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黎传绪
黎传绪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94
  • 关注人气:2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16-06-26 20:38)
标签:

南昌历史文化

杂谈

分类: 解说老地名

本文已刊登于《南昌晚报·旧影》2016.6.26.

老地名

解说“香巷”

                      &nb

(2016-03-08 08:15)
标签:

南昌历史文化

杂谈

分类: 解说老地名

本文已刊登于《南昌晚报·旧影》2016.2.28.

老地名

解说“小金台”

黎传绪

 

(2014-05-12 12:15)
标签:

南昌历史文化

杂谈

文化

分类: 解说老地名

本文已刊登于《南昌晚报·旧影》2014.5.10.

 

老地名

                         解说“建德观”

                           黎 传 绪

   南昌城里有一条老路,叫建德观,一看就知道这里曾经有一座道观。古时候,南昌城里曾经有很多道观,至今都不复存在,唯有建德观作为地名留下来了。

建德观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南昌古城建

标签:

杂谈

杂文

旅游

分类: 杂文

如何解释“东风吹老碧桃花”

黎传绪

    昨天,有学生发来短信,要求解答问题。

    学生姓江,江西都昌县人。放假回家,读苏轼诗《过都昌》。因其中一句“东风吹老碧桃花”,晦涩难解,只好请老师解惑释疑。

    东风即春风。春风能够吹“老”桃花,但是能够吹“碧”桃花吗?按照普通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会觉得苏轼的这句诗不好理解,甚至不通。

    由于一时仓促,来不及细查资料,只得凭粗浅的感觉答复。

    苏轼原诗:“ 鄱阳湖上都昌县,灯火楼台一万家。水隔南山人不渡,东风吹老碧桃花。”

    苏轼是“过”都昌,并没有在都昌县城逗留,所以,都昌是诗

标签:

文字研究

杂谈

分类: 说文道字

解说“準”“凖”“准”字形的演变

黎  传 

    我们现在使用的“准”字是一个常用字,人们很奇怪为什么它以“冫”(两点水)为形符。因为,“冫”其实是个“冰”字。“冫”本来写作“仌”,象冰花之状。《说文解字》:“仌,冻也。象水凝之形。” 《正字通•冫部》:“冫,冬寒水结也。”凡是以“冫”为形符的字,其本义都应该和“冰冻”“寒冷”有关。譬如“凉”、“冻”、“凌”、“凛” “冫”为形符。但是认真探究起来,“准”字意义怎么也难以和“冰冻”“寒冷”联系起来。其原因在于:“准”和“凖”都是后来由于特殊原因讹变而产生的字,“準”字才是“准”和“凖”的本字。

    《说文解字》:“準,平也。”“準”的本义是“平”,清代的文字学家段玉裁说:“(準字)谓水之平也。天下莫平于水。”所以,“準”是一个形声字,以“水”为形符,以“隼”为声符。

 

标签:

南昌文化

考证

杂谈

分类: 学术论文

根据计划,敝人将对南昌的历史文化建筑进行逐个考证整理。《寻觅南昌的城隍庙》已经见之于一些报刊,这是第二篇。因为资料毕竟有限,所以恳请博友批评指正。

追记南昌的文庙和府学

黎传绪

    说起南昌的文庙,很多南昌人或许会联想的今天绳金塔下的文庙。非也,那是在2003年为了打造绳金塔景区而新建的,和南昌历史上的文庙风马牛不相及也。

    现在年龄超过60岁的南昌人,大概还记得南昌有个路名叫“府学前”。 “府学前”是今天中山路的一段,东起象山路,西止步行街。“府学前”的北面(的“江西省银监会”和“南昌第三中学”)就是南昌古代的文庙和南昌古代的府学的旧址。

    古代的文庙的原址是今天“江西省银监会”,坐北朝南。大殿正对珠宝街(原名“胡琴街”,南昌人习惯叫作“胡琴子该(街)”)

 

(2008-12-16 15:24)
标签:

文字研究

溯源

分类: 说文道字

“龄”和“令”

黎  传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把“年龄”写成“年令”,这是完全错误的,“年龄”绝对不能写成“年令”。或许他们误以为“令”是“龄”的简化字,其实,“龄”字根本没有简化。“龄”字和“令”字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字。

    “龄” líng ,是一个形声字,以“齿”为形符,以“令”为声符。形符是表示意义范畴的,那么,“龄”字的原始意义(也就是“本义”)就一定和牙齿有关。

    “齿”字在商代的甲骨文中是一个象形字,描绘了口腔中牙齿的形状。后来到了周代,人们在它上面加上了声符“止”字,于是就变成了形声字。繁体的“齒”字还能看出一些原始的模样。

    大家都知道,判断树木的年龄,依据树木那一圈圈的年轮。古时候,人们判断马的年龄就看马的牙齿。幼马是每年生长一个牙齿,所以,数一数牙齿的多少就知道马的年龄。古人有一句话:“人即数年,马即数齿”。因此,“齿”字就有了表示年龄的意义

(2008-12-03 18:48)
标签:

文字研究

杂谈

休闲

分类: 说文道字

                              “籍”和“藉”       

                                    黎  传 

    “籍”字和“藉”字,不仅都读j i ,而且字形也太像了,声符完全一样,仅仅区别于一个是竹字头、一个是草字头。所以,有些人不知道竟然有两个字,认为只有一个字。于是有的人只用竹字头的“籍”字,有的人只用草字头的“藉”字。正因为如此,社会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用字混乱的现象。
    竹字头的“籍”字,以“竹”为形符,所以它的意义和竹子有关。在造纸术产生之前,古人主要是

标签:

文字研究

杂谈

分类: 说文道字

                          是“矫揉造作”而不是“娇柔造作”
                                  黎   传  

    “矫揉造作”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可是常常有人错误地写成“娇柔造作”。本来,“矫揉造作”就是表示故意做作、很不自然。这个成语常用来描写女性,如《镜花缘》第三十二回:“她们原是好好妇人,却要装作男人,可谓矫揉造作了。”再如《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于是,这些人就误以为是故作“娇态”、“娇姿”,故作“柔情”、“温柔”,所以就想当然地写成了“娇柔造作”,甚至有不少人以讹传讹,直至谬种流传了。
    “矫”(jiao),是个形声字,以“矢”为

标签:

文字研究

文化

分类: 说文道字

                              是“脉脉”还是“默默”

                                 黎传 绪

 

    人们经常会用到“含情脉脉”这个词语,但是有不少的人错误地写成“含情默默”。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估计有两个:一、因为“含情脉脉”是表示用眼神而不是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所以就写成了“含情默默”。因为,“默”的意义是不说话、不出声。如默读、默写、默哀、默许等,叠词“默默”的意义也是如此,如默默不语、默默无闻。二、不少的人只知道“含情脉脉”这个词语的读音,却不知道究竟是哪几个字,更不知道“脉”字也可以读成“mò”。

 &nb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