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艺术 |
这件事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当时没顾上说,今逢有点空闲,听到院子里有琴童练琴的声音,不禁又想起来,忍不住要说几句。
那个炎热的下午,在人大会堂,“刘诗昆钢琴艺术中心”举办的宣传演出活动开场了。在刘诗昆冗长的演讲过后,大批琴童登台演奏,继而有本地的其他艺术家客串捧场,最终,刘诗昆才正式出场露了几手。
说实话,从小我就不喜欢听刘诗昆弹琴,与其他著名的钢琴家(如傅聪)相比,他的演奏风格太直、太硬,他的琴声过于激烈和吵闹,仿佛饱含着太多的“阶级仇民族恨”,总之音乐以外的东西太突出了,而音乐本身内在的优雅、诗意和深情则比较欠缺。
1992年底,我在尖沙嘴艺术中心音乐堂后台的休息室里曾经与刘先生邂逅,得知他移居香港后,开始艺术“传教”生涯,已经初步打开局面,慕名求教者甚多。我很崇敬这个人,一生沉浮流离,对艺术却忠贞不二。但我仍然不情愿听他弹琴。
那天也是这样,刘先生弹了《娘子军》等几首曲子,充满激情和力量,可以说是“大打出手”,加上本不该使用的电声设备将音量成倍放大,整个会堂就像炸了锅一样,喧闹无比。好在我们的音乐爱好者、包括广大的琴童和家长都非常热情,场内高潮迭起、掌声雷动,甚至打破了音乐会演奏过程中不得鼓掌干扰的惯例。而刘先生也确实累得不轻,几乎瘫倒在钢琴上。是啊,那样演奏法,依我看基本上是以体力劳动为主,不累才怪。
从大会堂出来,我的神情黯淡,一路上无精打采,吃饭时,朋友问感觉怎么样,我说:
“等于被钢琴揍了一顿。”
现如今,已经有很多琴童成长起来,其中有的相当出色,而更多的孩子们将要加入这个行列,希望大家在学人品、学技艺的同时,一定要保持风格上的天性、个性和多样化,千万不能都学成一个模式。