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09 16:19)
从上幼儿园开始,白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孩子将不会跟我们在一起,等到他们放学回家,我们又有太多的事情想做:陪他们在户外疯玩,给他们点好吃的,甚至有人还想把孩子送到各个兴趣班里——哎呀,周围的家长都这样做,咱不做可不就输在起跑线上了嘛——至今还有人对起跑线这么痴迷,哪怕若干靠谱的意见领袖作了详细的解释。
那,还有时间让孩子阅读吗?
在畅畅最初上幼儿园的一段日子里,我也为此纠结过。
只要挤,总会有时间
时间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归会有。这个比方虽然老套,但还是很有道理。貌似我们小时候就开始把它抄到小本子上,趁四下里无人的时候,偷偷瞅一眼,心里暗暗给自己打气,就差像韩剧里的主人公那样握紧拳头说“加油”了。然而,并不是每个把这话抄下来的人都会去挤时间,为什么?说到底,挤不挤就在于你是否认为某件事情真重要,光靠抄下名言警句是不够的。
阅读也是如此。在我看来,它就是一种习惯,平常到与吃饭睡觉一样,只不过这种习惯需要从小培养。
上幼儿园之前,很多人会因为各种
标签:
亲子
阅读
绘本
早教
神奇的校车
杂谈
|
分类:
儿童传媒观察
|
某天,畅畅突然指着一本书上的图对我说:“这个桌子为什么比人还小”?我一看,可不是嘛,桌子在远处,人在近处,自然是桌子比人还小,只是以她的人生经验,现在还很难理解什么叫“近大远小”。我作了一番解释后,依然觉得不够形象,看来还是得找本合适的书了。
想来想去,我找来了《由近到远
由远到近》。用最简单的话来描述这本书,那就是,镜头从一个苹果拉开,然后是整棵苹果树,花圃,花园,城市,一直到地球;接下来,镜头又逐渐推上去,由远及近,最后落到了花圃的另外一棵树上面。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至少能明白空间距离和比例,能明白放大和缩小。读完这本书,畅畅基本知道了为什么在有些图画里,桌子就会比人小。
畅畅有不少认知类的书籍,这些书都不是讲故事,而是为了说明某个道理,或者解释某个知识,在她很小的时候,我给她读过一套关于行为习惯的书籍:《小手不是用来打人的》、《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牙齿不是用来咬人的》;为了让她觉得坐小尿盆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给她读过一本英文原版的《Let’s
potty》。
(2011-08-10 20:42)
我差不多每个半个月就会买入一些图画书,通常我会先把包装拆开,擦干净书上的浮土,先读一遍,等到畅畅回家,我再和她一起读,即使是对很熟悉的书也是如此。有一次我实在太忙,直接拿着还没拆开包装的书就给畅畅去读了,凑巧的是,这本书我只听说过,但没读过。
这是一本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书,我一向对这类书籍比较谨慎,因为并不是所有叫“童话”的东西都适合给孩子读,一些来自民间的故事,原本就不是专门为孩子创作的,因此可能会有某些不安全的内容。
我多少抱定一丝侥幸心理,打算试着给畅畅读一读,或许她不讨厌呢?当我打开封面之后,没读几页,我的心就往下沉,尽管我已经把一些不适宜的话替换成了比较安全的语言。我注意到畅畅已经很不高兴了,就对她说,咱们先不读了吧。畅畅非常高兴地说:“你把它收起来吧,我不喜欢”。
等畅畅睡了,我又翻出这本书,通读了一遍,至此确信,这本书买得很失败。
对买回来的书不中意,这样的经历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否则图书网站上也不会有那么多“踩”的帖子。具体到为孩子挑选合适的书,我们的依据
(2011-06-02 15:37)
很早,我们就决定到时候是要陪产的。
36周加三天的时候,午睡起来刚走到餐桌前倒了一杯水,发现破水了。提前20多天,这是谁也没想到的事情,偏巧我独自在家。
第一个电话打给了畅畅爸,他在驾校学车。第二个电话打给了120,人家告诉我没车,我躺在床上,把所有可能来送我去医院的人过了一遍,想找人开着我家的车送我去医院,后来一想,在周一晚高峰让谁来做这事儿都不如救护车靠谱,于是又打了999。
在一个生育高峰时期,去医院不到十分钟竟然就有了床位,我不得不感叹运气好,平生第一次住院,隐隐的疼痛,一夜未眠。
第二天一早,医生检查后说只开了半指,需要打催产针,畅畅爸被揪回来签了字,他似乎被上面的各种条条款款吓着了,签完字后在我床边坐了半天,很壮烈的样子。很快医生把配好的药推到病房门口,她心血来潮地说:“要不再检查一次吧”,结果是,已经开两指了,直接去待产室。
畅畅爸在护士的指挥下用一辆轮椅把我推进了待产室,我刚走到门口就被吓一跳:一间巨大的屋子,依次放了六张床,我和另外一个人是加床,等我进去后,医生拿走
(2011-05-12 09:09)
标签:
亲子阅读
早教
阅读故事
童书
杂谈
|
分类:
儿童传媒观察
|
和一个嫁到国外的姐姐聚餐后,我很自然地把畅畅抱上车后座的安全座椅,等到我回身跟大家告别的时候,发现包括洋姐夫在内的所有人都站在那儿观察着我。接着,自然是我遭到一顿猛烈的表扬。原来在他们这次回国期间,见到的大多数家长都直接把孩子放到了汽车副座上,其中还不乏有开豪车的人。无论如何,他们不能理解,一个能买得起好车的人为什么舍不得花点钱去买个安全座椅。
其实,这完全不是钱的问题,而在于意识。在育儿中,很多时候我们是“非不能也,而不为也”。比如,为孩子准备一个书架,这事儿,绝不是一个大预算嘛。
亲近是热爱的第一步
最初畅畅也没有自己的书架,因为在她出生之前我就有很多绘本,所以,我很自然地从我的书架上给她拿书,她看完后也很自然地放到自己的桌子上,一切都很正常,直到某天,小时工阿姨收拾房间时,把她桌上的书全都码回了书架。
起初,除了觉得
(2011-05-03 18:34)
标签:
家庭教育
亲子
早教
陈鹤琴
杂谈
|
分类:
儿童文学评论
|
我不太相信有一本包治百病的育儿宝典,用以解决孩子成长中的所有问题,但如果非要推荐一本参考性很强的育儿书籍,我会选择《家庭教育》,它非常适合作父母的第一本早教书。
现在的父母不是没书可读,而是可读的书太多,随便走进一家书店就会发现,育儿书和励志书总是在最显眼的位置,但同时,我们也知道,要找一本好读且实用的育儿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的时候,选择的困惑大于匮乏的烦恼。
目前,占据早教书籍市场主体的仍然是引进版图书,一方面,外版书经历过一定的市场检验,另一方面,它又降低了创作的风险,要知道原创一本育儿书的投入是很大的,无论是从作者的角度还是出版社的角度。
当我们迷恋了一阵舶来的育儿书籍之后,突然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有的理念固然很好,但在我们的文化语境中实践起来会有一些困难。自我鉴定一下,我还算是一个懂点育儿知识的妈妈,也接受了很多西方的教育理念,但当我的孩子对我直呼其名的时候,我还是稍许有些不自在,这个“不自在”就暴露出:骨子里,我们仍然是中国家长。进一步想,即使是我们自己能接受孩子直呼其名,
(2011-04-12 09:08)
标签:
亲子
阅读
早教
绘本
小房子
杂谈
|
分类:
儿童传媒观察
|
曾经有妈妈在微博上忧心忡忡地问我,她家的宝宝是不是不喜欢读书?理由是无论是多么精美的图画书,一到孩子手里准保被撕掉。妈妈的一番热情就这样被浇灭了!随着图画书推广工作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妈妈逐渐认同阅读对孩子的重要性,因此也希望他们能与书亲近,在焦虑的妈妈眼里,孩子撕碎的不是书,而是一个热爱阅读的希望。
为这个问题纠结的妈妈应该不在少数,我特意上某个育儿论坛浏览了一下,发现在“撕书”的主题下,几乎所有的帖子都是在说孩子撕了多少书,偶尔出现一个没撕书的帖子,发帖子的人透出的是庆幸,跟帖的人显出的是羡慕。
好吧,说点我自己的故事吧。我的女儿畅畅也撕过书,一些小开本的书,比如《我的颜色是什么》被撕了;一些大开本的书,比如《蚯蚓的日记》,至今有一页不知去向,更不用提佐佐木洋子那套“噼里啪啦丛书”了,本来设计得很好的小翻页也一一被小朋友撕下来。
一瞬间,我也沮丧了,但很快我就平静下来了,并且没有责怪畅畅。不是我姑息孩子,也不是我已经修炼到孩子怎么折腾都不生气的境界,原因很简单,撕书并没有我们预想的那么可怕。
&
博客快长草了,真对不住空跑一趟的您。这回我打算多放点精力到博客上。
有的时候,忙碌只是犯懒的借口,再不写博客,我快只会写140个字的片断了。
这里更适合不疾不徐地把一个问题说清楚。
欢迎常来!
以上不是愚人节笑话。
(2011-01-27 16:11)
标签:
育儿
早教
80后
亲子
杂谈
|
分类:
纸上谈育儿
|
按:《聪明宝宝》2011年杂志推出育儿调查栏目,第一期关于“80后育儿大调查”(网址为:http://baby.sina.com.cn/z/80hou/index.shtml),调查结果网址为:http://survey.baby.sina.com.cn/result/53157.html,本文为根据网络调查结果撰写的分析报告。
一转眼,“80后”都生儿育女了。在以往的媒体报道中,他们的形象大约是这样的:自我,因为他们是最早的一批独生子女;面临压力,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赶上了扩招,从上大学的那一天起就遭遇学历贬值,毕业后工作难找,如今又是在职场中拼杀的主力军;实际,与目前掌握媒体话语权的“60后”、“70后”们不同,他们没有经历过多的苦难,他们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也亲眼见识了金钱和财富的魔力。作了父母的“80后”又会是怎样的呢?要知道,目前0——3岁孩子的父母大多数就是80后。
本次调查的问题,涉及生育愿望、养育方式、育儿理念等几个方面,
(2011-01-20 09:48)
标签:
儿童
亲子
早教
父母
无心之过
杂谈
|
分类:
纸上谈育儿
|
我一直固执地相信,绝大多数父母都会真心爱孩子,即便是在教育中犯下错误,也都是无心之过,只不过这些过错不纠正,最终将演变成以爱之名而行摧残之实。
有的过错来自于传统的养育方式,家长就是这么长大的,因此他们会认为自己的孩子也该这么养;有的过错源于想当然,不顾孩子的成长规律,以大人之心去揣度他们,把适合大人的东西做一个小号的,直接扔给孩子;有的过错则是因为“别人都如此”,跟风和盲从是我们很容易犯的错误,其实适合别人孩子的未必适合咱们自己的孩子,更何况,大多数人的选择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在戏曲舞台上,常用脸谱表示一类人物,红脸的是忠臣良将,典型的如关羽,白脸的多是奸佞小人,典型的如曹操。红脸白脸凑成一台戏,后来,“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就被用来形容在做某一件事的时候,有人说好话,有人说坏话,合在一起则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
如果“红脸”和“白脸”唱进了家里会怎样呢?
通常的场景会是这样:为了让孩子做某一件事,比如喝药,比如好好做作业,甚至乖乖地去上幼儿园,一个家长会先来苦口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