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蔺
小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71
  • 关注人气:1,9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杂谈

     今一早,我接到安徽临泉县城关镇希望小学校长任影的短信,说在北京做的手术很成功,很快能站起来。中国青年网记者得知消息后,迅速赶到北大医院,探访了这位身患“不死的癌症”,仍坚持在轮椅上教书育人的最美乡村教师。更多内容请登录中国青年网: http://news.youth.cn/wztt/201202/t20120224_1980110.htm

 

最美乡村教师任影手术成功 即将站起来

 W020120224714214580568.png 

  手术后的任影老师。               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楠摄  


  中国青年网2月24日讯(记者 黄威 何京津 张楠)记者今天接到安徽临泉县城关镇希望小学校长任影的短信,

标签:

杂谈

    这几日网上热炒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一事,媒体与广大网民都给予了高度关注。今天,中国青年网记者电话采访了北京市东城区文委主任李承刚。李承刚认为,“梁林故居”不算文物保护单位,是属于文物普查级别范畴。位于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院的“梁林故居”只是梁思成的租住地,有一些遗存,人文价值更高些,有一定的保护价值,也需要保护,全文链接地址如下。tp://news.youth.cn/wztt/201201/t20120128_1931849_1.htm
 
北京东城文委主任称梁林故居非文保单位属普查文物
            &n
标签:

杂谈

    今天,中国青年网记者前往北京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院,直击梁思诚林徽因故居被拆现场时(http://news.youth.cn/wztt/201201/t20120127_1931454.htm),又邀请光明日报资深跑口记者李韵为中国青年网撰写了评论《免死牌仍难保梁林故居》,看完报道和评论,心里真是很难受。以下为评论全文及链接。http://news.youth.cn/gn/201201/t20120127_1931455.htm
免死牌仍难保梁林故居
http://www.youth.cn   2012-01-27 18:28:00 中国青年网

  在龙年春节喜庆的鞭炮声中,获悉梁思诚林徽因故居被拆(《新京报》1月27日报道),心中五味杂陈。
  2009年7月下旬,在获悉

标签:

杂谈

    当大家还沉浸在破五的喜悦中时,中国青年网的记者们坐不住了,看到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的消息后,大家拿起照相机、扛起摄像机,就去了北京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号院,拍到了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拆现场的一手资料,今天下午,中国青年网在头条位置刊出。以下为网页链接,有文、有图、有视频,有真相。http://news.youth.cn/wztt/201201/t20120127_1931454.htm

标签:

杂谈

  今天,一位署名为小学生班干部的网友给中国青年网来信《郑渊洁爷爷,您真“绊”!》,http://news.youth.cn/wztt/201112/t20111214_1810054.htm,力驳郑渊洁前不久关于小学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的说法,并称以后不会再读郑渊洁的童话了。他认为,郑渊洁做为一位名人,对小学生班干部制度、小学生班干部都是公开推选、能被推选上的都是班上公认的好学生、当过小学班干部的成为国家栋梁的大有人在等情况并不太了解,他在博客上大放厥词,刺痛了全国现在或曾经是小学生班干部的心,刺痛了小学生班干部家长的心,刺痛了祖国未来的心。

 

 郑渊洁爷爷,您真“绊”!

 

敬爱的郑渊洁爷爷:

    您好!我是一名小学生,也是一名班干部。今天在上学的路上,听到两条新闻,一条是关于您的,您在微博里说小学生班干部制度是在培养“汉奸”

标签:

杂谈

    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在温州发生追尾事故。光明日报今天刊发整版专题《生命大营救!》(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07/25/nw.D110000gmrb_20110725_6-10.htm?div=-1),在这次事故中,微博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是我写的报道。

“我们中国有希望,中国人加油!”

《 光明日报 》( 2011年07月25日   10 版 
标签:

杂谈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近30年的时间里,辽宁共有10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我所负责的光明日报大视野版观察专栏昨天报道了《辽宁:千余处不可移动文物说没就没》,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今天,我们继续刊发本报驻辽宁记者站站长毕玉才等人的文章: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报道续一《“错误观念比战火更具破坏性”》,报道称辽宁有5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袁台子壁画墓是其中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处“国宝”,至今仍然躺在一处民宅下“委曲求全”。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05/04/nw.D110000gmrb_20110504_1-05.htm?div=-1

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报道续一

“错误观念比战火更具破坏性”

《 光明日报 》( 2011年05月04日   05 版)

 

标签:

杂谈

   一座有着300余年历史的乡村古庙,在历史幽寂沧桑的风烟中兴衰沉浮,在其没落破败、香火中断40余载后,因为近日突发的一次拆卖,不但在村中引起了轩然大波,而且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今天,我所负责的光明日报《大视野》版“观察”专栏刊发我所策划的记者调查《300年古庙说卖就卖?》http://politics.gmw.cn/2011-04/13/content_1821868.htm
300年古庙说卖就卖?
本报记者 杨永林 张哲浩 李 韵
 http://www.gmw.cn 2011-04-13 03:48:4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标签:

杂谈

   

http://s4/small/53847641t9f96a97c5a53&690                                      1、从老斋舍门洞看一角樱花。蔺玉红摄

http://s4/small/53847641t9f96acb451b3&690
                                     

标签:

杂谈

    今天,我负责的中国新闻奖名专栏——观察栏目刊发光明日报南京记者站站长郑晋鸣的文章《城市管理更要讲科学》(http://politics.gmw.cn/2011-03/19/content_1733925.htm),这是对“南京梧桐让路”之争事件的第二篇报道。

    3月17日,也是在光明日报观察专栏,刊发了郑晋鸣写的第一篇报道《从南京护绿历程看——大树不该被移走》(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1-03/17/nw.D110000gmrb_20110317_1-14.htm),此文见报后,在南京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3月17日下午,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市长季建业先后发表了来自南京市官方最高层的声音。朱善璐批示,南京的绿和树是城市的生命线和重要特色标志,所有市政工程规划、建设都要以保护古树名木为前提,原则上工程让树,不得砍树。季建业承诺,今后涉及重大工程的规划、建设,要以保护古树名木、保护行道树为前提,“不得乱砍树,不得乱移树”。经过这一事件,管理者们应该就自己的所做所为进行反思了:如果管理城市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