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德语文学之窗
德语文学之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45
  • 关注人气:2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彼得·施塔姆

瑞士德语作家

一  彼得·施塔姆及其作品

      瑞士德语作家彼得·施塔姆(Peter Stamm. 1963-)自1998年第一部长篇小说《阿格尼丝》问世以来,取得了不俗的文学成就。他的这部处女作,翻译成几十种文字,不仅被改编拍摄成电影,而且收入德国中小学教材,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和语言魅力。此后,这位瑞士作家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几乎年年都有新作问世。他的作品无论是长篇还是短篇,大多讲述西方国家的作家,艺术家等群体普通而平凡的故事,文字洗练深刻,直击读者心灵深处,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因而赢得了海内外广大读者的喜爱。

     

      施塔姆的写作节奏通常保持着一部长篇小说接着一部短篇小说集交替出版的格局。 以下是1998年以来他出版的散文作品,他的图书最初是由瑞士的小出版社Arche  Verlag,  随着他的声誉日隆,才成为德国知名文学出版社Fischer Verlag 的 签约作家, 以下是施塔姆出版的图书,按出版年代排序:

 

Agnes   阿格尼丝 (1998年, 长篇小说

标签:

南蒂罗尔

列支敦士登

分类: 欧游杂记
                                      陈巍
    虽然常去德语国家,但是许多知名的旅游景点自己还是没有去过。尤其是阿尔卑斯山附近的几处知名景点。例如,去年在博登湖南岸的瑞士一侧小住,就曾打算去世界上最小的德语国家列支敦士登首都瓦杜兹,但最终还是没有成行。但是我坚信,认识欧洲除了常住之外,还需要常来游玩。因为旅游团设计的线路往往比背包客乘车来方便得多。
   游完威尼斯,在威尼斯外围的一处大型仓储式购物中心的中餐馆用过中餐后,我们驱车北上。这次先沿威尼斯——米兰高速公路西行,车到维罗纳再北上,经波尔扎诺(Bozen),最后进入奥地利。晚上的目标是奥地利蒂罗尔州首府因斯布鲁克。记得十来年前,我们曾经从威尼斯到奥地利。当时走得是另一条线路:由威尼斯朝东北方向开,经奥地利的克拉根福,格拉茨,最后抵达维也纳。当时沿这条路线由意大利进入奥地利,也是翻越阿尔卑斯山,大家都见到了绝美的风景。所以,我相信这次一定能看到许多意想不到的美丽。
   汽车在广阔的波河平原上行驶,高速
标签:

德国饮食文化

杂谈

分类: 书林一枝

                                                                   陈巍

    如果站在文化的角度
  去审视德国人的饮食活动
  你会发现
  恰恰是这个
  日常饮食比较简单的国家
  恰恰是这个
  不是特别讲究吃的民族
  在其饮食文化方面
  却有许多
  独到之处

   

   

http://s2/middle/5000fd41tac079bb49151&690



 

标签:

德语

报纸

杂谈

分类: 德语文学杂感

    德国是一个出版大国,同时报刊出版业也异常发达,在互联网时代,各家报纸为了维持自己的传统地位,纷纷开设了自己的在线版,以下是按地区和跨地区报纸划分的德语报纸在线链接,在这些报纸中红体字标出的是影响较大的德语报纸,供同学们参考。

                                               -----编者

Deutsche Zeitungen

Überregional

(2010-09-07 12:17)
标签:

德语古典文学

分类: 歌德

                                                                      陈巍

德语文学因为其傲然矗立于世界文学之林,一直是许多文学爱好者仰慕的对象。可是要走近德语文学,并对德语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仅仅靠课堂上几声微弱的呼喊与鼓励是远远不够的。况且,如今我们的德语教学为了适应更多的热点问题,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在有意识地削减学习语言的基石——文学板块,让许多同学觉得德语文学难以接近。更可恶的是优秀的德语文学教材如凤毛麟角,使同学们对德语文学产生了敬畏感与恐惧感。德语文学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等错误的印象,消磨了大家学习德语文学的兴趣与意志,弄得似乎谁都不想去,不愿去碰德语文学。德语是文

(2010-04-02 20:09)
标签:

德语

词典

一览

杂谈

分类: 翻译园地

                                    陈巍

    学习翻译,最重要的是手头拥有各种专业词典,辞书备查。几乎每本翻译教材虽然对此都做了相应的介绍,但还是不够全面。根据自己多年的收集,现在把国内出版的各种德汉词典列表于此,供大家在翻译时参考使用。也希望看过此文的读者,把我漏掉的词典补齐,使我们的翻译事业蒸蒸日上。

 

德汉综合词典名称

编撰者

出版社

出版年份

收词量

朗氏德英汉科技德语大词典

[德]朗根沙伊特出版社编

标签:

杂谈

分类: 翻译园地

                   

                                                                陈巍

    中秋之夜,匆忙之中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译成德文,心里明白这只是一次试图用一种与中文截然不同的西方语言解释苏轼这首千古绝唱的尝试。之所以斗胆把其挂在网上,也是希望得到各路方家的指正,以求最接近作者原意的表达。

   学生陈郁忠,中文功底扎实,经过一年多的德语学习,德文水平也提高很快,为此专门撰文,批评拙译。笔者认为这是展开翻译批评的最好契机,也是提高同学们翻译水平的最好手段。他提出的不同意见与看法,其言也真,其意也切,虽然有些译者并不

标签:

文学

苏东坡

水调歌头

分类: 德语文学杂感

                                                            陈巍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独有传统节日,终于在今年被纳入法定节假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除了家人阖家团聚,吃着各式月饼,共赏一轮明月外,如何把中秋节的文化习俗介绍给外国朋友,包括在大学里执教的外籍教师,是一个颇费思量的问题。
    比如“中秋节快乐”的德译,同学们发来的短信有以下答案:ein schönes Vollmondfest ! Gutes Mittelaugustfest !Frohes Mondfest! ein  frohes Mondfest  等等,到底哪一种翻译贴切呢?由于中秋节是国粹,德语中并没有相应的词汇。例如商务印书馆1985年出版的《新汉德词典》中,“中秋节” 词条的翻译采用的 Mondfest n, (d

标签:

德语文学翻译

分类: 翻译园地

                                                                       陈 巍

   最近吾师林笳正在替花城出版社编选一本《里尔克纪念文集》,邀我翻译几首里尔克的诗。因为他的竭力提携和鼓励,我只有诚惶诚恐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记得自己第一次访问欧洲时,在维也纳看到一本《里尔克抒情诗选》,厚达639页,是瑞士日内瓦1998年印行的,当时售价仅仅79,90先令,便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可这么多年来,却一直将此书束之高阁,没有坐下来仔细阅读,这次因为译诗找出来翻看,才觉得里尔克是一位了不起的德语诗歌大师。

   此番受命翻译的虽然是几首短诗,可真正动笔才发现里尔克诗歌的翻译难度。在翻译之前,我开始查阅和搜寻找相关的资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