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家庭的艰难重生

世上有一群父母,他们的年龄大都五十开外,经历过上世纪50年代经济困难、60年代文革浩劫、70年代上山下乡、80年代一胎限制、90年代的分流下岗。在积极响应“只生一个好”的计生国策后,唯一的孩子却不幸离世。他们由此陷入常人无法想象的痛楚当中,垂暮之年的他们,余生该如何度过……

回首

MEMORY

失独余悲

失独妈妈自述:突然有一天我老无所依

    我以前最怕死了,但现在每天早上起来自己都掉眼泪,我怎么又睁眼了,睡过去多好。我之前从没想过自己以后会怎么死,反正不可能臭在屋里吧。现在就很可怕,死屋里没人知道。
    儿子走的时候,媳妇刚刚怀孕50天。我给亲家跪在那儿,说一定让她把这孩子生下来,他们一口答应……儿子下葬不到3天,媳妇去把孩子做了,不到一年,谈上新对象了……过去他们的房子没挂户口,这回公证我才知道,儿子去世一个月,那么痛苦的心情下,她连忙把自己户口迁了进去……
   前些日子我们几个同命人上了趟卡拉OK,因为有个姐姐说,咱换个活法。四个人到了包厢里,唱小沈阳的那首歌:“我美了美了美了,我醉了醉了醉了。”一边哭,一边嚎。你说怎么换种活法,你能够跟正常人似的去那里唱歌么?……[博客全文]

清华教授失去35岁的独子:我一生打了两个赌都输了

    潘老师惟一的儿子,生命永远地停在了35岁。儿子走后的第四天,是2007年的春节。整个春节,潘老师和老伴都是在整理儿子遗物中度过的。节日的喜庆、晚会的欢闹、外面的鞭炮、邻居的祝福,都与他们无关。两位老人静静地整理遗物,回忆着儿子生前的每一个细节,泪水哭尽……
    整理遗物时,潘老师发现儿子家的餐桌上有他去世那天吃剩的小半个馒头。他把这半个馒头用保鲜膜小心翼翼地包了起来,带回家放在了抽屉里。5年了,馒头一直没有坏。“这半个馒头是他最后的生活迹象,以后再也没有了,我要留着。”……[博客全文]

失独母亲笛妈:这几年的眼泪,一缸水都装不下

 2008年5月,笛妈唯一的孩子,女儿笛尔,在公派美国读博期间遭遇车祸,不幸去世,生命永远停在了25岁。笛妈和丈夫随女儿一起“死”了:“埋葬了女儿,也埋葬了自己。” ……
 记得当年厂里的书记,有一个女儿,女儿被开水烫了胳膊,并不严重,书记去开了一张伤残证明,得以再生一胎,男孩。笛妈当时不理解:书记怎么能这样呢?不响应计划生育政策,怎么不求上进呢? “人家就是高,要不然怎么当书记呢!”现在,笛妈懂了。“我就是概率中的一个。”……[博客全文]

最深的舐犊情却换来最浅的亲子缘

    2007年,他们的女儿安然刚刚从澳洲留学归来。作为一名网络小说家,安然可以算得上是红人。她在网上拥有众多的粉丝,为人热情又单纯。天蝎座的她11月份刚过完自己27岁的生日,便跟一帮朋友们说:“我不想过28岁的生日了,希望我永远都是27岁的样子。”谁知一语成谶,两个月后,她的生命便当真定格在了27岁那年的青春时光里……[博客全文]

聚焦

THE LIVING

地震定格

汶川地震 一瞬间6000个家庭陷入天塌般苦难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绵阳古建筑钟鼓楼上,时钟永远定格在那一刻。停摆的不光是时钟,还有无数的生命。据民政部报告,5·12汶川大地震,共有68712人遇难,17921人失踪;地震中子女死亡和失踪的独生子女家庭6000余个。一场地震,6000余个稚嫩孩子的生命瞬间丧失,6000余个家庭瞬间陷入了天塌般的苦难挣扎之中……
    刘文忠他在废墟里翻找时,看见有个孩子,身体被截成两段,脸已经无法辨认。他下意识觉得那衣服,那鞋子,那体形,很像他的女儿,居然没停下脚步,就那样走过去了。后来他想过,为什么没有停下来,认真看看,他那时候只在注意活人,只想找到活着的女儿,带着她出去,将她送去安全的地方……[博客全文]

“5•12”地震后5年的日子里 失独家庭真实记录

   朱远成和李昌平两口之家一度成为了失独家庭。“失独”的问题在2008年地震后大规模地显现。幸运地是,年近四十的朱远成和李昌平震后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朱浩然。那些失独家庭,许多是通过试管婴儿生育,更多的是永远失去再次获得孩子的机会。有的人领养了孩子……[博客全文]


“5•12”地震后5年的日子里

反思

RUINS

社会之痛

“失独家庭” 是社会之痛 如何弥补

    2007年,我国出台了一项针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扶助制度,当年在全国10个省市试点,并逐步向全国推行。2008年,北京市开始给予失独夫妻每人每月200元补助,而在其他 省市,失独父母每人每年补助大概在1200元左右。2012年11月底,深圳福田区将年满49岁的失独夫妻扶助金从现有的450元/月最高提至1500元/月,是目前国内提出的最高补助标准 。
     尽管这些“弥补”对失独者而言“远远不够”,但至少可以让他们感到“国家还没有忘记我们”。而相比最基本的经济补助,失独老人最大的痛苦还是要面临没人照料的困境和精 神上的孤独。
     对此,有人提出可以由国家成立专门的“失独老人养老院”,为失独老人提供生活保障和精神寄托。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这样是否会更将失独者孤立起来?……[博客全文]

张晓梅提案:独生子女死亡、重病残 父母赡养新问题

一、国家保障。这部分人和家庭为国家发展和利益做出了巨大贡献,应有国家财政的保障。
二、内容全面。衣、食、住、行,各方面的照顾和政策保障,应综合考虑。尤其在住房、养老、医疗、乘车等公共服务上体现出社会照顾。
三、终生享有。终生享受就医、养老、陪护等资助或保险;
四、人人平等。无论公职人员,还是无业人员、农民,享受的照顾、政策、补助标准应人人平等……[博客全文]

究竟该如何解救“失独家庭”

“白天的时候,他总是西装革履,体面地工作;可是晚上回到家里,他又成了另外一个人,整夜抱着孩子的骨灰盒哭泣入睡,口中呢喃着‘孩子,让爸爸抱抱你’,他就这样睡在地板上将近8年。”这个男人的生命形态,就是“失独者”的表征……[博客全文]

“中国式失独”现象有着独特的历史因素,“养儿防老”,不光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这些遭受了巨大伤痛的父母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从阴霾中走出来。逝者已去,过去的事情无法再改变。只是希望政府在政策上能对这些当年“积极响应生育政策”的人以倾斜,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更希望普通人能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与温暖。

出品:新浪博客频道 本期责编:@贾妍 版权声明:新浪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往期回顾
悦博主场

您是否赞同政府应对失独老人提供制度保障

29,874
VS
28,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