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读库
读库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35
  • 关注人气:3,0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12-01-03 09:50)
标签:

杂谈

    我们的传统项目——《读库》年底大礼包各项工作已逐步落实到位,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大概于本月中旬给大家发出。各位同学地址、电话若有变动,或有其他特殊叮嘱,请在本月七号(本周六)之前通过手机短信(13810664613)、电话(13811883624)或邮件(duku02@vip.sina.com)通知店小六同学(请务必注明原收件人的姓名、电话等信息)。
    订户中的在校生越来越多,届时会有许多年轻人已经熬过期终考试,回家和爹娘喜迎新春了。希望这些同学能够通知我们暂缓邮寄,待节后返校再给大家补上。更换较为偏远曲折的故乡地址,非常不利于宝贝的及时派送和平安抵达。
    还没有预订2012年《读库》的同学请抓紧下单,当然预订这件事儿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可以办理,但倘能尽早下手,可方便我们处理订单并轻松过年。但愿大家支持则个。
    礼包的发送工作较为庞杂复杂,节前物流也可能出现种种情况,若有怠慢,恳请大家像我国政府对待朝鲜金家那样不离不弃耐心温柔。
阅读    收藏 
(2011-10-13 15:18)
标签:

杂谈

http://s10/middle/467a4127taf28f4d76179&690
    10月11日,我们的老课本分享会在尤伦斯开张,我为活动想的名字叫“修复母语”。诸多同行、前辈、读者、朋友来到现场,度过了周二的一个美好下午。我当时在台上,不记得是什么情况,把大家惹成这样,看一张张脸笑得稀烂。

http://s6/middle/467a4127taf28f4e94d95&690

    难为我们的御用摄影师豆弟了,坛子脸的拍摄角度不好找。


http://s3/middle/467a4127taf28f5184b42&690

    这张照片中的三人,从左至右依次为:土泥的小盖老师、宁成春老师和汪家明老师。宁老师与小盖为我们设计了蓝印花布书袋,用来把全套书打包进去。


http://s6/middle/467a4127taf28f5468e25&690

    活动开始前,黄永松老师突然出现在门口。他正好在北京,就摇着蒲扇赶来了。现场有读者逮住黄老师,问简体版《中国童话》的事儿。老头答曰:现在正紧锣密鼓地在繁转简当中,计划作为明年给小朋友的礼物吧。立字为据,希望汉声莫要再拖拉。

http://s7/middle/467a4127taf28f4adf326&690

    我们把现场的文字记录和PPT合并为一个八十七页的PDF文件,含百张图片,两万多字(等我们的服务器稳定之后,再慢慢贴到博客上)。名曰“老课本编辑报告”,应该算是技术贴吧。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连接下载。页面上有几个下载按钮,挨个按一下,总有一钮适合你。连接在这里:http://115.com/file/e6rnydug#

阅读    收藏 
(2011-09-20 12:17)
标签:

杂谈

   “共和国教科书”,乃是原名。这是中国百年教科书史上唯一一套以政体命名的教科书,是中国最早的几套教科书之一,也是创造了中国百年历史上版次最多的出版神话的教科书。
    这套书并非如一些朋友所想当然,是叶圣陶、丰子恺先生编的。它初版于1912年,两位先生出生于十九世纪末。民国肇始,国运一新,当时洋溢的光明正大、率真坦荡、兼容并包之风,是我们的母语文化中少有的气象。
    原书为线装繁体竖排(后期因版次太多,改为普通装订),我们依照原样修复再版,是因为倘若改为如今的排版方式,文字和图画的空间感全部破坏殆尽。我们已尽量提高这套书的性价比,也请诸位读者相信,如此铺张的印制是必需的一种致敬方式。
    要想这套书真正能被小朋友(包括大人)读进去,并走进心里,必须要配备教授法。教科书中几十字的一课,在教授法中则铺陈出几百甚至几千字的内容。所以,尽管教科书和教授法是分为两个书号分别出版,但我们则打包在一起销售。
    这套书并非几幅幼童喜闻乐见的浅显图文而已,配合的是较为系统而完备的七年学制(初小四年、高小三年)。按当年编纂者的初衷,教人识字之外,还要教给生活及百科知识,培养较为完善的人格德量、伦理观念和处世原则。所以,这套书并非让小朋友短时间内一口气看个过瘾,而是需要几年时间的浸润,使阅读伴随成长。各位可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初小套装还是全部套装。根据我们的编辑心得,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的搭建,其实靠的是高年级的课本。
    百年前的这套老课本,当然有其时代局限,但书中大多数内容,放到今天非但不过时,反而弥足珍贵。半文半白的文字,对小朋友的阅读是个考验,只能由家长辅导阅读,并且对诸多父母来说,门槛同样高了些,也是个学习提高的过程。买下来容易,读下去难。接受挑战罢。

 

http://s12/middle/467a4127t77bbf96fc51b&690
传统线装书的封面用纸叫“瓷青纸”,制作工艺迥异其他。其实俺对这个封面的花纹不是很满意,但如今做宣纸线装的,基本不是家谱,就是个人文集诗集,或大公司的宣传册,为这些用户考虑,瓷青纸的纹路也多是金元宝、如意结之类,可选择的余地太少,我们需要的量又没到可以订制的地步,只得从权。


http://s10/middle/467a4127t77bbf9719e69&690

如这两页内容所示,图画、版式所营造的空间感,只有依原样恢复才能体现出来。

 

http://s13/middle/467a4127tad57be83351c&690
《新国文》初小第一册第一课,只是一个“人”字。教授法中这一课的内容,有上千字。

 

http://s8/middle/467a4127tad57bea14df7&690
提到老课本,人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这些让人赏心悦目的内容。

 

http://s7/middle/467a4127t77bbf977c546&690
事实上整套书有着循序渐进的深度,而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的搭建,靠的正是高年级的课本。

 

http://s16/middle/467a4127tad57be44902f&690
《新国文》初小最后一册的最后一课,如今的读者,能够从这套书中顺利毕业吗?

阅读    收藏 
(2011-09-17 09:55)
标签:

杂谈

    鼓捣许久的老课本出了第一套,事实上也还没有出全,还差与之配套的教授法,和为之包装的蓝印花书袋。先把教科书部分上架了,一些心急的朋友可以下手,淘宝网的链接在这里(点击进入);读库网的链接在这里(点击进入)。教授法和书袋要到月底才能到位,届时再给大家补发。能沉住气的同学,那时再出手不迟。
    陆续在博客里向大家汇报。


    《共和国教科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首版于1912年,其后十年间,共销售七千至八千万册之多,是当时影响最大的一套教科书。这是读库计划修复整理的老课本系列中的第一套。我们的整理再版工作,主要分为两项:一是对教科书部分的还原与修复,二是对教授法部分的校订与编注。
    本次再版,我们尽力实现了如下三个目标:
    一、以“全貌”、“原貌”来再现这些百年前的教育经典与出版硕果。教科书部分,我们将原属初小、高小的《新国文》《新修身》共计二十八册,及《公民须知》一册,合并为初小部分六册、高小部分五册,仍以繁体线装方式出版,原书的封面及内文所有内容均在各分册中予以保留。
    二、整理扫描之后,我们又对这些页面进行了力所能及的细致修复。拜现代技术条件所赐,使得我们的修复工程得以超越传统影印书的概念。教授法部分,我们将与教科书相对应的二十八册教授法,合并为六册,凡百万余言,以简体横排方式再版,以利当代读者理解,并方便与教科书对照阅读。
    三、由于这套老课本风行若干年,版次众多,不同版本间有诸多内容变动,往往出现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之间、教科书与教授法之间内容不尽一致的情况,有的只是简单的字词或句读差异,有的则是内容有较大增减;有的是内容相同而标题不同,有的则是标题相同而内容不同;有的是不同版本之间某课内容全换,有的则是不同版本之间连续几课内容全换。凡遇这种情况,简单的字词或句读差异,我们遵循教授法服从教科书的原则(除非教科书有明显错误);内容不同之处,有的依从现代社会的观念(如《新国文》初小第七册第二十四课选了《鲍氏子》而非有捕鲸说法的《鲸鱼》),有的资料搜集困难,则视版本保存情况,以教授法能与教科书相配为宜,同时兼顾页面质量。经多次努力,至少我们目前整理的这一整套《新国文》与《新修身》,其教科书与教授法的内容是对应一致的。



http://s4/middle/467a4127tad196c3fd083&690

这是初小、高小的教科书部分(教授法图片容出版后奉上)。

 

http://s14/middle/467a4127tad196c510e4d&690
全套共有十一册线装,分初小部分“新国文”四册、“新修身”二册;高小部分“新国文”三册、“新修身”二册。


http://s10/middle/467a4127tad196c1954e9&690

十一册线装教科书部分,还特制了一批宣纸版,呈现中国传统出版工艺的魅力。

 

http://s8/middle/467a4127tad196c583297&690
宣纸版分为两个函装。

 

http://s15/middle/467a4127tad196c7e249e&690
原书的封面及内文所有内容均在各分册中予以保留。

 

http://s14/middle/467a4127t77b5be0c7b1d&690
原书的各分册目录。

 

http://s11/middle/467a4127tad196cde23ba&690
宣纸版(上)与普通版(下)的页面对比。普通版的内文用纸是俺奔赴山东纸厂调配出来的手感和颜色,所以看起来效果还不错。不过也有一些家伙不怀好意地问起一个色盲怎么能掌握好颜色,俺不得不骄傲地说,省掉心思去辨析色彩,我们色盲界更容易专心追求美好的意境。而宣纸版,我们则是完全按照中国传统的印装方式,中规中矩做出来的。

 

http://s8/middle/467a4127tad196c9e8807&690
整理扫描之后,我们对这些页面进行了力所能及的细致修复。

 

http://s6/middle/467a4127tad196ca89535&690
初小部分的内文为手书楷体,修复效果如上。

 

http://s6/middle/467a4127tad196cc5d8b5&690
高小部分为宋体字,年级越高,字号越小。这是高小《新国文》第六册的内页,真正难度大的是这样的页面。

阅读    收藏 
标签:

杂谈

    截至7月3日,《读库1103》已经给各位全年订户发出,请大家注意查收。各位在收件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请通过手机短信(13810664613)、电话(13811883624)或邮件(duku02@vip.sina.com)与店小六同学联系。
    随书发出的,除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个试读本外,还有一个小小的便签本。这是著名的淘宝超级大店“小也香水”委托我们为他们制作的便签本,一套四本。我们就截留了一批,发给大家。但没好意思要太多,不能一人一套,只能一人一本了。发完《1103》后还剩下一些,将随平时的订单发出去。大家也不用特别叮嘱,我们会自动塞进您的包裹,发完为止。
    这次《读库1103》的校对工作,除我们的几位老牌审校外,还邀请部分参与本次编辑魔鬼训练营的同学们加入。看稿的总计有二三十人,希望遗留下来的疏漏能够少些。也向参战的诸位同学致谢。


http://s13/middle/467a4127ta727bb759f3c&690

 

http://s11/middle/467a4127ta727bce2ca1a&690



阅读    收藏 
标签:

杂谈

    2010年5月15日,我们在北京组织了《我的抗战》看片会。现场的文字记录整理出来后(点击查看),引起大家的强烈关注。其后,在广大读者的热心参与和卓有成效的组织安排下,《我的抗战》历时半年,在全国十余座城市组织了巡回放映活动——这次“史上最省钱巡映”至今仍是我们的温暖记忆。

http://s4/middle/467a4127ta61382654e23&690
    在巡映途中,在现场文字公之于众之后,即有读者意欲踊跃购买《我的抗战》DVD,但当时并无产品出来。音像产品盗版之烈,较出版行业尤甚,致使正规的出版社均无心恋战。最终,我们自告奋勇,设计制作出这么一套宝贝。

http://s15/middle/467a4127ta6138274806e&690
    核心产品是11张DVD光盘,《我的抗战》32集内容全在里面,崔老师的团队还特别为这套碟录制了一集“制作特辑”,收在第十一张碟中。凭心而论,国内的DVD内容设计方面还比较落后,尽管我们已努力追赶,但较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菜单、幕后花絮等方面,均显得简陋了些。只希望能比其他的正版碟做得用心些吧。

http://s12/middle/467a4127ta6138283b24b&690
    光盘的外包装令我颇费脑筋,去音像店侦察了许多产品,最终还是采用读库传统的布面精装册子来装碟。这样的好处是没有塑料的异味,既环保,手感也好。

http://s16/middle/467a4127ta61382a2474f&690
    十一张碟分别插在里面。希望我们的制作工艺能够保证这个册子平展熨贴。

http://s10/middle/467a4127ta61382b18b49&690
    小崔老师的出版前言写于清明节那天。不得不承认,崔老师还是很有情怀的:
    一位失去一只眼睛的老兵,一位打断一只胳膊的战士,一个满脑子救死扶伤的女兵,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一支烟,一杯茶,一场戏,一盏灯……都可在宏大叙事中被镶嵌在一个恰如其分的位置,可惜的是,常常被忽略到没有。
  这个“没有”,就成了亲历者一生的心结。对他们来说,战略、战局、口号、形势都可以不存在,存在的是枪声、奔跑、跋涉、爆炸、昏迷、疼痛、仇恨、爱意。
  我们试图复原单独个体的战争记忆,有的人为那个时代而生,有的人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这恰恰就是那个时代,也是这个时代。
  写历史可以用《史记》的方式,也可以用《本草纲目》的方式。
  《我的抗战》就是后者。

http://s6/middle/467a4127ta61382c0d335&690
    崔老师一直眼馋我们读库的Notebook,这次应他的要求,也制作了一个。一切工艺沿袭读库,内文为一百克纯质纸,160页,与读库的其他NB也可成一系列。

http://s15/middle/467a4127ta61382d01b6e&690
    NB内辑四十余幅《我的抗战》的动画原画。总导演曾海若同学说:“在翻看抗战素材的途中,发现了很多版画风格的宣传画,出现在当年的报纸、墙壁上,这些粗线条的作品当时大量繁衍,可能跟印刷便捷有关,也通俗易懂,很多融合了中国式木版年画的风格。我们试着用这样的风格制作动画,再现老人们的回忆,弥补真实影像的不足。”

http://s13/middle/467a4127ta61382df625c&690
    设计方案确定后,崔老师再接再厉地提出要求:为这两个册子专门印制包装纸。……好,听您的。

http://s11/middle/467a4127ta61382fde08a&690
    用包装纸把册子缠裹在内,其实也有保护作用。

http://s6/middle/467a4127ta613830d1945&690
    一红一蓝两本册子,遗憾照片还原不出布面的那种质感。

http://s9/middle/467a4127ta61383596f38&690
    这两样宝贝,再被装入我们订制的折叠纸盒内。这就是一整套《我的抗战》的外观。

http://s10/middle/467a4127ta6138255ecf9&690
    DVD册子、NB、十一张碟,用包装纸、标签、包装盒拼装在一起。希望不致让大家失望,更希望其中十几个小时长的内容,能够让我们了解并记住更多的东西。
    恩哼,读库网的购买连接(点击进入);淘宝店的购买连接(点击进入)。我们已尽力提高《我的抗战》DVD+NB套装的性价比,“我的抗战”团队也提供了全部内容的在线观看(点击进入)。做事不易,希望盗版商能够放我们一马,也恳请有共享精神的热心网友不要在网上传播。

阅读    收藏 
(2011-05-20 11:04)
标签:

杂谈

    从去年底开始,我们一直致力于自己的库房建设。此前,大宗的《读库》都是保存在一家托管的库房里。每次去,看到自己的书被那样地对待,都要惹一肚子的伤心和愤怒。但由于我们经营规模过小,单独建库又不现实,就像寄养在别人家的孩子,眼睁睁看着心肝宝贝受委屈。
    图书属低价品,基本不可能配备电子产品或化妆品那样的仓储条件——也就是比蒙牛和双汇牌产品好点儿,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库管人员对书没有感情。还有一个缘故,就是惯常的寄售方式所致:一批书,先被发到A地,卖了一段时间,还剩不少,就被退了回来;可这本书在B地卖得很好,已经断货,就把A地退回来的书调配到B地;加上C地、D地也在掺乎……于是一本书被读者买走之前,有可能已是万水千山走遍。
    从两年前,我们开始与发行商约定,不再接受退货,宁可不要多么高的发行量和多么好的销售业绩。到今年4月份,由我们自己管理的库房也已经启用,流落在外的书被陆续接回家中。这下好了。
    目前需要解决的,是几年来历经发行商退货转发而导致的破旧污损图书,或为邮寄过程中出现瑕疵而退还的书,堆积在库房一隅——主要是2006、2007、2008三年的各辑《读库》。这些宝贝其实并不妨碍阅读,化为纸浆殊为可惜。所以,我们在店里设了核销区(淘宝店请点击这里;读库网请点击这里),清理库房,以利再战。那些只为阅读、对图书品相不太介意的同学可以下手,也可看看那些仆仆风尘,饱受摧残的容颜。当然,破损到无法接受地步的图书,我们也不会上架。
阅读    收藏 
标签:

杂谈



由于讲座的内容图文混排,在这里不好发布,所以有兴趣的同学去俺的博客看看吧:
http://www.zhanglixian.net/blogs/pigu6/archives/134571.aspx
阅读    收藏 
(2011-03-06 22:27)
标签:

杂谈

主题:《纽约客》的采写规范
主讲:欧逸文(Evan Osnos)
时间:3月10日(周四)14:00-17:00
地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报告厅(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内)

 

    一、这个时间经几方反复协调,再无变动。
    二、小欧在《读库》发表过的文章:《读库0904》,《迦南福地》;《读库0906》,《全景》;《读库1003》,《绿色巨人》;《读库1006》,《红的》。何伟在《读库》发表过的文章:《读库0702》,《胡同儿因缘》;《读库0704》,《遍走长城》;《读库0706》,《中国的速成城市》;《读库0803》,《幸运之轮》;《读库0805》,《再访河流》;《读库0902》,《主场作战》。
    三,由于讲座为免费自由参加,人数不好控制,尤伦斯希望大家能预先登记一下,但我感觉这样可能更不易操作,报了名的来不了,没报上名的不能来,所以本次讲座还是自由前来。周四下午,应该不致爆棚吧?
    四、请大家尽量早些来占座。万一报告厅里人多坐不下,后来的同学就要在大厅里观看场内的直播了。
    五、两点开始,请勿迟到。迟到的同学如果被拒绝入内,请保持风度。
    六,总而言之,是六条。

阅读    收藏 
标签:

杂谈

    有一个题目,得向德国一家机构组织稿件,这就需要向对方说说What is DUKU。
    最后,俺憋出了这样几句话:
    《读库》每两月出版一期,每期320页,已出版六年,主要刊载文化、历史方面的非虚构文章。这些特稿多在一万字至五万字之间,一些人物、事件和作品通过这样的篇幅得以充分的呈现和展示。
    把这几句话贴在微博上,大家纷纷提出意见。俺产生了一个想法:是否可以发动大家的智慧,来各自描述一下《读库》?
    各位,如果由你来介绍《读库》,你会说什么呢?
    请开动脑筋,组织些贱兮兮酸溜溜的话儿,留言在下面,或邮件至:duku01@vip.sina.com 。如果不介意留下您的地址的话,我们会找机会奉上一份小小的礼物。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