHING HERMIT CRAB

本文刊登于《水族生活》第24期

http://s14/bmiddle/9732dcb8tb6153a4331ed&690

http://s5/bmiddle/9732dcb8tb6153c58cf84&690

http://s3/bmiddle/9732dcb8tb6153e7b89e2&690

编辑:夏小满

 

 知识回顾: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寄居蟹科(Paguridae)和陆寄居蟹科(Coenobitidae)为了避难与保护身体寄居在空螺壳(如蛾螺或滨螺)或其他中空物体内的蟹类统称为寄居蟹它们的外形介于虾和之间,多数寄居于螺壳内。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们向大家介绍过可爱的陆寄居蟹。陆寄居蟹是节足动物,除腹部之外,它们的整个身子披着甲壳。陆寄居蟹的甲壳坚硬,能保护身体,但却也无法随着身体的生长而变大,因而限制了陆寄居蟹的成长。所以陆寄居蟹要成长,必须经过间歇性蜕皮这一个阶段,即每隔一段时间把旧的外壳,重新长出新的甲壳同时身体随之长大(断脚也会再生),这个阶段称之为蜕皮或脱皮。

有人会误把“蜕皮”换壳(更换螺壳)当作同一种状态。“蜕皮”是指陆寄居蟹脱下身体的旧甲壳,而肌肉组织会长大并逐渐变硬,形成新甲壳换壳(更换螺壳)是指陆寄居蟹从背着的螺壳爬出来,再移到并进入另一个空的螺壳里。

 

蜕皮的危险性 

 

蜕皮对陆寄居蟹十分重要,除了因为它们要藉此来成长之外,更因为蜕皮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刚刚过蜕皮的陆寄居蟹,消耗了相当大的体力,身体因而变得十分虚弱,加上新的外壳还没硬化,仍然维持在柔软的阶段,所以十分容易受伤。

人工饲养的情况下蜕皮期间的陆寄居蟹死亡伤残等情况时有发生,如果饲养密度高,情况更甚。因为蜕皮中或刚蜕皮的个体身体还未变硬仍然非常柔软所以在没有硬壳保护的情况下,有可能会被同伴弄断胸足或被侵略而导致死亡。

因为蜕皮的个体所散发发出的新鲜气味,会被其他个体误以为是鲜鱼的肉壳还未硬化的陆寄居蟹很多时也会被受到其它的陆寄居蟹的攻击,所以隔离蜕皮的陆寄居蟹相当重要。

另一个风险便是湿度。湿度不足会使陆寄居蟹不能成功把旧壳脱去,所以有个体蜕皮时,要注意饲养缸内的湿度。

90%的陆寄居蟹死亡都是与蜕皮有关。因此,在蜕皮时我们要特别注意湿度的变化,而且要等到蜕皮的陆寄居蟹甲壳完全变硬并且小蟹恢复正常活动后才可以把们放回其它同伴中去

另外,大型陆寄居蟹蜕皮的能量很大,因此大型个体蜕皮失败而死的可能性比较高,可以说个体越大蜕皮时所承受的风险也越大。越大的个体在野外生活的时间越长,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会较低,蜕皮时所受的压力可能会越大。所以,对陆寄居蟹来说,蜕皮是非常高风险的行为。对饲养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安全地渡过这一重要时期。

 

蜕皮周期

 

每只寄居蟹的蜕皮次数与所需时间没有确实数字统计,不同个体所需时间也大不相同一般来说小个体的寄居蟹1年蜕皮约2-3次,大的个体则1年蜕皮约1-2次,以下表格中的数据供参考:

 

个体大小

(相约大小)

超小型

(指甲大小/或以下)

小型

(普通药瓶盖大小)

中型

(乒乓球大小)

大型

(网球大小)

每年蜕皮次数

2-3次

2-3次

1-2次

0-1次

蜕皮需时

2星期

1个月

1个半月-2个月

2-3个月

 

个体的寄居蟹蜕皮后成长幅度会较大,随着身体越来越大,成长的幅度便会小,不过总来说,陆寄居蟹整体的成长速度是很慢的。如果出现营养不良或蜕皮前有断脚进行再生,成长幅度也会小。

蜕皮的次数主要是依据环境、温度、食物和年龄等等而定。刚开始饲养的个体可能会受突然变化的环境影响而在短时间脱一次壳。等到它们适应了新的环境后,们的每次蜕皮间隔时间就会逐渐变长。 

陆寄居蟹的蜕皮周期常常到环境突变的影响而缩短,例如为了使断脚再生而蜕皮,螯脚等较大部分在一次蜕皮后还未能完全再生时,会在短时间内再重新蜕皮

们搬进较大的螺壳时,为了使身体适合其螺壳大小而在短时间内反复进行蜕皮,使其身体快速长大出现这样的情况时,陆寄居蟹的身体会比平常蜕皮时承受更大的负担和压力,发生意外的机会更高。所以,如果遇到断脚或搬进大螺壳的个体时,可以多给寄居蟹提供富含钙质和蛋白质(肉类、鱼类等)的食物,为们可能会出现的紧急蜕皮作好准备。

 

陆寄居蟹的蜕皮过程可分为3部分:“蜕皮潜伏期“蜕皮准备期“蜕皮期”

 

(1)蜕皮潜伏期
    判断陆寄居蟹是否将要蜕皮,一般来说简便的方法就是观察们有没有重复挖沙这行为。除了刚购回家的个体,因为要适应新的环境而会有一些挖沙的行为外,当个体稳定下来并且周围的环境正常,平是不会看到们有这样的行为的。所以,当陆寄居蟹开始有挖沙这行为时,便进入了“蜕皮潜伏期,意味着今后可能会进行蜕皮

在“蜕皮潜伏期期间有些陆寄居蟹的个体会进食,有些不会进食。

简单来说,当看到陆寄居蟹开始不断挖沙,便要注意十分即将进行蜕皮应避免干扰们,虽然不知道这段时期会维持多久,但我们还是要待心等待。


(2)蜕皮准备期
    当陆寄居蟹四处挖沙,并且找到一个适合的地方躲藏起来后,便进入“蜕皮准备期这时它们会静下来,不活跃。


(3)蜕皮进行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蜕皮准备期之后陆寄居蟹便真正开始进行蜕皮

 

 

蜕皮

 

陆寄居蟹在蜕皮前会出现一些特别的征兆和行为,有些现象往往会持续数周(约3-4星期或以上),所以每天须注意观察寄居蟹的举动。当发现陆寄居蟹有以下行为时,暂时不要将它拿到上把玩,以免干扰了们寻找适当的位置预备蜕皮的活动

 

不断地重复挖掘底沙 :陆寄居蟹为了找寻一个安全的蜕皮地点,会不断地挖掘底沙,躲在沙里三两天或一星期后再从沙里钻出来,之后又再重复挖掘底沙和藏起来这个动作,并可能重复多次。最后会躲藏在沙里3-4星期也不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陆寄居蟹躲藏在底沙3-4星期也不出来这个行为一般会出现于小型和中型的陆寄居蟹身上,较大型的个体虽然也会有挖掘底沙这个动作,但到最后大多还是会选择在沙上蜕皮

许多初养者常常误以为当寄居蟹开始挖沙,便会立即蜕皮。挖沙蜕皮的一个前兆,许多寄居蟹会在正式蜕皮前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前已经开始挖沙。所以寄居蟹出现挖沙行为的时候不必过于紧张,只需像一样去照顾便可

走近水源(水盆)/ 躲在水盆底附近底沙这和陆寄居蟹挖掘底沙有很大关系,因蜕皮时需要较高湿度,所以寄居蟹会经常进出水盆吸收水份,会挖掘在水盆下的底沙,甚至将水盆打翻。

把身体浸在水盆里:即将蜕皮的陆寄居蟹常常会安待在水盆里,目的是储蓄水份于螺壳内,为蜕皮做准备。

不进食:陆寄居蟹蜕皮前可以整整一个月不进食,虽然不会饥饿而死,但除非个体是躲在沙里或看到已经脱掉旧壳,否侧最好也应该继续摆放食物。

动作变得不活跃经常躲起来躲藏在洞穴、水盆底、底沙里、流木下等等。

呆在角落 常常可以看到陆寄居蟹若有所思地长时间呆在水盆旁或饲养缸的角落

 

远离其它个体

眼睛变得白而蒙目,像白内障西方和日本皆有这说法。

提前更换较大的螺壳有些个体会在蜕皮前先换上较大的螺壳,为的是当们在蜕皮后,便可紧紧地躲在较大螺壳的深处,不易被别人搔扰和感觉较安全。

无法如常般缩进螺壳内  因为腹部的水袋关系,使们无法如常缩进螺壳内。

 

 

蜕皮期间

 

隔离是指把陆寄居蟹与同伴隔开,让陆寄居蟹能在安全情况下免受同伴干扰成功蜕皮。进行蜕皮期间的隔离最重要的道具就是隔离缸。

    隔离缸必须有水盆(淡水盆)和供寄居蟹躲藏的洞穴,以及足够寄居蟹藏身深度的沙。光线可能会影响陆寄居蟹蜕皮的成败,所以最好是寄居蟹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蜕皮 使湿毛巾盖着饲养缸,一来可以完全让隔离缸黑暗,也可作保湿之用。

 

隔离方法:

 

方法一:隔离出现蜕皮征兆的个体

这个方法适用于饲养较多寄居蟹时使用。当发现饲养缸里某各个体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不断挖沙或走近水源等征兆时,可以先把隔离到隔离缸里,等待隔离缸里一个安全的地方蜕皮

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饲养者在察觉到蜕皮征兆时把们移走,这便会使们要重新找寻过适合蜕皮的地方,其环境的突然变化可能会对们做成一定的压力,使们中止蜕皮

使用这种隔离方法时,湿度必须适合寄居蟹挖洞 过于干燥的沙子会使寄居蟹挖沙困难,并且沙子坍塌将陆寄居蟹活埋的危险。但如果湿度过大,底部积水过多或过高 沙底很容易被污染产生臭味;过高的水位可能导致蜕皮中的寄居蟹溺毙 准备脱皮的寄居蟹通常会钻非常深的位置,常常会钻到缸底为止,这样可以方面饲养者观察、掌握到它们脱皮的情形,而不会出现蜕皮失败好多天还不知道。但若是缸中积水过多,寄居蟹钻到有水的地方就会停止,这样不易知道陆寄居蟹蜕皮情形。

有时候某些寄居蟹蜕皮不会出现明显的特征,很难事先把或其它同伴隔离。当发现饲养缸出现个体在不知不觉间蜕了皮时,应当情况请尽快把隔离虽然说不能干扰正在进行蜕皮个体,但如果此时不隔离,后果可能更严重,因为刚蜕皮寄居蟹的柔软身体随时可能会被同伴强行拖出,所以请轻轻的把寄居蟹它蜕下来的旧甲壳一起移到隔离缸内,隔离缸的沙不用太厚,但要维持高湿度,再把放在穴洞内,给一个较黑暗的环境,让安心完成余下过程。

 

方法二:隔离其它同伴

这个方法适用于饲养2-3只较少寄居蟹个体的情况,而且可说是最安全的。当发现要蜕皮的个体已经安全地潜入底沙里很久没有出来时,可以暂时把其余的同伴隔开,虽然理论上来说已潜入沙里的个体应该是很安全的,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将其他同伴隔离更保险。当然,隔离缸的布置应和主缸差不多,也要维持适合的温湿度,这样才不会使被隔离的个体感到压力。待蜕皮的个体从底沙出来并且等到它的甲壳完全变硬后把同伴放回饲养缸里。

要同时准备多个不同类型的隔离缸是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最重要是饲养缸里有足够厚度的沙,让寄居蟹们能自然地在饲养缸蜕皮如果饲养了的寄居蟹,如果底沙够厚的话,当蜕皮寄居蟹已经钻入底沙之后,便不用太担心了。这时不需要饲养者多做操心,让寄居蟹自行蜕皮就可以了。饲养寄居蟹,相对地在处理蜕皮时会麻烦,蜕皮风险也所以在这里建议读者切勿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大量购入陆寄居蟹来饲养,这样对饲养者和寄居蟹来说百害无一利。

 

蜕皮之后

 

很多饲养者看到陆寄居蟹脱下来的旧的甲壳,会把拿走扔掉。这是一个绝对错误的做法因为刚蜕皮的陆寄居蟹要使新的甲壳硬化,便要摄食含有钙质的食物而陆寄居蟹所脱出来的旧壳正是钙质的重要来源。寄居蟹会吃掉旧壳摄取不易获取的钙质所以把旧壳拿走会使们吸收不到所需钙质,轻则减缓寄居蟹新壳的硬化,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寄居蟹死亡。 

当看到陆寄居蟹恢复正常的活动,开始出来行走时,这时才可把寄居蟹吃剩的旧壳拿走。在寄居蟹成功蜕皮数天,可以给提供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肉类、鱼类等等),帮助陆寄居蟹快速恢复体力。

如果旧壳不幸被其它陆寄居蟹吃掉的话,可以给寄居蟹以煮熟的蛋壳虾壳或蟹壳等食物帮助补充因失去旧壳而摄食不的钙质。

  

陆寄居蟹在蜕皮后,螯脚尖和胸足的爪,会重新长出来变得十分地尖锐。覆盖在身体上的刚毛也会变得、更浓密。蜕皮不单会使寄居蟹的身体长大,它们的断也会渐渐重生。

有人认为陆寄居蟹从更换了就的甲壳后,身体理应变小,否则不能从旧壳脱出。其实正好相反,陆寄居蟹蜕皮身体是成长的。这是因为在被称为蜕皮前期的陆寄居蟹,在旧壳下面已长出了新的肌肉随着蜕皮进行,新壳还未硬时,寄居蟹会急速地吸收水份,使得身体膨胀,这样便能将新壳撑开,然后经过一段时间钙质沉积长出新的甲壳,因而得到成长。

蜕皮的陆寄居蟹的另一个变化便是体色。些个体在蜕皮后体色会变得更浅,有些则会变。体色变化主要是与陆寄居蟹蜕皮前所进食的食物有关一般来说,食用含有胡萝卜素较多食物的寄居蟹它们体色会渐渐变得鲜艳;同时体色变化也有可能与气温、湿度环境因素有关,因此陆寄居蟹在每次蜕皮们的体色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化即使同一品种的陆寄居蟹也会因为栖息地不同而有不同的体色。


至此,我们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有关陆寄居蟹蜕皮的各项内容。蜕皮对于陆寄居蟹来说既是成长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充满了危险的死亡之旅,希望我们喜爱这些可爱的小装甲车的读者们在学习了相关的知识之后,帮助自己的寄居蟹平安地度过这成长的旅程,要知道,能让大家享受与小小的家庭成员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是《水族生活》最大的幸福。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    收藏 
(2012-01-06 13:37)
标签:

水族

水草

大浪草

莫斯

水族生活

天津启林

杂谈

分类: 《水族生活》文章

寻找属于你的水草

本文刊登于《水族生活》第22期

编辑:Bells


 

上一期编辑为大家介绍了新手入门所需要知道的一些水草知识,如果鱼友们开始心动,想自己尝试给爱鱼配上一簇簇绿油油的水下精灵,那么需要提前做的准备工作可是很多的哦。

先来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水草吧,水草和人一样,也有各种各样的性格,如果选择和自己性格不符的水草,要么你养着养着会觉得不喜欢,要么它们就会抛弃你而去了,而养一株投缘的水草,不仅主人看着喜欢,而且由于心有灵犀,水草会在自己的关爱下越长越亮丽,成为鱼缸中不可抹去的一道亮丽风景。

为了让你选择一款和自己脾气投缘的水草,我们放眼世界,找寻各种性格各异的水草,我相信鱼友总能为自己的爱鱼找到一款合适的水草,同时,养过水草的人都知道,看到水草似乎迎着自己的期盼越长越好的那种心情,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述的,感觉就像自己的爱宠为了给自己争脸,鼓足了勇气拼命长,编辑曾给自己的爱草拍了几百张照片,想必这种心情也是很多草FAN曾经有过的吧。

要找到一款和你情投意合的水草,首先要做一个性格的匹配,你是属于急躁型,还是属于慢热型,还是属于勤奋但是总是做错型呢?水草可不轻易吃你这一套,光有关爱是不行的,还要根据自己以及水草的性格特点来谨慎选择。

先来看看性格最柔和的水草是哪一个:


http://s16/middle/9732dcb8tb5d5827f23ff&690

http://s7/middle/9732dcb8tb5d583bd78d6&690

水蕴草---性格最柔和的你

水草分析:

水蕴草兼有带状水草所能呈现的柔美温柔脾性,还有一定的挺水性,本身的形状比较特殊,和大多数陆地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能展现不凡的身姿,总的来说是属于沉水性水草,但如果能养的好的话,会有白色的可爱的小花开出水面,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不错的选择,而且这种水草有超级好的脾气,只要水温变化不至于太严重,并且有足够的光照,还能有些养分,就能在水草缸里活得很好。

养分的来源很好解决,爱鱼的排泄物就可以基本满足其所需,用石头将水蕴草固定好就可以养的不错,适合刚上手的初学者。但凡初学者都有点迫切的心情,急切地希望自己的水草能早日出状态,水蕴草完全能满足新手的这种心情,因为这种草的生长能力很强,长得太旺盛的话,甚至要开始修剪水蕴草呢!

FAN分析:

如果你是属于勤劳的初学者,并且脾气有一点点初学者的那种急躁,而且不刻意追求所谓的高档次,高水准,甘愿平平淡淡养上一株大众化的温和水草,或是单纯地希望为自己的爱鱼简单地引进一个友好玩伴,用自己的热忱来对待它并只求一个简单的结果,那么这种草就非常适合你。水蕴草完全满足上述要求,甚至你都不需要去水族用品专店购买,小时候经常玩耍的池塘小溪中就能觅得这种水草的芳影。

别看这柔柔弱弱一团嫩绿,生长的速度很可以满足初学者单纯的急躁冲动,甚至如果照看的好,等到水蕴草的小花开出了水面,我想很多草FAN都会忍不住将白色小花拍下来,到了它的生长速度超过了你能照顾的范围,一方面你可以明白,你已经摆脱初学者的急躁了,开始想要和自己的水草慢慢融合,另一方面,赶紧修剪吧!

 

 

水蕴草简介

别名:蜈蚣草 

原产地:南美洲

  水蕴草是多年生的草本沉水植物,原产在南美洲,移到亚洲很久了,成为池塘溪河中常见的水草品种

株体茎呈圆柱形,直立或横生於水中,最粗有0.35公分,可以长达100公分,漂浮在水中也能生根长叶,在水中有些泥土,生长的情况会比较粗壮翠绿。直接把它的茎枝插在水中的泥土里,很快就能长出很多新的嫩芽,不用种子也能繁殖,生殖力很强。

36片轮生的薄叶呈长披针状线形,具细锯齿缘,有一主脉,比金鱼藻宽。4-8月开花,雌雄异株,雌花只在南美能看到,其他地方不开雌花,雄花生於茎上端,花成熟时,雄花的花柄会伸出水面,大概5公分长,三片白色的花瓣宽椭圆形,表面有很多皱摺,雄蕊的花丝是鲜黄色的,花药是黄色的,花瓣下面有三片长椭圆形的花萼。

因为环境污染的缘故,原生状态下的水蕴草已经很少看到,现在常见的都是养在人工水池中,有净化及美化水质的功能,作为水族箱的布置。把水蕴草放进水族箱中,会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大量的氧气,提供鱼呼吸用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水草也是水蜗牛喜爱吃的植物,所以注意不要混养


http://s8/middle/9732dcb8tb5d588478387&690

http://s8/middle/9732dcb8tb5d5894b5b87&690

 

皇冠草---王者气度的潇洒飘渺 

水草分析:

皇冠草,顾名思义,是有那么一股霸气存在的,硬挺的躯干在水族箱内本身就能构成一片独立的风景。皇冠草大气而不张扬,有着王者应有的风范但有没有那么招摇,在水族箱内属于能镇得住一片领域的水草,而且虽然属于水草,但是却少了水草的那种柔弱,多了一种独立向上的精神,另一方面,皇冠草有一种奔放的情怀,该水草的原产地巴西的自然风情也是大气而奔放,就像热烈的桑巴舞,热情而有度,充满魅力而不蛊惑人心,无论是盛放得轰轰烈烈如孔雀开屏般精彩,还是如箭簇般紧紧相拥寒气逼人,皇冠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唯有心胸开阔的人才能和这种草友好相处。

FAN分析

狮子座的人很适合引进这种王者气息十足的水草,因为狮子座的人也具有类似的特点,当然,不仅仅是狮子座的人,但凡有点英雄情结的人,或者本身就属于比较开朗豪爽的性格,而且对待自己的水族箱不是那么急功近利,喜欢远观欣赏壮美全景的鱼友,可以考虑种植皇冠草,水草和主人的风格相得益彰,才能彰显主人的品味,能将皇冠养的亮丽出色的人,一定也是大度的人。

当然,配合皇冠清秀的一面,玉树临风而飘然独立的处世态度也是必须的,因为皇冠霸气但不蛮横,没有过度绚丽的色彩干扰其他植物或是抢了爱鱼的风头。所以拥有大家敬佩的王者气息的人,是再适合不过了。配上同样性格十足而色彩亮丽的南美慈鲷,相信每一个领略过的人都不会轻易忘掉这种景象,也只有气质不凡的鱼友能和这种大气的水草投缘。

 

皇冠草简介  

  原产地:巴西

  学名:Echinodorus amazonicus

  别名:亚马逊剑草、王冠草

  硬度:2-12DH

  PH6.5-7.2

  水温:2428摄氏度

  皇冠草是一种大型水草,叶柄粗壮,叶子宽大,叶形优美,最大的皇冠草可以长出近百片叶子,最大叶长可达50厘米,叶宽可达8厘米。皇冠草豪华艳丽,雄伟壮观,被称为水草之王。 

  分布于巴西,喜欢单独生长。高度达到40厘米,属中型水草淡绿色的长披针状的叶片呈剑状的弧形弯曲,长3040厘米、宽23厘米。不适合碳酸盐硬度太高的水质。喜欢中度光照、加热良好的水和中等颗粒的底砂。发芽繁殖。需高度为45-50厘米的水族箱养植。

  皇冠草的栽培:皇冠草喜欢强光照射,适应能力较强,容易生长,每天应接受4小时左右的光照。皇冠草的叶片较脆,不要经常移动,以免损坏叶片。 

  适宜在弱酸性、中性水中生长,喜温、喜光。水温要24℃以上,2628℃最宜。 

  皇冠草靠参茎繁殖和分株繁殖,但主要靠参茎繁殖。皇冠草的参茎向水面和斜上方长,每根茎可长出十几棵水草,有时可同时长出二三根茎。待小皇冠草的根长到可栽种时,就应将其剪下来,另行栽种。如果皇冠草的根部长出新株,待其长到20厘米左右时,可将其劈下另行栽种。 


http://s16/middle/9732dcb8tb5d58e2b9e0f&690

 

水芋---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水草分析:

淡淡的粉色调是水芋最为人喜欢的特色,而且如果能养得开了花,那么温文尔雅的花蕊藏在圆润的花瓣里面,更是构成一幅娇羞雅致的美好场景,所以水芋这种水草是柔美女性的代言词,但是,不要被柔弱的外表所误导,内心的坚强能在另一方面表现出来,水芋从南非引进,到现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小时候嬉戏玩耍的田间地头也都能找寻到它们的芳踪,浅水区,沼泽区,这是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水草,环境的恶劣丝毫不能影响到柔美的绽放,偶尔能见到开花的水芋,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就像经年的积累一旦爆发是那么的惹人喜爱。

尤其是粉红水芋那独特的颜色,粉红是秘密的代言词,暗藏在叶片背后的粉红色是不能轻易被人发现的。温文尔雅却低调含蓄,只有在绽放时才能真正欣赏到这种水草的美。

FAN分析:

适合养水芋的人至少是含蓄的,有着温文尔雅的气质和低调的谈吐,不刻意追求也不轻易放弃,内心充满对生活的渴望和美好的理想,才能在远远欣赏这种水草时怀着一个平常心,不急躁不气馁,默默将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到完美。如果渴望有壮观如皇冠草一般的景象的鱼友是不适合这种低调优雅的水草的,所以小家碧玉的情怀也只有在那一低头的温柔中得到充分的显现。水草如人,外表柔美的女性,如果内心有着一颗坚强的心,能低调从容地应对各种复杂的环境,那么将是这种水草的最好伴侣。

很多人跟我说喜欢粉红水芋花开后的婉约形象,可谁曾想,这也曾是经过恶劣环境考验后依然保持着的一种风度。众生百态,其中有气势凌然的强者,但更多的是将一切默默扛起来,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始终保持着内心的一份信念的普通人。如果兼具温和的谈吐,那么相信一定能和水芋这种同样含蓄的水草相看两不厌,一杯清茗在手,静静回味,细品风雨后。

水芋简介  

沼泽水芋

属:水芋属 

颜色:白色

因整洁的外观和花香,给人神圣的印象。

《广雅》曰:藉如,水芋也,亦曰乌芋。

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叶卵形,基部非箭形;佛焰苞小,花两性或生于花序最上部的为雄性,花被缺;雄蕊6,花丝线形;子房1室,有胚珠69颗;果为一平压状、倒圆锥形的浆果。

天南星科(Araceae)两种植物的统称。水芋属(Calla)含一种水生的沼泽水芋(C. palustris, 即野水芋)。水芋也常为几种马蹄莲(Zantedeschia)植物的共称,均原产于南非。

沼泽水芋广泛分布在北温带和亚极地凉爽潮湿的地区;植株美观,叶心形,佛焰苞白色,浆果鲜红成串;其汁液剧毒;在塘边淤泥或浅水及水道中容易生长。

普通花匠水芋(Z. aethiopica, 即衣索比亚马蹄莲、马蹄莲)是植株粗壮的草本,佛焰苞白色光泽,芳香,叶箭形,自粗根茎上伸出,是受欢迎的室内植物,可用为切花。

金色水芋(Z. elliotiana, 即黄色水芋)多心形叶,还有红色水芋(Z. rehmannii, 即粉红水芋),很多鱼友都非常喜欢,尤其是开花时非常漂亮


http://s4/bmiddle/9732dcb8tb5d5952560d3&690

http://s10/bmiddle/9732dcb8tb5d5954df049&690

 

 

大浪草狂热的生命律动*同样光彩夺目的人 

水草分析:

看到一簇养得非常茂盛的大浪草你会是什么感觉,我会感到整个水族箱都成了这种水草的配角,飘摇游弋,永不停歇。在水草灯的照耀下,那一团团一簇簇的深绿浅绿缠缠绕绕,大有统帅整个水族箱的趋势。虽然这种水草有着温温软软柔柔弱弱的叶片,水里稍有波动就随波而舞,但是不要小看这舞动的力量,有鱼友反映自己引进的大浪草在两个星期之内就将80cm的水族箱完全霸占,从这点上可以看出这种水草不容忽视的力量。绝对不是外表就能看得到的。所以如果不能接受这种生长的力量,或是不愿意看到大浪草霸占其它造景的生存空间,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有的人喜欢人造物,就像微缩盆景,人为地创造出某种生长形态,但是我更青睐天造物的那种奔放和自由,大浪草在野外的环境中靠这种疯狂的生长速度维系庞大的家族,引进水族箱后也依然保持这种天性,自由奔放也好,桀骜不驯也好,总而言之,这种水草就适合在野外疯长,非得引进水族箱就得尊重并接受它们的生活态度,因为不是随意的种植就能带来很好的效果的。

如果埋沙过深或是温度过高,这种植物就会反抗,表现就是进入休眠期,看上去好像萎靡不振了,这是一种对人为糟糕环境的无声的抗议,作为一种水生植物,大浪草本身能做到的也就是如此了。唯有条件恢复,它们才会慢慢重新绽放光彩,所以大浪草给我们带来困扰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尽的享受,看着这么多丝绸般光滑的缎带在水族箱里舞动,这种景象总是让人感到生意盎然,律动永在。

FAN分析:

适合养大浪草的人分两种,一种是心甘情愿伺候这种生命力旺盛的水草,为其修剪摘除,忙前忙后,只为欣赏一簇不息的生命力量和满眼的绿色。这种人有着对生活的热爱,可能是最平凡的小人物,混入人群就难以找寻,没有太特别的性格和特点,但是他们内心对于美好的追求是永不熄灭的,能仔细研究这种桀骜不驯的水草的特点,并调理出最柔美的状态,难道这不是一种孜孜追求的精神体现吗?

很多人追求美好,但是只因欣赏其壮美就肯踏踏实实来伺候这种水草的人是不多的。只要给与鼓励,增强自信,相信他们内心对生命的追求和踏实的精神能成就很大一番事业。另外一种性格也能和大浪草相辅相成,他们天生就是舞台上耀眼的明星,仅靠外表就能征服观众,个人的魅力无可阻挡。

喜欢大浪草的玩家会喜欢所有耀眼夺目的东西,可能会由于疏忽的个性不能让大浪草的所有状态完美展现,但是定能在水草商店和大浪草一见钟情,双方都具有光芒四射耀眼纷呈的外表,相互吸引是再正常不过了。但最好还是潜下心来学习一下这种水草的养殖知识,以免辜负了这绝美的水中精灵。

大浪草  

学名:Aponogeton Rigidifolius

分布:分布于马达加斯加

生长条件:碳酸盐硬度:215°dH

酸碱度(pH)5570

水温(T)2228℃

光照:中、强光照

布景位置:中景、后景

繁殖方式:繁殖时可将球茎清洁之后再置于泥土上.一般需23个月

水族箱适宜高度:水族箱高度宜4550厘米

特性:有时叶幅会超过7厘米,长带彤,末端尖。叶缘呈大波浪状,前端呈螺旋型,有长长的叶柄,甚至会超过叶长。对环境要求比较高.性喜干净、水温适中的水族箱。如果有足量的光照时,会生长良好,甚至会在水面上绽放V形的穗状集合花,花序简洁,呈白绿色当移植或缓慢生长一段时间后,会显得十分娇弱,此时应避免不佳的水质环境防止叶片向下卷曲并产生斑点。


http://s4/bmiddle/9732dcb8tb5d599507ad3&690

http://s2/bmiddle/9732dcb8tb5d59a5fc3a1&690

 

 

莫丝----水舞灵动,永不停歇 

水草分析

养过莫丝的人大概都会理解这样一种心情,看着自己的爱草一根根漂亮地伸出来,轻飘飘的在水中探寻,游动,心里会感到一阵阵的暖意和满足。莫丝适合慢慢地培养,并不是说它们生长速度有多慢,而是说慢慢增进和主人之间的感情,因为这是一种最通人性的水草,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经常能见到莫丝会借由改变叶子的姿态来顺应环境,光线过强和水温过高都会引起叶子的变化,所以感觉莫丝能和主人有很好的沟通,像在提醒主人赶紧调整缸内环境,让自己生长得更好。

也可以这么说,莫丝是一种最容易适应水缸内环境的水草,它们极佳的存活性通常让这种水草成为了陪伴鱼友时间最长的水草,常常能和鱼友成为老朋友。所以即使想更改和引进新的水草,也要对莫丝在水缸中的地位斟酌再三,轻易不会让主人换掉。况且天天能看到这一簇青绿在水中招摇,也是一份惦念。有灵气的莫丝总是敏锐地捕捉水流的细小变化,并且随之舞动,永远不会停歇。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的意义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说到莫丝在草缸里的利用价值,大家可能也比较熟悉了。初次看到那些古灵精怪小气泡的鱼友,很可能被这直接而又强大的光合作用吸引,看着那么多气泡招摇地挂在莫丝每一个气孔周围,仿佛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直接肯定了这种水草在你心目中的价值。

在阳光的照射下,这些晶莹剔透的气泡更是美的无法形容,当然,远观是不能看到这种效果的,只有那些好奇心比较重的鱼友,在细致地观察之后才能欣赏到这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很多拍摄水草的摄影爱好者都喜欢在莫丝进行光合作用时来个特写,这样气泡的晶莹和水草的青绿互相映衬,非常美丽。

FAN分析

莫丝这种水草最适合同样精灵古怪的初学者,因为过分亮丽的外表和强大的生长能力都已经不能吸引经验丰富的玩家,水草老手所追求的更多的是有一定难度的品种,莫丝在他们的眼里已经只是一种纯粹的点缀物了,所以这里不谈过多。但是对于那些有强烈好奇心的初学者,莫丝的魅力是巨大的。

很多刚上手的鱼友都会对莫丝挂上的气泡产生好奇,当然这本身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很多人一开始都会好奇到拿个小棍去捅桶这种水草,看那些气泡被释放的美丽景象。所以如果你也属于这种好奇心重的人,没有关系,这就是鱼友和水草之间的沟通,这种交流会增进你和水草之间的感情。这也是为什么莫丝能陪伴鱼友多年的原因吧。

性格上有些稚气未脱的鱼友和这种水草成为朋友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双方都有互相吸引的特点存在,当然,水草对人的吸引力更多一些。不仅是他们漂亮的外表,而且良好的生长能力也是吸引人关注的地方。还保留着一份童真的鱼友会对一根一根漂亮伸展出来的莫丝提高关注,进而喜爱上这种植物。不仅仅是在水族店刚看到莫丝和晶莹小气泡时的那种惊讶和喜爱,而是跟这种水草有了进一步交流之后的信任般的喜爱。所以如果觉得自己是对生活充满好奇心的人,就可以尝试往水族箱内引进这种水舞灵动的可爱水草。

莫丝简介: 

名 称三角莫丝 

分类苔藓类/溪苔科

学 名:Vesicularia filicinum

英文名:Willow Moss

原产地非洲南部

光照:中

温度:15-22℃

硬度:2-12 DH

PH值:5.5-7.0

CO2 :可以添加

三角莫丝喜欢低温环境,尽量维持在25℃以下的水温,当水温超过28℃后,叶片很容易停止生长,枯黄甚至死亡。喜欢稳定的软化水质,对光线需求较多,照射越强烈叶片的外形会越小,但三角型的特征也越明显。可依附沉木,石块生长,在造景设计上有相当多的变化,应用价值比较高。

在造景上,莫丝的生长方式和鹿角苔为相似,以侧芽分生的方式朝平面繁殖而群生,也常被造景者绑在木或岩石上运用。对於环境的适应力强,唯对新换的水较不能马上习惯,并不需要太强的光线即能生长良好。

 

说了这么多,相信鱼友心中已经有自己的打算了,想为自己的爱鱼引进一款什么样的水草呢?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技术量力而行是最稳妥的一个办法。编辑在走访市场的时候看到很多小草缸,哪怕只是养上一两株水草也是非常可爱的,所以鱼友们可以大胆尝试,新手也不用太担心,希望每一个鱼友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水草!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    收藏 
标签:

杂谈

分类: 《水族生活》文章

非洲慈鲷三部曲之一   情迷马湖慈鲷

本文刊登于《水族生活》第22期http://s12/middle/9732dcb8tb5d5566b479b&690


http://s9/middle/9732dcb8tb5d55858e148&690

http://s9/middle/9732dcb8tb5d55a3b90a8&690

当年德国的魏格纳提出了板块学说,六十亿年前非洲大陆板块和南美大陆板块漂流开始,分裂了两个大陆的同时,也分裂了庞大的慈鲷家族,使得南美和非洲成为现今两大慈鲷分布区域,让我们先来看在非洲这块神奇的大路上,我们能找到多少惊喜?

 

和一位有多年慈鲷饲养经验的鱼友交谈,他称自己最难以忘怀的是那一抹绚丽的金属蓝色,确实,非洲慈鲷大多具有金属般光泽的色彩,加上他们那千变万化的种类,和神秘的口孵方式,不知让多少鱼友为之倾倒,从从可以简单饲养的入门品种:雪鲷、斑马雀、非洲王子,到饲养难度颇高的虎皮蝴蝶、九间蝴蝶、珍珠金刚从普通产卵方式繁殖的天堂鸟、天使,到以口孵方式繁殖的阿里、艳红、珍珠虎,再到将卵产于贝壳里得以孵化繁殖的各种卷贝鱼;从体型纤巧的各种凤凰卷贝鱼,到体型巨大,习性凶猛的梦幻骑士、马……

从现在开始,《水族生活》将为读者一一介绍慈鲷这个大家族,因为品种数量过于繁杂,再加上同种之间的杂交,以及不断推陈出新的人工改良,非洲慈鲷就如在读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永远值得去探索,去研究,所以所言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指教!

首先是非洲大陆上的分布,众所周知,东非高原上三大湖的慈鲷非常著名,这三大湖即维多利亚湖,坦噶尼喀湖,马拉维湖,本期主要介绍马拉维湖的慈鲷,下面跟随我一起去领略这些精灵们的风采吧!

马拉维湖慈鲷

马拉维湖(Malawi Lake)形成于距今约1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由于地壳的大变动,逐渐发展而成的地堑湖(Rift Lakes),在世界最大湖泊中排名第九,深度则为世界第四,同时也是非洲第三大湖泊,其形状南北狭长为580公里,东西短最宽为80公里,表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深度可达704米。主要流出河川为锡尔河(Shire),其余皆为邻近的支流、小河,马拉维湖出产的慈鲷种类大约有200多种,并且陆续还有新的品种被发现。其中以单色鲷属为多数。

卜那是当地人对马拉维湖慈鲷的称谓,大多数人所知道的非洲慈鲷都是卜那慈鲷。这个词语由Mbuna英译过来,念做卜那,很多人认为应该念做恩卜那,但因为这是当地非洲土语,意思是岩石附近生活的鱼,所以还是应该以当地的念法为准。

先来看看马拉维湖的水域环境情况,马拉维湖是世界上著名大湖之一,大概有340英里长,最宽处能达到46英里,该湖如此之大,都能感应到由月球引力引起的潮汐变化,和大海一样,湖面能产生季风,吹动水面涟漪不断,甚至能到达深水处,这样的大风能搅动湖水,导致湖水在温度、营养物、化学物质构成上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同时湖水会相对浑浊。马湖非常深,只有顶层不到1/3的水面为含氧区,在800英尺的水面下是厌氧区。马湖酸碱值大概在7.88.5,所以水族箱内比较理想的pH值是8.2,该水域的化学成分和其它淡水湖的物质组成不一样,富含一些矿物质和盐分。所以要想使马湖的鱼儿在水族箱内有最佳的表现,就需要仿照其原生态的生存环境来打造水族箱内的水环境。除非鱼友所在地区有天然的高pH水,否则,就要人为地调节水质量。有些地区的鱼友反映能用自然水养好马湖慈鲷,最有可能的是该地区的水质结构和马拉维湖的类似,是高硬度和高碱性的水,那么有可能慈鲷在这种环境中不需要过多的维护都能比其他地区的慈鲷生长的更好。保持水的pH是个比较简单的事情,可以用水质调整剂来解决,只要保持在8.2即可,按照说明书来进行操作。值得一提的是,最好使用有缓释作用的调整剂,因为如果用定向pH调整剂,会让水质迅速发生改变,酸碱度的突然改变会让鱼儿感到有压力,就像人坐过山车会不舒服一样,鱼儿也会感到头晕脑胀。

马拉维湖被引进市场后我们能常见的种属有:彩头鲷属 Aulonocara)、单色鲷属(Haplochromis)、唇色鲷属(Labidochromis)、黑色鲷属 Melanochromis)、岩罗非鱼属(Petrotilapia)、拟斑丽鱼属(Pseudotrophe-us)、孔雀鲷属(Trernatocranus)和唇斑丽鱼属等8个品系,市场上比较常见的品种为:非洲王子、马面、阿里等等。


彩头鲷属
  

 彩头鲷属是慈鲷大家庭的一员,这种慈鲷原产于非洲的马拉维湖,历史上这种鱼常被称为“哈普斯”,马拉维湖各式各样的慈鲷种类通常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罗卜那族群(Mbuna), 当地土语为栖息于湖边岩礁的鱼类族群。这种鱼体色鲜丽繁杂,有的甚至雌雄有完全不同的体色。他们以鱼岩礁上附生的青苔为食,因为青苔是固定的,因此它们的地盘概念非常的强,比较难混养。但是鱼本身非常的坚强,而且发色也比较容易。 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介绍到欧洲市场后,现在已发展成国际观赏鱼市场上非常常见和著名的品种。第二类是单色鲷族群,上世纪80年代此种鱼被归类到单色鲷属(Haplochromis),也就是哈普斯这个名称的来源(Haps),一般雄鱼和雌鱼的体色是不一致。幼鱼和雌鱼一般也褐色的颜色。 但是成熟的雄鱼呈黄色,金属蓝色,绿色等等各种颜色。这种鱼管理技术要求比较高,在繁殖上要求比较严格,要不然的话比较容易退色。

小贴士:早期,大多数非罗卜那族群的鱼都被归类为单色鲷族群(Haplochromine),而哈普斯(Haps)就是单色鲷英文的缩写。今天,非罗卜那族群的很多种类已经移到彩头鲷属类。不过,旧称哈普斯仍被人们日常广泛使用。

雄性的彩头鲷通常有鲜艳的色彩,而雌性的彩头鲷属颜色多为银白色或褐色。彩头鲷的幼苗呈银白或褐色,这和雌鱼的颜色接近,是一种保护色。这种鱼多群养,一般来说,他们的攻击性没有罗卜那族群那么强,所以这种鱼的对水准相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容积为150升,长度有1米的水族箱通常就足够了。尽量为这种慈鲷营造一个类似天然的生长环境,马拉维湖的大多数慈鲷的原始居住环境都是岩石遍布,并且底沙丰富。有些彩头鲷属的种类只喜欢底沙丰富的水环境,会远离有光滑岩面的岩石区,同样,也有只喜欢岩石区,不会去底沙区域探险。大多数彩头鲷属理想的生存环境是:拥有丰富的岩石和洞穴,还要在底部铺一层底沙。你会发现营造一个有大量藏身之处和庇护所的水下环境能解决很多后期的饲养问题。如果喜欢水草的话,也可以考虑种植一些,因为彩头鲷属不是喜欢挖草的鱼。
如果将不同种类的彩头鲷品种混养的话,通常一不小心就会导致杂交,最大限度地避免这种情况的方法是谨慎选择雄鱼。因为一般雌鱼的样子都很容易区别,比方说,棕色的雌鱼能和银白色的雌鱼混养,这样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如果考虑养几条雄鱼的话,为每条雄鱼建造一块领地是非常重要的。一般雄性慈鲷在保护自己小小领地的时候都会表现得异常凶猛。就像上述提到的,大量庇护所的建造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排卵期。很多鱼友把彩头鲷和比较温和的马拉维湖单色鲷类混养,这是个比较明智的选择。切记不要将彩头鲷属的慈鲷同更为凶猛的慈鲷混养,像罗卜那鲷属下的鱼类,他们会不断挑衅彩头鲷类的鱼,切记单色鲷属类的慈鲷都非常好斗,所以这两类鱼是不适合混养的。

彩头鲷属下的慈鲷鱼都是食肉动物,白天猎食。所有彩头鲷属都具有敏感的触觉系统,这能让它们感知到水下哪怕很微小的动静。他们凭着敏锐的触觉来感知细沙下隐藏的微小的甲克类动物的动静,它们的进攻很迅速。吻宽的彩头鲷属类能向下挖沙,沙子下陷这样仿佛让小甲壳类动物陷入了笼子一样,然后再进行猎取。它们也会在沙层表面发动这种攻击,看似连同沙子一块儿吃进去了,但是通过鱼鳃,沙子能很容易的被排出来。它们很喜欢吃多种类型的食物,但是不要忘了,它们首先是食肉动物,需要一定的肉食来维持身体所需,建议用丰年虾和水蚤等食物投喂。因为有人工来喂养,所以水族箱内的彩头鲷属慈鲷一般都会比野外的个头大。喂食过多的慈鲷产卵能力就会有所下降,典型的马拉维湖野生雌性彩头鲷属的体长都会小于7厘米,雄鱼最长能达到11厘米。

所有的彩头鲷属种类都是口孵繁殖,沙栖的彩头鲷雌鱼一般会把卵产在雄鱼已经挖掘好的小坑里。不同种类的鱼挖掘的沙坑大小和深度都不一样,有的鱼能挖出直径长达60厘米的坑用于繁殖。崖居的彩头鲷通常会找一个洞穴或者岩石的裂隙处作为繁殖地。沙栖和岩居鱼类的繁殖方式没有那么严格的区分,沙栖的彩头鲷也可能把卵放在洞穴里,反之亦然。雌鱼一次能产3090个卵,当卵受精后,雌鱼会将卵含入口中。在马拉维湖里能看到大群的孵育雌鱼,因为这个时期它们喜欢聚集到一起。鱼苗被孵化后,雌鱼会吐出来,此时的鱼苗还很弱小,可以喂细小的食物,好让他们能吞食。

单色鲷属(HAPS

关于单色鲷属的分类,历史上曾经有个误会,错误地将部分马拉维湖慈鲷归类到单色鲷属类目下,但是单色鲷属类目下本是没有这些慈鲷的。因为当时这些慈鲷开始在欧洲观赏鱼市场上流行开来,这些类别的慈鲷都被认为是单色鲷属。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这些慈鲷并不属于单色鲷属。今天,曾被误会为单色鲷属的一些慈鲷品种都被“正名”了,归入了各自应属的种类,真正单色鲷属科目下其实没有马湖的慈鲷,单色鲷属的慈鲷多发现于维多利亚湖。然而,在观赏鱼买卖中,还是有不少人将某些品种的马湖慈鲷称作“哈普斯(Haps)”,也就是单色鲷属(Haplochromine)的简称,有些宠物店还是将马湖慈鲷当做单色鲷来卖。这篇文章就是关于那些“假”单色鲷属的,那些曾经被误以为是单色鲷属的马湖慈鲷。

第一类:乌塔卡鲷

马拉维湖里所谓的单色鲷属一般都被分为三大类:乌塔卡,猎食性单色鲷和其他单色鲷。乌塔卡这个词语来自马拉维湖当地的土语,意思是一种鹰,所有的乌塔卡鲷都属马鲷。在马拉维湖,乌塔卡鲷都居住在开阔的水域,但是它们居所附近也会有岩石区。它们喜群居,以浮游动物为食,为了更有效地捕食浮游生物,乌塔卡鲷的吻部都发展成向前突起的形状。

作为水族箱内的观赏鱼品种,乌塔卡慈鲷很受欢迎,如果群养一批雌鱼,它们会在水族箱内集体游动,非常漂亮。乌塔卡慈鲷的性格相对温和,能和罗卜那族群的慈鲷混养,当然,最好选择那些脾气也相对温和的罗卜那慈鲷,而不是那些凶猛的品种。不同种类的乌塔卡鲷混养能导致杂交,避免这种情况的办法就是:从外表判断品种,避免养多种乌塔卡慈鲷。

如果要养这种鱼,水族箱应尽可能高一些,并且造景前就应考虑为此品种营造一块开阔的水域,这样它们自由游动的空间就很大,利于欣赏。干饲料喂养就可以满足它们的需要,但是如果同时喂养一些水蚤和小的甲壳类动物,会更有利于它们的发色。如果想要爱鱼充分发色,最好保证丰富的营养,同时尝试各种不同的饲料来喂养。

所有的乌塔卡鲷品种都是口孵型,但是它们繁殖的习惯各异。部分乌塔卡鲷品种是季节性产卵,有些是全年都可以繁殖的。有些品种会在沙底建巢,有些会在开阔水域产卵,还有一部分喜欢将岩石壁附近作为产卵候选地。一般一次产卵都能达到30-80颗。如果饲养的是直接从野外捞回来的乌鲷,它们要在新环境里适应一段时间才能产卵。马拉维湖季节性产卵的慈鲷,可能转为人工饲养后也会保持这种繁殖习惯。如果你的乌鲷是在水族箱内人工繁殖的,可能它们也会脱离之前季节性产卵的方式,转为全年产卵。季节性繁殖的雄性乌塔卡鲷只会在繁殖期表现的具有攻击性,而且仅会在这个时期出现美丽的婚姻色。

 

第二类:猎食性单色鲷

典型的猎食性单色鲷体积都比别的马拉维湖单色鲷大一些,并以其他马鲷为食。在马拉维湖,这种猎食性的“哈普斯(Haps)”不是生活在固定的水域,而是到各种水域游弋寻找猎物。猎食性单色鲷类很多,典型的鱼种有:暴君马面等。所有这些猎食性单色鲷都是口孵型慈鲷,一次产卵可达到50-250个,产卵的数量取决于该类慈鲷的种类和雌鱼的体型大小。而且如果将其从野外环境引进水族箱内,它们很难在有限的空间里产卵。

如果感兴趣,想饲养这种来自马拉维湖野性十足的猎食性单色鲷,最好准备一个较大的水族箱。多条雌性猎食鲷能在同一个水族箱内和平共处。但只要一个水族箱内有两条雄鲷,那么它们之间的斗争就会没完没了,所以不适合将两条雄鱼养在同一个水族箱内。猎食性单色鲷通常能和罗卜那族群(Mbuna的慈鲷混养,当然前提是水族箱有足够大的空间和一些隐蔽的洞穴,用水草或装饰制造一些天然的屏障也是颇有好处的,这能使不同种的鱼相互处在对方的视线之外。绝对不要把体积小的鱼和猎食性单色鲷混养,否则,小鱼被吃掉只是迟早的事情。

 猎食性的单色鲷比较喜欢活食,但是活食有可能会让这种鲷类更具侵略性,如果想要停止投喂活鱼,可以改用蛤蛎或者类似的大的甲壳类来代替。当然,人工饲料也是可行的,不过,以人工饲料为食的鲷容易发胖,并且很容易影响到雌鱼的产卵热情,用人工干饲料喂的雌鱼几乎不会在水族箱内产卵。建议严格控制每天的投喂次数和数量。

 

第三类: 其他类马拉维湖哈普斯

 

 

这类马拉维单色鲷是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因为它包括了所有不属于上述两类(乌鲷和猎食性鲷)的所有马湖单色鲷属慈鲷鱼,这类群体简单地被划分为其他单色鲷(“Other Haps”),包括了像雪花豹, 靓三点,厚唇钉公,三线薄丽鲷、帝王鲷、三尖叉齿原黑鲷、多斑点鲷,喷火金刚,最后一类,Sciaenochromis,实际上属于猎食性慈鲷,但是却没有将其划分为猎食性单色鲷类,因为该鱼种体积比较小,而且攻击性没有其他单色鲷那么强,其他类的单色鲷包括食草鲷,像半罗非鱼鲷类,还有以捕食昆虫为食的,以紫水晶为代表的Placidochromis类,这类鱼在水族箱内的表现都非常不错,在马湖慈鲷里也是极为出名的,像蓝色阿里,就因其艳丽的金属蓝色赢得了众多鱼友的青睐。此外他们对食物也不挑剔,但是为他们准备具有多种营养的食谱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会更有利于他们的发色,并且食物结构越接近野外环境,就越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每天投喂一次具有沉降性的饲料,另外,他们比较喜欢别的鱼吃剩的饲料渣滓,这和它们在原生地的食性有关。这种慈鲷生长缓慢是正常的,即使热心鱼友想追求生长速度,也要注意不要过度喂养,因为过度喂养不仅可能导致肥胖问题,还有可能使雄鱼的体色发暗,失去原有的艳丽色彩。这种慈鲷对水族箱的要求是越大越好,在造景的时候注意可以用岩石打造一些可供躲避的洞穴,同样也要注意不要混养两条雄鱼,这样可以避免打斗事件的发生,这种鱼都是口孵型繁殖。

 

彩头鲷属的繁殖

马湖慈鲷最神秘的地方是其口孵的繁殖方式,这本来不是什么秘密,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马拉维湖的慈鲷大部分都采用这种艰难的繁殖方式来哺育后代呢?

 

原始环境里的繁殖方式:

原来在环境复杂的马拉维湖里,有着太多太多的变数与危险,考验着配对亲鱼传种接代的能耐。繁殖并非是一对种鱼之间的事,因为在复杂的湖域中首先必须面对形形色色的掠食者,大如浅水岩场环境中的水獭,小至饥饿的蟹类,更惨得是在四下无人的夜里,还有夜行性马拉维湖鲈鳗、深水湖鲶的搜刮,所以面对传宗接代的神圣使命,这些自顾不暇的慈鲷亲鱼,必须花费更大的精神来繁殖后代。此外在繁殖过程中,亲鱼还必须确定卵粒或是发育中的胚胎不会受到外来的伤害,因此在众多选择下,近乎全数的马拉维湖慈鲷种类都有口孵护幼的特殊习性,让体表暗淡的雌鱼以口含卵,远离纷扰的慈鲷聚落,避免雄鱼的求偶干扰,同时在口孵的阶段中也暂停所有的摄食行为,以利子代能完全顺利的孵化。

然而交配过程也是相当引人入胜的,成熟雄鱼的体型不但较大,同时具有华丽的金属色彩,部份的雄鱼在成熟后还会有体色变深的情形发生。但是雌鱼的体形仅有雄鱼的1/22/3,体色都以灰色调或是褐黄色调表现,并且在体侧也多了些许散乱或横状的黑色色斑。交配之初雄鱼会占领属于自己的地盘,接着以口挖出一个直径3050公分左右的凹陷洼地,并不时展现艳丽的体色吸引雌鱼进来配对。配对的亲鱼会绕着洼地的中心游动,重复几次后雌鱼会产下鹅黄色椭圆或水滴状的卵粒,接着雄鱼绕行至上方时释放精液授精,而雌鱼再次绕回原位置时以口将卵粒含入。这种行为会重复约莫5-12次,直到雌鱼将所有的成熟卵粒排出为止。

然而身处于复杂的混浊的湖域环境中,加上繁殖过程中不断会有其它掠食者的干扰,所以雄鱼往往会在雌鱼排卵动作结束之后,仍然将带有卵斑的臀鳍于沙地上罢动,让雌鱼误认为是尚未含入的卵粒,再次展开含卵的行为;而此时敏感的雄鱼则会再次的释放精液,如此可以让已含入但未受精的卵粒充分受精。含卵的雌鱼下颚会因为受精卵发育而逐渐膨出,,在小鱼接近完全发育前可以隐隐见到眼点。从交配到小鱼完全吐出约1.5-2个星期。

水族箱内的繁殖:

但是将慈鲷引进水族箱内后,大多数慈鲷都是非常容易在水族箱中繁殖的,但是有些种类在进入繁殖期时应稍加注意。有时候一些彩头鲷属下的慈鲷在养殖者没有留意的情况下就进入了繁殖期,这是很正常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繁育出高质量的慈鲷也是一件乐事。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就是选好亲鱼。只有高品质且健康的亲鱼才可能繁育出品相好的后代。如果亲鱼体型品相不是很好,或者已知存在一些基因问题,最好就不要考虑采用了。由于慈鲷本身就是个品种非常繁杂的类目,所以搞清楚亲鱼的品种是非常重要的,除非鱼友想尝试杂交,否则就要保证亲鱼都出于同一个品种。现在很多鱼友都喜欢将不同种类的慈鲷混养在一个水族箱内,这很容易就会导致杂交。

上期《水族生活》介绍过,对于初学者,可以尝试喂养蓝火口,但如果想尝试繁育,则可以选择彩头鲷属下的孔雀种类,有条件的话最好将亲鱼与其它鱼分开来,单独放入一个水族箱内,这样可以避免杂交。最好不要仅选择一条雄鱼和一条雌鱼混养,一条雄鱼配上3-5条雌鱼是比较理想的搭配。不过将多条雄鱼放在一个水族箱内也是不安全的,会产生打斗。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有些鱼友反映将两条雄国皇蓝孔雀和至少六条雌鱼混养来繁殖也是可行的。当然,整个繁殖过程对鱼友的耐心和技术也是一种考验,如果确实有多条雌雄孔雀,也可以大胆尝试混养,不要害怕失败,只要留心注意水族箱内的变化,并为亲鱼建好庇护所和过渡自然的领域,是可以避免争斗的。

喂养亲鱼要注意营养均衡,确保肉食的供给,像甲壳类,红虫或者很多昆虫的幼虫都可以,注意水的质量,pH值保证在8.0-8.2最好,硬度在10-18 dH之间即可。水温相对于平时来说可以适当调高,26-29摄氏度是比较理想的水温。稳定的环境有利于亲鱼的繁殖,期间需要定期换水,换水也有利于繁殖活动,但是注意不要一次性大量换水,最好是勤换水,每次不要太多,如果时间允许,每天换掉5%的水是比较稳妥的方法,同时对亲鱼的刺激也最小。最重要的是为爱鱼提供一个合适的产卵地,在水族箱内放置一块表面光滑的石板即可。

彩头鲷属的慈鲷如果进入繁殖期,雄鱼会开始在雌鱼面前游弋,虽然马湖慈鲷不同于坦湖慈鲷那样有多姿多彩的繁殖行为,但是其极费心神而神秘的口孵型方式也让人好奇。进入繁殖期间,因为害怕受打扰,一般在晚上关灯后雌鱼产卵的可能性比较大,此时只要稍微留意一下雌鱼的嘴,就很容易发现是否产卵,雌鱼产卵后口食鼓起来的,像含了很多东西在嘴里,并且不会进食,即使有时候会对投喂的食物感兴趣,也只会游过来看一下,或者用嘴碰碰,但不会吃,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那么恭喜可以观察到神秘的口孵繁殖了。受精过程更不容易看到,因为很多都是在晚上关灯后,亲鱼确定周围环境安全后才进行。

一般雌鱼含卵一两天后,会把没被受精的鱼卵吐出来,有时候鱼友会发现雌鱼鼓鼓的嘴在第二天会小很多,这就是原因所在。在34天以后,小鱼就孵化出来了,但雌鱼还是会含着它们,这是一种保护行为,因为慈鲷原始生存环境马拉维湖里,生存环境相当复杂,在复杂的水域中,不仅有大大小小的掠食者,还有形形色色的慈鲷种类之间的竞争,亲鱼不仅要寻找合适的繁殖地点,还要确保卵粒或是发育中的胚胎不会受到外来影响的伤害。因此在众多选择下,几乎全数的马湖慈鲷都选择了口孵型。体色暗淡的雌鱼以口含卵,并且远离纷扰的慈鲷聚落,在野外环境下,远离慈鲷群可以避免雄鱼的反复求偶干扰,但是在水族箱中,雌鱼却避免不了雄鱼的反复打扰。经验丰富的鱼友在发现雌鱼口含受精卵后会把雄鱼移出繁殖箱,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含着受精卵的雌鱼还是要遭受雄鱼的求偶干扰,这种情况大约要持续一个月,雌鱼才会吐出小鱼,这段时间雌鱼特别辛苦,会看到雌鱼不仅不吃食,还会被雄鱼不停地追赶,特别是在含卵后期,雌鱼的肚子会明显的凹进去,此外,在韩乱后期,雌鱼会尝试进食,但不是自己吃,是为了让其口中孵化出来的小鱼吃,所以整个孵化期间对雌鱼是很大的考验。有些鱼友会把雌鱼口里的鱼卵或是小鱼掏出来,除非害怕容不下更多的小鱼而放弃繁殖,否则最好为这些鱼卵准备一个孵化器,放入孵化器内繁殖。

如果整个过程交由雌鱼单独完成,那么在口孵后期可以看到雌鱼将小鱼吐出来,让其各自找东西来吃,然后雌鱼会把小鱼再含进口内,或当小鱼再外面感觉遇到危险时,也会跑回雌鱼口内。这是个很有趣的过程,看到这个过程的鱼友相信都会觉得,为了亲鱼的繁殖所做出的种种努力都是值得的。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