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停战一甲子

1953年7月27日朝鲜,中国,美国三方在板门店签署停战协议。六十年过去了,朝鲜半岛南北仍然分断。这是一场让参战各方都付出惨痛代价的战争,战争的结果对东北亚各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60年后的今天,让我们重温这场战争,同时反思新形势下的中朝关系应该向何处去。

新闻

VISION CLUE

濠江客:停战60年和平仍无期

参战各方纪念朝鲜战争60周年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4日宣布,应朝方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将率中国代表团于7月25日至28日访问朝鲜并出席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纪念活动。1953年7月27日,在经历了长达三年的残酷战争,导致双方近300万人的伤亡后,朝鲜战争终于在1950年6月战争开始的地方停了下来。到本周末,《朝鲜停战协定》已经签署了整整60年。60年间,朝鲜南北的分裂和对抗状态一直在持续,由于双方没有签署正式的和平条约,理论上朝韩双方仍然处于战争状态。
据报道,朝鲜将在27日举行一系列庆祝祖国解放战争胜利活动,包括盛大阅兵。上个月由中国赠送朝鲜的金正日蜡像也将在这一天举行揭幕仪式。美国、韩国、中国等战争参与国也将这一天举办小型纪念活动。据美国外交人士称,美国总统奥巴马或将出席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纪念仪式,并在华盛顿特区的朝鲜战争老兵纪念碑前发表演讲。

惨烈战争后遗症

遗憾地是,这一场改变了东北亚命运和世界方向的惨烈战争,至今仍未散尽硝烟,而战争造成的国家分割和民族分裂仍然没有愈合的时间。尤其是今天3月,在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受到联合国严厉制裁后,朝鲜单方面宣布,3月11日起不再承认《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还多次声称,必须永远结束美国用核武器威胁恐吓朝鲜的时代。韩国新任总统朴槿惠今年5月表示,过去不断重复一种错误的惯例,那就是一旦朝鲜发起“挑衅”造成危机,各方先进行制裁,然后适当妥协并进行补偿。导致朝鲜的核开发能力日渐提高。现在该是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时候了。[博客全文]

中国抗美援朝纪念馆

百科

VISION BAIKE

揭开历史的尘埃

赴朝参战对毛泽东来说也是艰难决定

【战争原因】燕昭文:大国角力撕裂朝鲜半岛

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美国军队和苏联红军以38度线为界,接受在朝鲜半岛的日本军队投降,朝鲜由此解放。此后由于冷战加剧,在美苏势力控制半岛南北的情况下,朝鲜统一无望。1948年南北朝鲜分别建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1950年6月25日,在苏联支持下,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向南进攻,试图武力统一朝鲜。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宣布封锁台湾海峡。 。
1950年9月15日,美军实施仁川登陆后,北朝鲜军队迅速溃败。朝鲜领导人金日成遂请求中国出兵,当年10月8日,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为志愿军入朝作战。朝鲜战争由内战升级为以中美为首的多国军队之间的更大规模战争。历史学者沈志华认为,当年毛泽东决定要出兵朝鲜,主要是为了挽救中苏同盟。[博客全文]

朝鲜战争形势图

【战争进程】千山:朝鲜战争大事记

朝鲜战争(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是一场朝鲜与韩国两个意识形态对立的政府之间的战争,同时美国、中国、苏联等18个国家也以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朝鲜战争是在冷战背景下的一场实际战争。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朝鲜的第七警备旅向韩国的陆军第十七团发动进攻开始(也有一说为韩国率先向朝鲜发动进攻),至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半岛军事停战协定》停止。但由于参战双方签署的是停战协议而非和平协议,因此从理论上来讲,这场战争尚未结束。
主要的参战者除了朝鲜与韩国,还包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国,以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日本和苏联共18个国家根据联合国第84号决议派小规模部队参战,苏联空军的航空兵部队与高炮部队参加了朝鲜战争防空作战[博客全文]

影视作品表现的朝鲜战场

【战争规模】徐焰少将:从各方伤亡人数看朝鲜战争之惨烈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上投入兵力最多的一场局部战争,交战双方最终打成平局而都未能控制战场,因而各自对敌方伤亡数只能估计而无法准确统计。战争结束几十年来,只有朝鲜人民军方面至今没有公布自身损失数,其他参战各方都相继公布过自身的伤亡数,不过在不同时期公布的数字都有差异,且因计算方式不同造成总减员数统计也不相同。
志愿军在战场阵亡11万多人,加上参战人员中伤病和其他原因的死亡,中国方面在战争中共牺牲了18万人。至于朝鲜人民军在战争中的损失,2000年中国方面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50周年时曾公布过其伤亡共26万人的数字(未说明其中死亡数),志愿军领导在回忆录中也说过经计算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约为9万。据美军在停战后宣布,美国军人共死亡33739人,战斗负伤103284人,南朝鲜军战斗伤亡共30.5万人。[博客全文]

志愿军老兵抚摸战友墓碑

【战争反思】志愿军老兵:朝鲜战争是不应该发生的战争

1950年代爆发的朝鲜战争,是东西方冷战通过热战方式的直接对抗,包括中国、朝鲜、苏联和美国、韩国、英国等国在内,直接和间接卷入战争的东西方国家达数十个。苏联假手朝鲜挑起战争,却在美军介入战事后退缩,最终让中美成为战场死敌并陷入泥潭。此战不仅让朝鲜半岛分裂成定局,也让中国大陆统一台湾成为不可能。苏联坐收红利,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盟主;中国代价惨痛,日本则借机复苏,而美国教训深刻。
对于曾经在一个陌生的战场上,投入巨大人力、财力、物力进行了血腥战争的中美双方来说,不管愿意不愿意承认,朝鲜战争都是一场不必要发生的、代价惨痛的战争。战争造成的伤疤直到停战22年后中美建交,才逐步弥合,而彼此心理上的敌对和不相信信任恐怕至今也不能说完全消失。[博客全文]

反思

VISION INSIGHT

60年后中朝关系何处去

“同志加兄弟”的友谊是鲜血换来的

南方周末:中朝关系一甲子

上溯至朝鲜战争,60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换,无论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中国和朝鲜一直是对方最坚定的支持者之一。中国对朝鲜的“坚定支持”,在不同时代下包含着不同的内核。
那一场战争令中国付出18.3万士兵的生命;那场战争奠定了此后数十年中国对朝鲜半岛的基本政策;而东亚政治、经济和军事数十年的分裂格局将在那一场战争之下固定化,历经几十年而难以撼动,直到今天。不过,“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很快就融解了。朝鲜半岛停战后,中朝关系走进低谷。朝鲜采取的封闭体制,对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敏感,对中国主动融入国际化浪潮不理解。以冷战思路闭关锁国,令朝鲜付出巨大代价,不得不在1990年代末与国际社会开展对话。如果朝鲜能够成功地向中国模式转型,中国的经济负担和外交成本都会大幅降低,否则朝鲜永远是中国周边外交态势中最不稳定的一板。 [博客全文]

“友邦”朝鲜经常扣押中国渔船

丁咚:中国对朝鲜应当恩怨分明

冷战结束后,中国对与朝鲜关系的定位并不清晰,与中国发展的实际,与相互关系的实际,与国际关系的现实,都存在较严重的不适应状况,未能及时作出转向,因此也并不明智。
这种情形的出现,一半是因为继续残留着冷战的尾巴,一半是因为得过且过,并出于意识形态结盟的需要,对相互关系缺乏科学的分析和规划,使得中朝关系不上不下,不伦不类,不亲不疏,实质上介于社会主义同盟和正常国家关系之间,由此导致了外交上的一系列恶果。特别是中国对朝鲜核心影响力的缺失、被朝鲜牵着鼻子走以及朝鲜过于自私自利不考虑中国的利益等等。而此次发生在两国边界海域的扣押中国渔船和渔民事件只是其表现之一对中朝关系的现状视而不见,是不负责任的,也是危害巨大的。我们所希望的是将中朝关系归于正常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本位,从这个基础上来进行利益取舍。 [博客全文]

见证中朝关系的鸭绿江大桥

连清川:中朝关系惟有正常才能平安

长期以来中国与朝鲜保持着一种神秘莫测的关系。在毛泽东-金日成时代,意识形态的亲缘性使双方有着特殊的需求,尚且可以理解。但是经过金正日时代中国面临多次的尴尬局面之后,仍然保持这种神秘关系,几乎是中国外交关系上的一颗定时炸弹。在现代世界中,国家间的交往应是一种正常的外交关系,这乃是一个常识。也就是说,首先应当是国家与国民的利益,其次才谈得上外交结盟或者外交友好。当一个“友邦”不间断地、持续地伤害自己的国家利益、国民利益的时候,连正常的外交关系都无从建设,谈什么结盟,谈什么利益共同体。
在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之下,中国与世界多数国家之间都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其中包括迄今为止仍然名义上意识形态对峙的美国和欧洲诸国。这也是现代国际交往的常态,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成为正常外交的障碍。中国背负着与朝鲜关系的历史包袱,或者有着不切实际的意识形态盟友心态,都将长期地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国民利益。 [博客全文]

   制作本期专题的时候,悦博君一直在听“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志愿军军歌,希望能理解当年赴朝参战的父辈们的心情。历史硝烟的散尽,我们今天可以重新审视这场对东北亚各国都产生深远影响的战争。从人道的角度来说,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国际交往中没有永远的盟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永恒不变的只有国民和国家的利益。六十年为一甲子,对于东亚儒家文化圈来说,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  

出品:新浪博客频道 本期责编:悦博君 版权声明:新浪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往期回顾
悦博主张

您是否赞同:中国对朝鲜应当恩怨分明

29,874
VS
28,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